孔子儒家思想核心仁的理解

2023-05-04 综合 34阅读

“仁”是由西周人所造,最初代表两个人相亲相爱。孔子首次将“仁”的含义规定为“爱人”,并且建立了一整套的仁爱理论,后世的统制者又以此理论为基础,发展出了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体系。

孔子认为“爱人”要由近及远,首先要“亲亲”,做到“入则孝,出则悌”,然后才能达到“泛爱众”,这与墨家的“兼爱”以及孙中山先生所提倡的“博爱”又有所曲别。

“仁爱”则有远近、有深浅,要推己及人,孟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范仲淹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都是由“仁爱”发展出来思想观点。

先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能力水平高了,就要爱天下。由此进一步发展,提出“己所不亮衡尘欲,勿施于人”,不仅“爱”要由近及远,“恶”同样要由近及远,想要施加于他人的,先施加于自己。

由此可以看出,“仁爱”主张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敬禅类型的爱,是一种进取型的仁人之爱。

扩展资料

“仁”字左边是一个“人”,右边为“二”,代表多数。故“仁”本身就显示了人活在世间,不是一个人的行为,是众多人组成的群体活动。维系人与人之间的群体关系是“爱”。有弟子问孔子何为仁?孔子回答说“爱人”。

儒家讲的爱,不是由杂染情绪推动的贪爱、溺爱等等的爱,而是“仁爱”。仁爱简别于普通的爱,其特征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在修身基础之上,实现内圣外王,从而实现生命本质上的超越。

仁爱,在五伦关系中不同角色之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相状。由此,儒家的仁爱,被人诟病为是不平等的爱、有等级的爱。

其实,正因为这种外相上显现出的不平等,才使得我们每个个体在不同社会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藉此可以学习而得到提升。由此也显示出,仁爱不仅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美好情感,而是含摄智慧的一种学习方式。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仁”上通“道”与“拦答德”,是对道与德这一宇宙人生真理的最好诠释与表达,下达“六艺”,即在工作和生活的一切对境中都可以实践并显发“仁”的内涵。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