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长歌》有什么与历史不符合的地方
太多了 我慢慢给你说 李承乾的太子妃不是侯君集的女儿海棠 李承乾的妻子——苏氏 ○册苏亶女为皇太子妃诏 配德元良,必俟邦媛,作俪储贰,允归冠族,秘书丞苏亶长女,门袭轩冕,家传义方,柔顺表质,幽闲成性,训彰图史,誉流邦国,正位储闱,寔惟朝典。可皇太子妃,所司备礼册命,主者施行。 ○册苏亶长女为皇太子妃文 惟尔秘书丞苏亶长女,族茂冠冕,庆成礼训,贞顺自然,言容有则。作合春宫,实协三善,曰嫔守器,式昌万叶。备兹令典,抑惟国章。是用命尔为皇太子妃。往,钦哉!其光膺徽命,可不慎欤! 没有慕一宽这个人, 安康公主没有和他恋爱, 史书上对安康公主的记载就一句话:安康公主下嫁独孤谋 没有阿史那云这个人,她没有和李恪恋爱,她离开后李恪没有娶别的女人,这是错的,历史上李恪娶了两个女人,一个姓杨, 一个姓萧,李恪还和她们生了四个儿子 安康公主的妈妈是淑妃,这是错的, 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的淑妃其实是李恪的妈妈 在电视里长孙皇后竟然活了这么久,其实在历史上长孙皇后才活了36岁,她死的时候李治才9岁,在电视里她死的时候李治起码有20多岁了 剧情纰漏 [人物篇] 1、独孤彦云与独孤谋是否是父子关系?印证:史书上无记载 电视剧版《贞观长歌》中,独孤彦云与独孤谋两人是父子关系,但史书中并无此记载。杜教授说:“据相关史料记载,独孤彦云是李世民秦王府中人,参与过玄武门之变,在诛杀李建成、李元浩的战斗中有功劳。史书上记载说是安康公主下嫁独孤彦云,所以很有可能独孤彦云与独孤谋为同一人,独孤为复姓,谋为名,彦云可能是其字。” 2、叛臣孙达是否是刺杀太子之人?印证:此人是杜撰的 据史书记载,李建成的旧部中并没有孙达此人。孙达是编剧添加的。 3、安康公主喜欢的慕一宽是否为窦义之子? 印证:两人恋情是杜撰,史书上无慕一宽此人 “窦义是唐代的一个大商人,历史中确有此人。”李教授说。而剧情中“慕一宽为窦义的儿子,安康公主喜欢上了慕一宽”一幕,史书中并没有记载,慕一宽此人也是编剧虚构添加的。 4、范兴是否是李世民身边的亲信 印证:范兴、迟德立等人均为虚构人物 至于剧中说范兴是李世民身边的大臣,但李教授称史书记载中并没有此人。还有迟德立也是虚构的人物,史书记载中并没有。 5、据史料记载,柴绍是李世民三妹的丈夫,太宗应该称呼柴绍为妹夫,而第50集11分17秒的时候,太宗对李恪说:“朕的这个姐夫(指柴绍)上了年纪,” [情节篇] 1、李恪来到颉利营中,迫使颉利答应以出人意料的低价码放走被掳去的唐朝军民。阿史那云让父亲邀请李恪去家中做客,李恪以国事重过家事为由拒绝了邀请,阿史那云甚为失望。 印证:唐史学上没有这一段。 2、长安城中无粮,李世民让太子修渠运送粮食。 印证:史书上也没有这些内容。 3、颉利大军对长安形成合围,唐军援兵尚未到达。部署完兵力后,李世民秘将一包毒药交给太医孙和,叮嘱他颉利军如果攻进长安,就立即让自己最宠爱的妃子淑妃服下。 印证:李世民的淑妃是哪一位,历史上根本没有记载,纯属虚构。 4、武德九年夏,李世民欲行登基大典,镇守要塞泾州的罗艺起兵叛乱,这时北方草原统治者颉利得悉罗艺叛乱消息,决定绕道陇西小道偷袭长安。众部族首领各有所图,颉利的号令难以贯彻,无奈之下,他忍痛下令杀死违令夺取罗艺军粮的堂叔哥伦,震慑住了众人。 印证:这些在史籍上根本没有记载,全是编剧杜撰的。 [该剧的历史性错误汇总] [服装、道具错误] 1. 李世民篇 “贞观之治”版太宗穿了冕服:“无旒,金饰玉簪导,组带为缨,色如其绶”“黑领、皂领”这一点比较符合《新唐书 舆服志》的记载,衣、裳、蔽膝上的“十二章”也隐约可辨,遗憾的是不够清晰,但至少可以看出日、月、星辰、黼、黻、山等纹。只是蔽膝的颜色与车服志里朱红色的记载略有出入; 而“长歌”版太宗就随和多了,不拘礼仪地穿了幞头便服。再说幞头,按唐代的习惯,穿幞头要搭配窄袖圆领袍衫,就像我们如今穿T-shirt会搭休闲鞋一样,但虽说看不到领子,但可以断定他外面穿了一件宋代流行的男式褙子(褙子算是宋代的正装)。好吧,就算里面穿了袍衫,但是那袖口的宽度还是赶上了宋代的时尚。 2.燕居篇: 贞观之治版李二郎穿金色圆领袍衫、黑色结式幞头;另一张穿了当时流行的胡服,小翻领配袍衫,这一身装束相当于今天的牛仔T-shirt,比较衬这陇右出身的阳光小伙。 长歌版李世民穿的是半臂?比甲?中袖褙子?特别是那顶拉风的展脚幞头——其实根本就是定陵出土的金丝翼善冠+两只耳朵(明代)。幞头,又称袱头,始创于后周武帝,后周以三尺皂绢向头后幞发,故称为幞头。其形式有圆顶、方顶之分,有软裹,硬裹之别。将巾的两脚系结在头上,另两脚则结于脑后并拢下垂,称之幞头脚。幞头脚开始不过是两根带子的剩余部分,质软而下垂,故名“垂脚”或“软脚”。后来将这部分加长,而有所谓“长脚罗幞头”,但仍然是软的。可是后来又产生了硬脚幞头,这种类型的幞头初见于神龙二年(702年)的章怀太子李贤墓石椁线雕人物。脚中除用丝弦骨外,也可以用铜丝或铁丝为骨,所以硬脚常翘起,故又名“翘脚”。思想保守的人士一般看不惯这种幞头脚。这种硬脚到了晚唐时仍有持非议者。因此,武德、贞观年间最为常见的还是平巾幞头、结式幞头、软脚幞头。 3. 冕服篇: 《新唐书?车服志》记载的天子十二章冕服如下:“大裘冕者,祀天地之服也。广八寸,长一尺二寸,以板为之,黑表,纁里,无旒,金饰玉簪导,组带为缨,色如其绶,黈纩充耳。大裘,缯表,黑羔表为缘,纁里,黑领、襟、襟缘,朱裳,白纱中单,皂领,青襟、襈、裾,朱袜,赤舄……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火、宗彝八章在衣;藻、粉米、黼、黻四章在裳。衣画,裳绣,以象天地之色也。”(需要提一句,唐代的礼官天子在“冕旒的有无”“十二章纹大裘冕是否必须不论啥季节都穿羔皮”的问题有过商榷调整) 严格说,海量使用明黄还是在清朝。二十四史的舆服志都很明白地写了天子祭服、朝服的配色:几乎一铲子“玄衣纁裳”——就是近似黑与红的搭配。长歌版大唐太宗不仅整天金黄幞头袍衫,还遍身金黄冕服地剑指苍穹大吼。 4.长孙皇后篇: 服装设计师一般都有明显的个人偏好,相比新《神雕》里服装那蝴蝶结狂热,长歌里的服装师本不算标新立异,他(她)不过是个立领爱好者罢了,可惜的是,他错误地参与了唐代的服装设计,于是乎,唐女突厥女,民女贵妇清一色立领……建议足下今后主攻明清。贞观之治中的发髻与发饰很有唐味,但唯一遗憾的是,妇女们都喜欢披发,可惜。此外,长孙皇后的礼服与壁画较接近。但于礼志上严格的场合性来看,仍不是很严谨。唐代后妃仍然延用周礼定制的“三翟”,但多加了一种“钿钗礼衣”。中国后妃的翟衣作为祭服、朝服,相等于帝王的冕服,可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在任何一部古装剧中看到过真正的袆衣、揄翟、阙翟这后妃“三翟”——除了韩国的宫廷剧。 再看长歌版长孙皇后衣着:大家可注意那两道华丽丽滴袖缘,中国历代服饰史资料告诉我们,那种宽阔华丽的滚边是清代中后期女装的特征,那时滚镶登峰造极,有“三镶三滚”、“五镶五滚”、“七镶七滚”,镶滚遍及襟袖摆缘处,有时下摆与大襟上还闪烁着水钻盘的梅花、菊花。袖上另钉着名晚“阑干”的丝质花边,宽约七寸,挖空楼出福寿籽样……之前的女装还从未对细节如此苛求过。 5.后妃篇 古装设计你可以标新立异,我都忍了,但是最关键的,涉及到文化禁忌的左衽能不能尽量避免?尤其是作为国家女性模范的后妃们。 6.公主篇: ,《长歌》中突如其来一位安康公主,非要和史书上类比,那倒是有几分高阳公主的影子,不过今天不讨论情节,不非议剧本,就说衣服—— 高阳mm似乎内穿诃子裙,外披大袖衫。这种穿法实际的时代还要后推几十年。在初唐,女子穿小袖高腰襦裙比较多一点,上襦掖在裙里,就是《大明宫词》里小太平、小韦氏那装束。可参见左上图。唐代女服多对襟,但是交领依然不衰,但是我可以肯定,交领的开口不可能变成安康mm那种立体茶杯状,更不可能是——左衽。 7.皇子篇: 子曾经曰过:微管仲,吾披发左衽矣。然世风日下,公主左衽,皇子岂有不披发之理?长歌一剧一向以穿越闻名,服装穿越亦属司空见惯,而且两头穿。比如这位李恪皇子,作春秋时吴越发型,但是却戴了一顶宋代流行的折上巾,哦,是变奏版折上巾。 史上太子承乾的个性怪诞另类,两部剧中的演员形象还真有几分所见略同,尽管个性大相迳庭——差别之大,就像两部剧中李元吉的相貌一样。但显然长歌告诉我们,承乾的异服癖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他不仅穿了比甲,似乎还借鉴了清代流行的云肩?抱歉,总之是云肩嫁接在比甲上的感觉 8.朝臣篇: 如今的古装剧流行外面套纱,结果我们长歌里满眼都是飘飘的外氅+圆领衫,衣上也面与线的集合。而我就不明白了,看一段唐书舆服/车服志就这么困难么? 隋唐时期,通天冠服(24梁通天冠、大袖绛纱袍、白色中单、金玉带、黑舄白袜)为天子最隆重的朝服,远游冠服则为皇太子及亲王的最隆重朝服。远游冠十八梁、金博山不附蝉纹、其余与通天冠服相同,为皇太子所用。在《贞观之治》中,我第一次惊讶地看到了通天冠服,虽然不是绛纱袍,可惜的是我没有找到这样的剧照。 对于普通品官来说,朝服也很明确,车服志上记述说是进贤冠,就是明代梁冠的祖先。但是很多壁画、图轴中却看到了朝服之冠多为笼冠,就是漆纱笼巾,可参考章怀太子墓《礼宾图》,以及《贞观之治》。总的来说,《之治》中的朝服要理想的多,但是如果能用上“曲领”就更好,毕竟那种曲领也是那个时代的衣冠特色。 至于《长歌》中朝臣的那种制服冠,似乎也有原型,那是一种用于非正式场合的幞头。唐初采用平头小样巾,以后渐变高、变圆、变尖。《旧唐书?舆服志》说:“武德以来,始有巾子,文官名流,尚平头小样者。则天朝贵臣内赐高头巾子,呼为武家诸王样。”《新唐书?车服志》称“中宗又赐百官英王踣样巾,其制高而路,帝在藩时冠也。”可见,这种又高又圆的幞头至少也要在武则天母子登基以后了。对此剧来说,从初唐穿越至中唐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穿衣好歹也分个场合吧。 9.盔甲篇: 我们知道,顶戴文化纳入舆服体系完全是清代的事情,仔细研读服饰史可以发现,华夏衣冠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恰如其分”,一直比较排斥夸张、拉风的造型。避雷针似的缨盔、往衣服前后贴字也是清代的事情。 10.建筑篇 我先承认我不怎么懂建筑,尤其是唐代建筑。不过印象最深的唐式建筑是青黑色的屋瓦、简单而粗犷的鸱吻、以及整体简朴大气的风格。唐代建筑最明显的特点斗拱硕大,于是屋檐会显得比较深远。因为我是外行,就本着最明显的东西说吧:就说这鸱吻,也叫鸱尾,是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原本老实地作鸱鸟嘴巴或者尾巴之形,而且也只在房脊角上鲜明相对,不过到了后来,鸱吻模样也和当初的鸱鸟样相去甚远了,唐中后期才开始向龙吻(吞脊兽)演变。家族也人丁兴旺,经常是“九脊十龙”,集成到最后的清式建筑,不论是庑殿顶还是歇山式建筑的房脊上,鸱吻都更加复杂,个头也小了。听说北大图书馆是仿唐建筑,鸱吻尾纹分明而没有吞脊兽的造型纹饰,这种造型如今在中国大地已经很难一见了,不过日本奈良等古都倒是有不少。看到资料说,《贞观之治》中专门为初唐风格搭建了建筑,而另一部浩荡的长歌,据说是拍摄于横店影视城的秦王宫,就是那个曾经拍了《荆轲刺秦王》《汉武大帝》《英雄》《无极》的地方……唉,连建筑都这样了,服装混着穿也没什么。两头穿越,容易么人家? 11、道具兵器。 好像一开始就看到了很多的戟。唐代不流行这种兵器。戟魏晋时就退出战场了,主要作为仪仗保留着。好像多次出现很多的弯刀。唐初不流行弯刀。唐初最流行的单兵配备的是直刃的横刀。(刀刃弯曲是贞观以后到开元年间逐步演变成的。偶去昭陵的几个陪葬墓看过。从贞观永徽时代死的李世民的大臣亲戚的陪葬墓的壁画来看,当时用的战刀都还是直刃的。) 步兵能射一百步,骑兵能射一百五十步。骑兵比步兵射的远一半。完全没常识。吴子牛最好去翻翻《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和《李卫公兵法辑注》。通常骑弓的射程只有步弓的百分之六十至七十。至于突厥强弩能射三百步就更加胡扯了。弩在中国的大规模应用正是中原部队相对于突厥人超前的先进科技的体现。 12、第一个镜头那把龙椅款式就不对。唐初皇帝是不可能坐椅子的(后时候还没有后代椅子样的东西)。那时候一般坐的东西称之为“床”,当然这个“床”不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床。那时的“床”也分很多种,比如有个称之为“胡床”的东西,其实就是现代的小马扎,当时部队行军打仗,很多士兵就要带上“胡床”。要学习当时人的坐法和坐具, 建议吴子牛看《贞观之治》。 [编辑本段]历史情节错误汇总 1、作为贞观年中国政治核心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貌似与大清朝的军机处没球区别,魏征一上来就被定义为了“谏臣”。 2、北宋以前,议政时宰相们是坐着的,十几年前的唐明皇,王冰出演的宋璟坐在皇帝面前悠然翘起二郎腿,长歌版的仍然是清宫式。 3、罗艺一张嘴便是“李世民手下都是乌合之众”。 罗艺不过隋末一割据幽州的地方豪强而已。也亏他竟然能对一群征战天下的谋臣猛将说出乌合之众这四个字。何况罗艺刚被李渊下了大牢,放出来没多久。(罗艺入朝之前是幽州的头头, 被李渊下狱之后放出来去的是泾州,叛逃之后采去的豳州,不是幽州。豳州在陕西,幽州在河北) 4、罗艺太强悍了,李世民都送子入质。居然把自己的嫡长子拿去入质。挑个人质去罗艺哪里的时候,就好像要亡国了一样。 5、李恪竟然在武德时代就已经成年了。武德九年李恪7岁。李承乾原来是个半白痴。而且同样在武德时期成年了。更搞笑的是两人还能在武德九年就开始争夺储位。 6、长孙皇后成了怨妇?这个就不用说了吧。 7、吴子牛的片中长孙无忌同志简直是无产阶级代言人哪。这思想觉悟不是一般的高。但是这位不学无术的吴子牛先生肯定不知道,长孙家族是北魏拓跋氏正宗的嫡系,北朝的上等门阀贵族。唐代贞观一朝,有宰相数十人,而以庶族平民入居相位的,只有马周一人(徐世绩虽然土匪出身,不过早已入籍宗正,不能算平民了,再说他们家本来也是大地主土豪)。除此之外,其他所有贞观朝的宰相,全部出自门阀世族。(魏征的家世稍微可疑,不过人家也好歹号称和魏收同族啊。不过说了也没用,魏收是谁,吴子牛估计也不知道。) 8、祖宗。封德彝左一个有违祖宗家法, 右一个有违祖宗家法。这老头大概还当自己在演辫子戏吧。 这电视太多地方不尊重历史, 我都懒得说了,你就把它当电视看,前晚别当成真正的历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