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吗?与受遗赠人有什么区别?

2020-04-23 社会 103阅读

遗嘱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人。

《继承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非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人遗嘱继承不成立。

受遗赠人不是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人,即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任何人,甚至是国家、集体 。《继承法》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二者的区别:

1、主体不同:

遗嘱的继承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个人或是数人;

受遗赠人是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不限于公民)。

2、主体承担的义务不同:

遗嘱的继承人不仅有权继承遗产,而且还要负责清偿被继承人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

受遗赠人一般不需要承担清偿遗赠人债务的义务,但受遗赠人须在遗赠人的税款债务清偿后,才能接受遗赠的财产,如果遗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受遗赠人无权接受遗赠,但受遗赠人不负有清偿的责任。

3、取得遗产的方式不同:

遗嘱继承人可以直接参与遗产的分配从而取得财产;

受遗赠人则一般不直接参与遗产的分配,是从遗嘱执行人或遗嘱继承人那里取得遗产。

4、作出接受表示的要求不同:

遗嘱继承人需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不表示放弃的,视为接受;

受遗赠人应在指导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的表示,如不表示,视为放弃接受遗赠。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