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工作的管理首先要做到什么的管理?常规管理,民主管理,平行管理还是目标管理?

2020-04-27 教育 205阅读
一、
重视班级干部人选。
既然班干部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在人选上应慎重行事;
1、注重班干的任选过程,可采用班级学生选举和班主任直接任命相结合,在
此期间,应注意会同班级上部分学生和班级任课老师的意见,多方面结合。
2、注重班干的素质,本人认为主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有责任心,能吃苦,要有为班级服务的意识;

品学兼优,尽管成绩不是衡量班干称职与否的唯一标准,但是班干部必
须要服众,必须是班级学生学习的榜样;

要有集体荣誉感,所谓“班兴我荣,班衰我耻”正说明了这样的道理;

要有正义感,能对班级上发生的不良作风和习惯予以及时的制止和处理,
必要时上报给班主任;

要有亲和力,能够主动搞好与班级其他同学之间的关系。
二、
加强班干培训和考核。
学生毕竟是孩子,很少接触社会,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缺少主见,因此必须加强对班干部的培训,适时对学生加以引导,教给学生管理的办法和措施,同时为了加强对班干部的管理,让他们能够以身作则,本人实行班干考评积分制,对一段时间下来表现较好、积分较高的班干进行全班表扬,以激励他们工作的自信心,反之,对一段时间下来,不能以身作则、带头违反校纪班规、同学反映不好(通过与班级其他学生谈心了解)、积分较低的班干给予临时撤换,毫不手软。
三、
大胆“放权”,给班干充分发挥自身管理才能的机会。
要想用好班干,必须给班干树立在班级的绝对权威,要大胆“放权”,要让全班
学生知道“班主任不在时,班干就是班主任,所有同学必须无条件服从”,出现问题时,班主任予以配合处理,这样班干做起事来才会得心应手,证明自己的价值,否则做什么事都畏手畏脚,那么整个工作就无法开展。
四、
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强化相互协作
一个班级班干有好几个(如班委:正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劳动委员、
文娱委员、体育委员;团支部:团支书、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如果职责不明,做起事来就会相互推诿,反而会降低工作效率;如果职责明确,各人该做什么事都有合理分工(每个人都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事),那么效率就会提高,事半功倍;与此同时,必须强化班干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这样可以在班级上形成较好管理网络,实现良性循环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