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现代家庭教育的状况和改革的构想

2020-10-04 教育 153阅读
“何以为生”与“为何而生”
————当今家庭德育颓势之我观
摘要: 这个社会已经从某些家庭教育开始,培养出了越来越多信奉实用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功利主义的、金钱主义价值取向的新青年, 特别是独生子女这一拨,加以学校方面继续忽视或者较少地进行精神方面的正确引导,以及现代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和西方外来文化侵袭都在严重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本来就已经是“风一吹就摇”的价值取向,这样德育之大环境受到内内外外疯狂灾难,我们坐在弥漫着极端个人主义的原子化气味空气中,试想将来的社会究竟会如何成长,以及成长成如何呢?
关键词:家庭教育 德育 智育
我上小学前父母因忙于生意,长期不在身边,直到我二年级后他们终于想起来了,才打发掉两个保姆,自己搬回来与我同住。也许是因为他们心底对我早期教育的推委态度感到亏欠,于是在往后的日子里加倍地对我进行亲情倾注。再因我是独生女非系列产品,三千宠爱在一身是难免之事。然而比起一般的独生子女,我的父母并没有随大众挖空心思刚柔并施地企图把我软磨硬磨地磨练成才,也没有拟一个关于我“如何成长”和“成长成如何”的教育纲领,反倒是对我恪守“我爱你也就等于随便你”的放养态度,百依百顺,除高考那次外,就无所要求。他们给我的家庭教育特点就是集合了独生子女教育中的无度溺爱,以及像早期闽南地区农村家庭里普遍存在的一对父母应付着养好几堆小孩时所采取的“罔市教育”(闽南语,意为无目的地随便养养)。
因为在小学之前家里没人管我或者不敢管的缘故,我的个性已然嚣张得不成样子。具体表现我看谁面目可憎就把羊大便粘满他家的铁门木门防盗门。有一次受害者家长带着发臭的铁证来登门讨说法。我爸当即恶狠狠地拍案起立,抽出腰上的皮带在空中甩:“老张老张,我真是对不住你,我一定要把这死孩子吊起来打!”
老张满意地走后,爸爸夹了块白斩鸡给我,一边系皮带一边跟我唠叨这老张真是吃饱了撑的!这点小事也跟小孩子计较!
我从此就婉转地知道就算我烧了别人家大门,这事也大不到哪里去。显然这种丧失原则、过度保护的家庭教育已经使处于儿童时期的我习得了以“无事为大”的人生概念来逃脱责任归咎的恶劣观念,使我的价值观往自私自利的方向畸变,导致自我中心剧烈膨胀。因为小学低年级时期儿童正处于形成健全的人格的优良的教育时段,心理上具有容易接受暗示的特征,要是教育带有任何偏差,极大可能会给孩子带来难以弥补的人格缺陷。
虽然现实中很多的父母都承认德育在家庭教育中很重要很重要,都深刻明白抛弃德而被养育成才的人类,不管其在才能方面有多么优秀,放诸社会后也就约等于一个现代希特勒,这样的人迟早会因为个性独裁而孤独地被社会裁掉。所以父母们在忙着给予智育的疯狂浪潮中也会顺便拿“德育”这两个字出来强调一下。但是,就算是深刻明白其重要性并非瞎嚷的父母们,做起德育,仍然懒散。家庭教育中的德育难在“知行统一”,家长们只擅长历史教育,强调厚德载物,对国尽忠,对家尽孝,动辄举出历代道德楷模人物,希望那些形象能在孩子心中树立起一座座不可磨灭的丰碑。但是口头丰碑之下却荒芜一片或是面目全非。就像我的父母从小也和我念叨雷锋的优良道德美好情操,但是我一捡到钱他们还是积极地教育我快点花掉,说这样也算是帮失主把货币流通市场去了。这可能只是无心插柳的风凉话,但是无奈这样的柳很容易在孩子纯洁无知的土壤里面默默成荫,使我感受到“德”只是随便讲讲的空话,有必要的时候甚至还可以找到很多关乎道德的理由去做违背道德的事情。
由此我觉得关于我后来在小区三幢楼大家的眼里已经恶化成为反叛魔人的史实,我的家庭教育确实有插翅难逃的责任。记得有一次我看见另一个孩子在吃糖葫芦,我对爸爸说:“我也要!”爸爸不是冲出去买,而是一脸强盗的样子对那小孩说:“来来来!给那小妹妹吃一个!”然后把糖葫芦抢过来让我咬了一个,他自己也不忘咬一个,最后满足地把棍子还给小孩。
这让我的心中渐渐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还真的以为整个世界就是我家殖民地。
后来我在成长中日益习养出越来越明显的狭隘个性,尖锐独裁,盛气凌人,自以为是,与很多人事物格格不入。然而父母所坚持的“我爱你也就等于随便你”的放养教育方针仍是“从一而终”,没有因为看到我在他们特别的家庭教育中的“缺德成长”而学会实事求是与时倶进。记得高三时候我因为踹学校大门而和保安起口角后就没再去上课,班主任来家访,只见我爸爸刹时目光如鬼火,脱掉拖鞋往桌上狂敲:“马老师马老师,我真是对不住学校,我一定把这死孩子煮起来吃掉!”
马老师满意地走后,爸爸夹了块糖醋排骨给我,一边穿拖鞋一边跟我唠叨这无聊学校我们不要读了,这点小事也跟小孩子计较!换个好的去高考!
……
直到现在我回顾过去,那些流行或是正在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时代风尚们,全都让我赶上了,上大学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自己身心发展失调得有多严重,身处社会主义之领土,思想还停留在殖民地时代,以致在要求住宿的学校中人际关系万难和谐,与人甚或是自己,都染上了交往障碍。其实像我这样的事例已经是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并非我们这个另类家族喜欢搞夸张效果。这个社会已经从某些家庭教育开始,培养出了越来越多信奉实用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功利主义的、金钱主义价值取向的新青年, 特别是独生子女这一拨,加以学校方面继续忽视或者较少地进行精神方面的正确引导,以及现代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和西方外来文化侵袭都在严重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本来就已经是“风一吹就摇”的价值取向,这样德育之大环境受到内内外外疯狂灾难,我们坐在弥漫着极端个人主义的原子化气味空气中,试想将来的社会究竟会如何成长,以及成长成如何呢?
现代教育具有明显的筛选功能和社会流动功能,逼死人的考试至上主义、学历主义等现实风格甚嚣尘上。另外学校方面的教育越来越被当做一种消费品,而致使家庭教育也趋之若骛。当今社会的应试教育吸引了家庭教育的主要注意力,父母则认为只要会读书,拿得到文凭,就是光宗耀祖的好孩子。虽然我家奉行放养政策,但是“高考”这约等于区分未来的两个字还是有无可避免的驱动力,让我的父母每天叨咕。高考前半年家里就堆满营养品、参考书和家庭教师,我就这样被迫地实行了混混噩噩的智育。但是在高考当天,我的爸爸还是对我说:“如果监考的老师是本校的,那就作弊吧不要客气!”
这样与道德割离的家庭教育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现代的家庭德育的颓势不容忽视。就算是像古时候流行的封建礼教这种摧残人的东西,在纯粹德育方面也存在着连现代都比不过的意义所在。据载我国古代先贤不仅重视家庭德育,而且讲究家庭德育的方法与艺术。他们在重视教子立志成才、做行端坐正的人,教子要节俭戒奢、诚实守信、去恶从善,不遗财产,而留清白在人间的同时,也注意及早进行道德教育,言传与身教结合,寓道德教育于家庭生活之中,引导孩子选择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可见,家庭教育固然得教育我们明白“何以为生”,即教育我们怎么聪明地在社会关系中长久生存,但是断然不可教育我们去忘却“为何而生”,不能唆使我们狡猾地舍弃“德”而求“生”。
参考文献:《中国教育》《商旅报》
这是我自己<家庭教育>的期末作业,,,,,,555~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