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宁洪阳方氏的历史?

2022-03-17 综合 659阅读
  说到普宁就不得不说整个潮汕地区!~
  据广东省地图册载: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置普宁县,取名"普遍宁谧"之意.1993年撤县建市(县级市).全市面积1519平方千米,人口185.6万人,辖19个镇,1个乡,5个街办,市政府驻流沙镇.是广东省著名侨乡.
  普宁位于广东省东部,潮汕平原西境,地理位置为东经115°43'--116°1',北纬23°05'--23°31',北回归线横贯境内北部,与北京同一时区。
  揭阳是潮汕地区最早载入史籍的古县之一,和海阳、潮阳并称“三阳”。早在义安郡及后来的潮州郡之前,就有揭阳地和揭阳县的存在。习惯叫法称“古揭阳”,以别于设置独立行政区划后的揭阳县。夹义的揭阳县是设置于汉武帝元鼎六年(121),不过当时的揭阳县辖境比现在的揭阳大得多。19叨年潮汕地区分拆为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揭阳市统辖普宁、揭西、惠来,及增设的揭东县。揭阳榕城为揭阳市驻地。
  普宁市
  普宁辖境原属潮阳县的一部分。明嘉靖四十二年,朝廷下诏,从潮阳县分出洋乌、黄坑、戎水三个都置普宁县。万历十五年又割洋乌、戎水归潮阳县管辖,清初上述两都又重归普宁县管。因此,在不少旧存族谱中,谈到迁移地时,常把潮阳与普宁混为一谈。其实普宁黄氏是潮汕黄氏中重要的一支,全市有黄姓人口约15万多人,约占普宁全市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人口居第二位,仅次于陈姓。黄姓宗亲分布于全市。17个镇、2个农场。全市计有黄姓人聚族而居村落102个。有一村一姓者,也有与其他姓氏和睦共居的。据调查,居住于流砂镇的有马栅等12个村落;,居住于占陇镇的有西社的西南等8个村落,居住于大南山镇的有灰寨等6个村落,居住于梅塘镇的有泗坑等4个村落,居住于池尾镇的有高明等4个村落,居住于大坝镇的有半径等3个村落,居住于燎原镇的有埔上寮等3个村落,居住于洪阳镇的有雨堂等9个村落,居住于南溪镇的有篮兜等2个村落,居住于广泰镇的有山后等6个村落,居住于赤岗镇的有五福屿等3个村落,居住于麒麟镇的有南坡等8个村落,居住于南径镇的有磨石坑等7个村落,居住于下架山镇的有坡乌等5个村落,居住于石碑镇的有古岭等5个村落,居住于云落镇的有中央寨等5个村落,居住于里湖镇的有竹头等4个村落,居住于大池农场的有新星等3个村落,还有马鞍山场的里仁村等。其中人口5000以上者有流沙镇的东埔村等8个村,3000-5000人者有流沙镇的马栅村等11个村,1000-3000人者有云落镇的下新埔村等25个村,500-1000人者有南径镇的磨石村等30个村,100-500的有洪阳镇的新安村等26个村,100人以下者有云落镇的神前坑等2个村。其中聚族而居人口最多的自然村是梅塘镇的泗坑村,近8千人,人口最少的是云落镇的上洞,仅60多人。
  根据资料,普宁黄氏绝大部分属禾坪派,但因分布村落较广,世系较难理顺。现仅对几个主要世系进行阐述:
  化公分派僚公世系:就已知材料,普宁属于化公分派僚公世系的黄姓村落有:普宁占陇镇西社黄氏、黄坑五福屿黄氏、兴仁乡班湖(今普宁市里湖)黄氏、坤头山黄氏、山后村黄氏、东堆黄氏、桂岭新乡黄氏等地。谱云:黄僚为峭山公10世,九传至黄侗叟,创潮阳直浦。后代子孙分居潮阳各地(普宁时属潮阳)。其分创普宁各乡简述如下:
  占陇镇西社黄氏:
  1世峭山公。
  2世宁化公。
  3世道公。
  4世文公。
  5世省察公。
  6世春公。
  7世仁公。
  8世潜善公。
  9世久养公。
  10世寮公,创居梅州。
  11世吉庆公。
  12世日新公。
  13世文焕公。
  14世淑敬公。
  15世德彝公。
  16世伯九公。
  17世礼卿公。
  18世侗叟公,子二:皇甫、经德;黄经德曾被朝廷任为潮阳县知县,黄侗叟随子人潮,创居潮阳直埔都。
  19世皇甫公,黄侗叟长子,曾以翰林学士致政,故其后代子孙尊称为“致政公”。宋末自闽人潮,卜居潮阳奉恩乡麻田麓之霞霖;有四子:松岩、松霍、松山、松涧。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