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植物激素来源分类。
一种为天然植物激素或称为植物内源激素;另一种为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又称为外源激素。
(2)根据化学结构分类。
可分为吲哚类化合物(吲哚乙酸)、萘类化合物(萘乙酸)、苯氧乙酸类(2,4-D、2甲4氯)、萜类化合物(赤霉素)、季胺盐类(矮壮素)、金翁盐(调节啶、助壮素)、取代脲类(二苯脲)、内酯类(香豆素)、脱落酸类(脱落酸)、肼类衍生物(马来酰肿、比久)、酚类(肉桂酸)、乙烯类(乙烯利)、三唑类(多效唑)、嘧啶类(嘧啶醇)、芴类(整形素),还有磷类、腺苷类等化合物。
(3)根据植物激素生理作用分类。
促进作用:包括细胞伸长和分裂、生根、开花、结果、打破休眠和萌芽等;抑制作用:包括除草、脱叶、抑芽、疏花疏果;两种作用兼有:大多数植物激素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能保果也能疏果。多数植物激素具有两种作用,一方面取决于激素的浓度,另一方面取决于植物本身细胞和器官。
(4)根据植物激素的用途分类。
控制休眠与萌发;如采前用青鲜素处理马铃薯、葱头和大蒜等可减低发芽率,延长贮藏期;防止器官脱落;通过植物激素的应用可防止蔬菜茄果类、瓜类和豆类等落花、落果和落叶等;控制性别或去雄;调节植物生长,如促进生长、插枝生根、抑制生根、防止徒长、矮化株型;控制抽薹开花;疏花疏果;促进果实发育和成熟;采后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