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侯马新绛的经济状况

2023-05-06 综合 221阅读
运城企业经济:
经济总量位居山西省第三位。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大潮中,运城彰显出五大优势:
社会发展
全市富有盛名的十大农产品是:小麦、棉花、苹果、稷山板枣、王过酥梨、绛县山楂、蒲州柿子、临晋酱玉瓜、万荣大黄牛、存宝花生米,一批优质农产品已经打入首都和国际市场。
运城市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西省新兴的工业基地。
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无机盐化工基地南风集团、装备规模居世界第一的运城制版集团、亚洲最大的铝工业基地山西铝厂、全国第二大铜冶炼基地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铁道部的龙头企业永济电机厂等大型企业。
近年来,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六大产业群体。即:铝电材联营、钢铁和镁业等冶金产业群,日用化工、煤化虚歼工和医药产业群,机械及精密铸造产业群,新型材料、玻璃器皿等亮点产业群,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群。运城涌现出一批企业创造和打破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培育了海鑫、阳光、通达、振兴、忠民、粟海、龙门、南风、关铝、制版、亚宝、丰喜等一批年产值达到10亿元、30亿元、5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大集团。海鑫、阳光、通达、振兴、粟海、龙门等6家民营企业进入全国500强,海鑫集团成为全国民营企业最大纳税户。钢铁总产量达到480万吨;金属镁产量达到16万吨,占世界的25%、全国的50%、全省的80%;化工产品元明粉、硫酸钾、洗衣粉的产量分别占到国内市场的60%、50%、25%以上;电解铝产量2005年将达到90万吨,氧化铝将突破20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基地,“神舟6号”火箭用的就是关铝的电解铝;以镁铝合金、磁性材料、精密铸造、汽车零部件、纳米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30余个。
工程设施建设:
运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交通上,南同蒲铁路纵贯南北,侯西铁路横亘东西,南同蒲铁路侯马至东镇段复线建设已接近尾声。境内有运(城)风(陵渡)高速公路、运(城)三(门峡)高速公路、侯(马)运(城)高速公路和环城高速,禹门口、风陵渡及三门峡三座黄河公路大桥联结西北、西南和中原地区,与洛阳、郑州和西安形成了纵横交错网络。全市公路里程8611公里,居全省第一,高速公路里程235公里,居全省第一;环中心城市高速网和通往各县(市)的一小时经济圈初步形成;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村村通油路,93.3%的村通客车。特别是运城关公机场成功通航,直飞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航线,架起了运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空中通道,填补了黄河金三角经济圈的空中交通空白。中心城市建设上,改造了七大出入口,南风广场正式对外开放,新区建设进展顺利。水利上,全市扩建新建了尊村引黄、海鑫引水工程和禹门口提水枢纽等大型工程。完成了农村贫困地区的人畜饮水解困工程。电力上,全市建有电厂五座,初步形成了以500千伏、220千伏双环网为主干,以110千伏、35千伏覆盖全市各主要乡镇的现代化大容量电网结构。通讯上,全市已实现运城巨峰网络国际互联网建设、市话交换工程化化、无线通信移动化,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每百人拥有量山西省领先。
经济发展建设:
运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九五”时期以来,全市经济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撤地设市后,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实际,努力建设山西省的农业大市、工业大市、教育大市、旅游大市,建设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圈具有河东文化特色的工贸旅游中心城市,为黄河金三角经济圈最发达地区。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位居全省前列。2004年,全市GDP完成359.3亿元,同比增长15.4%;财政总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2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2.2亿元,同比增长2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5亿元,同比增长2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0.6亿元,同比增长21.1%;外贸进出口总额5.35亿美元,同比增长48.9%;城镇居雀嫌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08元,同比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差岁冲入2587.3元,同比增长11.5%。

侯马

不仅有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而且民营企业也象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壮大。侯马市从矿产资源少的现实出发,大力发展“两高一低”(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污染)的新兴工业产业,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与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总要求,重点推进新建项目的达产达效。已初步形成了生化制药、精密铸造、清洁能源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四大新兴产业。近几年,侯马新上工业项目90余个,累计投资80多亿元,预期收入达100亿元,利税10亿元。今年初提出的十大工业调产项目已初步落实,其中汤荣年产8万吨精密铸件扩建项目、中化寰达57万吨机焦项目、华铜年产5万吨电解项目等5大项目已胜利竣工。1—7月份,建邦、中化寰达、华强等8个企业新增税收5349万元,占同期新增财政收入的68.4%。

商贸繁荣物流活跃。
侯马素有“南来北往商贾地,千车百货旱码头”之称。新世纪以来,侯马市按照“内涵上档次、外延拓领域”的方针,构筑大商贸、发展大流通。近几年又新建商贸市场19个。目前,全市拥有服装、鞋帽等各类大型专业综合批发市场41个,商品辐射周边10多个省份100多个县市,年成交额60多亿元,上缴税费3000多万元。同时,发挥海关、商检、口岸的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今年前半年,华翔购物广场、华翔大酒店先后开业,通盛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主体工程完工,利信饮片配送中心已经奠基,大运高速公路枢纽物流中心正在筹建中。

新绛
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县域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近两年来,他们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争先发展”以及运城市委、市政府关于尽快把新绛建成“三晋富县”的目标要求,以顽强拼搏、负重赶超为发展主题,坚持“以事论官”的选人立场和用人导向,不断创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全力实施事关新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1411”战略工程,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1411”工程即一团:组建绛州绿蔬菜集团;四园:建设生态农业先导园、民营商贸园、轻纺工业园、煤化工业园;一城:兴建绛州学府城;一线:开发名城景点连接线。通过实施这一工程,力争苦干3—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翻一番,再造一个新绛县的奋斗目标。也就是到2005年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2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一倍,达到7平方公里。
目前,“1411”工程开局良好,发展势头强劲,已上项目96个,总投资达到10.5亿元。绿色农业、民营企业、教育产业、名城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发展。继成为北京市“场地挂钩”外埠蔬菜生产基地后,又先后被确定为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中国果菜十强县、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生态农业先导园、民营煤化工业园、民营轻纺工业园、民营商贸经济园及绛州学府城建设整体推进,初具规模,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和骨干工程。东环路汾河大桥建成通车,龙兴广场、文庙广场竣工开放,县城街道的硬化、亮化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实施,为名城增添了光彩。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5%;财政总收入完成11341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增长35.52%,增幅名列全市第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8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增长5.2%。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实现了新突破。
县委、县政府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把“顽强拼搏,负重赶超,与时俱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确定为2004年工作的主题。围绕“1411”工程,推动绿色农业、新型工业、商贸流通、教育产业、名城建设、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等各项工作全面提速,力争比原计划2005年提前一年实现第一个翻番,财政收入在2000年7122万元基础上2004年力争达到1.4亿元,各项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再经过3—5年持续不断的跨越发展,提前三年实现第二个翻番,为后十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全县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殷实,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受教育程度和人的素质普遍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你问的太绝对了,人人富有,不可能,只是发展的好差罢了,或者起步早晚而已,美国都不能人人富有。当然,会有富、有穷的,那个地方都是这样的。
运城是地级市,侯马是县级市,而新绛只是县城,级别不一样,发展水平也不一样,从上面的介绍,你也应该能知道哪个地方好点了吧。

希望会对你有帮助。
对了,最后说一句,我就是山西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