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观点韩国经济上不及日本 但是综合国力比较好 日本民族比较狭隘
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003年日本实质GDP达547万亿日元(约合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7%。GDP总量仅次于美国。其GDP规模约占世界总量14%,占亚洲60%,相当于英、法、德3国总和。人均GDP3.6万美元,在世界名列前茅。2003年对外贸易总额为8511.7亿美元,居世界第3位。外汇储备截至2004年1月末为7413亿美元,居世界第1位。海外净资产1.5万亿美元,是世界最大债权国。
虽然经历泡沫经济冲击,日本经济基础条件仍相当好,泡沫经济并没有从根本上损害日本经济元气。日本国民教育发达,人口素质居世界前列。科技实力雄厚,竞争力排名世界第一。民间资本充裕,个人金融资产达12万亿美元。这些都是推动日本经济增长的长期要素,其发展潜力仍不可估量。
国际国内形成对日本经济10年低迷的认识,既有主观认识因素,也有日本经济自身出现结构性困难原因。主观认识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应看到GDP增速随规模增大而放缓。从1950年到1960年日本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5.5%,1970年到1980年平均为4.6%,1990年到2000年,平均增长率降至1.75%。增幅出现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基数增大。目前日本GDP为4.2万亿美元,其增长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我们增长3.6个百分点。随着经济规模增大,增速自然会放慢。认识日本经济现状,不能回避其巨大规模来谈论增速。
二是与人们对日本经济高增长期待有关。1990年到2000年,日本平均实质GDP增长率为1.75%,同期在7个主要发达国家中,法国为1.8%,英国为1.94%,意大利为1.56%。公认为资本主义优等生的德国同期增长率为2.25%,仅比日本高出0.5%。日本过去10年中经济表现并不最坏。但国际社会不认为英法意经济萧条,这主要是日本经济40年高增长,使人们对日本经济持续高增长形成一种心理期待。
三是日本舆论过分强调经济中的负面因素。日本国民具有根深蒂固的危机意识,习惯于经济保持高增长,对经济减速缺乏足够承受能力。在对经济现状评估中,往往过分注意较差指标。如某季度GDP环比下降0.5%,同比增长1%,舆论往往只看环比,不看同比,并得出经济下滑结论。但在说明经济绝对量增长上,同比比环比更有意义。
当然日本经济确实存在一些结构性困难,如企业破产、失业率高、需求不足、银行呆坏账等。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一直高调改革,但10届内阁都没有将日本经济带上快速增长道路。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经济体结构性效率降低。日本护送船队式经济发展产生各种利益集团,以“特殊法人”和“公益法人”形式广泛分布于政经领域,属于非营利组织,享受财政拨款。此类法人1994年时有2.6万多个,享受政府补助金近5万亿日元。这些组织曾为日本企业成长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在经济体系逐渐成熟,需要更广阔增长空间时,就成为发展桎梏,并构成国家财政沉重负担。作为既得利益者,又是日本经济改革主要阻力。
政府经济组织功能弱化。在政府高度控制下,日本企业自生能力严重减弱。政府推进经济功能仅限于水、电、煤气、交通等公共事业领域。90年代以来10届内阁为推动经济复苏,不断增加公共开支,导致日本目前政府债务高达686万亿日元,是2001年GDP的1.4倍,创下发达国家最差财政纪录,但由于企业等微观主体缺乏活力,经济依然没有起色。
内部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经济持续下滑,国民对经济增长前景普遍失去信心,日本经济陷入消费预期不好,企业生产和投资下降,企业破产,银行坏账增多,失业率升高,消费进一步不足的恶性循环。从1990到2000年,日本消费物价指数年均增长仅为0.7%。内需不足使经济发展失去最根本动力。
对外开放步伐明显滞后。日本经济开放性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从1990年到2000年,日本年均外资流入仅为94亿美元,远不及美国1500亿美元水平,与中国近400亿美元规模相比,也差距巨大。在部分产业和技术领域,日本对世界需求考虑不够,实施独立技术标准,如移动电话制式。由于缺乏长远战略,参与亚洲产业分工滞后,如汽车业对华投资战略等,没有分享到近10年东亚经济增长好处。封闭型经济体系导致内部活力不足。
日本经济既有明显积极因素,也存在现实困难,但困难是暂时的,发展是长远的。预计今后日本社会仍将保持高收入、高消费和高福利社会。目前经济受世界经济形势和国内变革等变量因素影响,短期内不会有明显起色,但也不会出现大的滑坡。如果改革进展顺利,存在2、3年内实现经济复苏可能。应从发展的眼光把握日本经济今后走势。(摘自:中国驻日本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
这是韩国的现状:http://ckii.chinajob.com/doc/0502.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