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梅兰芳》里梅兰芳总是听邱如白的?一点自由都没有。而孟小冬现实中是成为了梅兰芳的妾了吧

2022-08-18 综合 136阅读
电影里,邱如白与冯子光对梅兰芳影响很大,两个人似乎别的什么都不做,整天就围着梅兰芳转。邱如白为梅兰芳改戏,帮他接场子,冯子光呢,则舍得大笔大笔地花钱,梅兰芳离京赴沪,在思南路上的房子就是冯子光提供的。而且这两个人还怂恿梅兰芳去美国演出,令人感到无比惊讶的是,他俩竟能将原本不愿意成行的梅兰芳说动,并最终取得巨大成功。用现在的话说,这两个人都是梅兰芳的经纪人,可是他们的能耐究竟有多大呢?

翁思再说,梅兰芳周围确实有一个“梅党”在。这些“梅党”都是捧梅兰芳,欣赏梅兰芳的人,其中包括编剧、评论家、记者、高级知识分子各色人等,当然还有老板。这些人都是戏痴,都是因为由衷地喜欢梅兰芳的戏,才甘愿围着梅兰芳转的,所以他们想着的都是为了梅兰芳好。

为了梅兰芳好,就难免要出主意,提意见。但是由于每个“梅党”的出发点和价值观不同,所以他们提出来的意见时常会很不同。根据翁思再的研究,邱如白的原型齐如山和冯子光的原型冯耿光,对于梅兰芳情感生活的态度就很不相同。对于忠心的“梅党”,梅兰芳一直是心存感念的,他也愿意听取“梅党”的各色意见,但是也难免感到了苦恼,“不可否认的是,梅党给梅兰芳很多帮助的同时,也让他的动作受到很多限制。梅兰芳后来同齐如山分开,来上海定居,除了有不愿意为日本人演戏的考虑外,可能也想摆脱北京梅党的环境,因为上海有相对开明的环境。”翁思再说。

不过解放前的梨园,帮着名角打理业务的所谓经纪人也是有的,只是并非每一个名角都有这样或那样忠诚的“党”,所以经纪人对一般名角的影响力是有限的。翁思再的母亲是梅派的名票,他本人因此与梅家有了不解之缘。据翁思再本人对于解放前梨园的了解,除了程砚秋有为数不多的“程党”之外,真正拥有那么多忠实“党”人的,只有梅兰芳一人。

而孟小冬与梅兰芳在冯公馆成婚,当时,有记者撰文:“梅之发妻王明华素来不喜欢福芝芳的,所以决然使其夫预约孟小冬为继室。”据说,福芝芳对梅孟结合并不满意,但最终,她还是选择默默地接受了这一切。
但1927年9月(一说1928年)发生的一起“血案”却真实地轰动了社会。一个叫王惟琛的大学生(实为纨绔子弟)暗恋孟小冬,在得知孟小冬嫁给梅兰芳后,他痛苦不堪,终有一日失去理智,携枪闯入冯公馆,吵叫着要找梅兰芳讲理。恰逢梅兰芳与朋友聚会,《大陆晚报》经理张汉举自告奋勇地出去与王惟琛交涉。但刚一见面,他即被王惟琛用枪抵住扣作了人质。王惟琛先要梅兰芳出来论理,后又要梅兰芳拿出5万元(一说10万元)赔偿他失去孟小冬的精神损失。其时,梅家一面筹钱,一面报警。待梅家将钱筹齐时,军警已将宅子团团围住。佣人将钱扔给王惟琛,后者在拿到钱后发现被军警包围,情急中向张汉举开了枪。军警见状,举枪齐射,将王惟琛打死,随后将他的脑袋割下,在前门外的电线杆上悬挂三天示众。血案发生后,流言蜚语铺天盖地,有的说孟小冬原是那个青年的未婚妻,某某伶人是夺人所爱。当时流传着一个说法,这起枪击案后,“梅孟之恋”大受影响。《档案春秋》记载:事情闹得满城风雨,福芝芳终于有了理由:“大爷(梅兰芳)的命要紧。”很快,人们站到了她这一边。梅兰芳深受惊吓,一度避居上海,他与孟小冬的关系由此转淡。
命案的阴影未散,1930年,梅兰芳将要赴美演出一事又引出了一场风波:到底谁跟着梅兰芳访问美国,在全世界面前以“梅夫人”的身份亮相?齐如山的儿子齐香回忆说:“筹备赴美演出的礼物中,还有一些墨盒、砚台等小工艺品,墨盒上都刻有图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孟小冬扮的古装像。她本是演老生的,这幅画面却是扮的古装妇女,十分漂亮。”在一些人看来,这似乎说明梅兰芳有意带孟小冬同行。然而,有这样一种说法,为了能够随梅兰芳出访,怀有身孕的福芝芳延请医生为之堕胎。最后,为平息风波,梅兰芳决定只身赴美。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30年8月,访美回国的梅兰芳一到天津即获祧母(大伯母)去世的消息。按照规矩,梅兰芳的妻房应该披麻戴孝在孝堂接待四方吊唁的宾客。哪知孟小冬奔到梅宅,却被下人口称“孟小姐”拦在了门外。据余叔岩的女儿余慧清回忆:“据我所知,捧梅集团又因为两个妾的关系分为捧福派和捧孟派。梅的原配夫人王氏在世时,孟小冬与她比较合得来;王氏夫人故世后,在捧福派和捧孟派的较量中,前者占了上风。孟小冬不甘继续作妾,遂离婚出走。”

对于梅孟分手的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赴美风波与吊孝风波,还有说法认为,在美国的所见所闻对梅兰芳的多妻制思想产生了剧烈的冲击。至于梅兰芳为什么选择了福芝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时福芝芳已经先后为他生下了7个孩子,而孟小冬无后。

晚年居住在香港的孟小冬曾经对人讲过,因为梅兰芳不能答应兼祧,所以她滑脚溜了。多年之后的回顾听起来还带着点轻松诙谐的口气,可当年的情状却没有这么轻描淡写。孟小冬19岁嫁给梅兰芳,离开舞台4年,早已断了生活来源。为离婚一事,她向梅兰芳索要补偿金,但这让因访美亏空了一大笔钱的梅兰芳颇为为难。在杜月笙的出面调停下,双方最终达成协议,由梅兰芳一次性付给孟小冬4万块钱,从此二人再无瓜葛。关于当时的那笔款子,除了上述“赡养费说”外,还有两种说法,一是还债说——梅兰芳访美归来后得知孟小冬在天津欠了债,虽然已经分手,但仍然给了她几万元用以还债;一是比较说——在赴美前夕,梅兰芳分别给了福芝芳和孟小冬几万元钱。等他自大洋彼岸归来时发现,孟小冬的钱早已用尽,而福芝芳除了将家里照料得井井有条外,钱还剩了许多。梅兰芳由此忽然觉悟真正宜于家室的是福芝芳,于是与孟小冬分手。

1930年,与梅兰芳分手后的孟小冬绝食、生病、避居津沽,甚至一度于天津居士林皈依佛门。此后数年,她坚决避免与梅兰芳相见。1931年杜家祠堂落成堂会中,南北名伶汇聚一堂,她却因梅兰芳在场,避而不出。1947年9月,杜月笙利用六十寿诞的机会,以赈灾的名义发帖邀南北京剧名角前往上海唱义务戏,梅孟二人是否同台献艺则成为戏迷最关心的事情。那次在上海中国大戏院的演出盛况空前,原计划演5天,后延长到10天,票价更被炒到每张1000元。即使如此,剧场两侧也挤满了人,以至马连良要看戏,也只能在过道加椅子。各界人士赠送的花篮排了1里路长,全部花篮折款竟达12亿(旧币)之多。而当年有幸在现场观看和通过收音机聆听的人,除了“此曲只应天上有”的评价,简直无话可说。事实上,无论是对梅兰芳还是孟小冬而言,同台演出都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但最终,在杜月笙的精心安排下,避开了让各方都很难堪的场面:10天戏排5天不重样的戏码——梅兰芳唱四场大轴,孟小冬唱一场大轴,5场演毕,翻头重复。事后,据梅兰芳的管事姚玉芙说,孟小冬演了两场《搜孤救孤》,梅先生在家听了两次电台转播……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8-04/23/content_15000217.htm
http://ent.sina.com.cn/m/c/2008-12-03/04452277004.shtml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