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学英语,从O开始

2020-10-29 教育 97阅读
日常生活工作中,没有什么能比语言更具有价值。从大的方面讲,一个民族为了追求自强复兴或为与其他兄弟民族搞好关系,会鼓励国民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从小的方面来说,我们个人,为得到更好的工作或研究需要,也会积极学习另一个民族的语言。正因为语言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在语言使用和学习上,我们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比如普通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大都有6、7年,有的学生甚至有15年。但是,遗憾的是,除了少数英语专业学生和具有语言天赋的学生之外,大多数中国学生,到大学本科毕业为止,也无法流利地用英语地阅读和写作,甚至基本都谈不到。如此差强人意的结果,我们是不是需要该停下来,反思语言教学和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思考是不是还有更有效学习语言的方法?
虽然,条条大道通罗马,学好一门语言往往存在不同的学习方法,但是,在不同的方法中,肯定存在相比最优的通道。寻找这最优的通道,实际就是明白语言的本质过程,或者说是遵循语言的常识。以下,便是本人在近10年的教学和语言学习中,反思和总结的一些语言的本质。
一.
理解语言如何诞生
语言如何诞生?现在无法推知,仅停留在各种推测上。我们只要张开嘴,发出声音,便可以相互之间通过母语传递意义。在运用这个能力时,我们根本没有感受到任何压力,更没有感受到任何的不可思议。但是为什么如此简单顺畅的语言学习能力,换成第二语言,就突然增加难度呢?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从语言如何诞生说起。
世间万事万物无不有个进化过程,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书中提到,人类是由人猿一步一步进化到我们人类的。那么,人类使用的语言应该是从什么东西演变而来的?
有人提出“拟声说”,认为人类是用模仿事物的声音的办法形成语言的。确实,在婴幼儿阶段,我们会注意到小朋友们容易通过自己听到的声音来给自己还未能学习的事物起名称,如“猫”会叫“喵喵”,“鸭子”叫“嘎嘎”,“青蛙”叫“呱呱”,而且许多语言都有类似的拟声词,所以他们认为人类语言开始是通过声音而来的。尽管这种说法有其合理的地方,但是随便统计世界任何一门语言,会发现像这样的拟声词数量并不多,大部分字或词语是不具有拟声的特征的。如此看,这样的说法似乎没有多少道理。
还有人提出“契约说”。他们推测原始人类,在给一个事物起名之前,往往会聚集到一块儿讨论一番,取得一致意见,如这个叫“老虎”,那个叫“牛”等等。这也是中国古代荀子在《正名篇》中指出: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便提出语言的诞生是源于人们相互约定而来的。
以上两种语言起源说法,虽都有合理的成分,但都忽视了语言是为人类进化,或者为了更好地生存而存在的基本常识。个体角度看,语言是为了在群体中活得更优的生存几率,认知能力逐渐进化的产物。如史蒂芬·平克在《语言本能》中提到,“揣摩上意是非常需要认知的角力,显然可以推动语言的进化;一个懂得谈判或看穿谈判伎俩的人,他的存活率会高于别人”。从人类群体角度看,语言是为了相互更好合作,共同克服并战胜自然不利条件而产生的。人类能在生物进化的过程存活下来,进化出了许多适应环境的生物能力,如对疾病的免疫能力,嗅觉闻到对身体有害物质气味时,身体会发出恶心的信号,提醒人要远离这种有害气味。虽然这些生物学上的进化对人类能存活到现代贡献都是关键的,但与语言相比,其作用要小一些。
人类初始的时候,也如现在的人猿,甚至和小狗、鸭子沟通方式并无多大差别,也是主要通过声音的高低和长短来表达意义的。如吃人的猛兽来了,人们可能像猴子或者其他动物一样,会发出尖而急促的叫声,以提醒同伴们躲藏。但这种靠简单声音表达意义的方式,随着危险的多样化和人类对外在的事物认识种类的多样化,显然是阻碍人类更好生存的,特别是在面对更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中,无法通过简单的声音信息活得更密切和高效的合作。于是,这便需要人们增加声音信号的类型,如“猛兽来了”这个信息,可以具体分为是老虎来了、蛇来了,还是野猪来了等不同声音信息,如此,便可以通过声音具体传递的信息而做出恰当的行为反应。如听到老虎来了,大家赶紧要往山洞里跑,听到蛇或野猪来了的信息,大家会选择注意或合作捕杀的行为。这样,随着生产生活越来越多样化,不同地域的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合作,逐渐发展出各自不同的声音系统,语言这时便相应诞生了。
理解语言的诞生原因,我们便明白我们在第二语言学习的真正价值所在,是为了能获得和其他民族交流能力,为了更好在全球化趋势中更好生存而选择的行为,而不是简单为了考试折磨人的东西。明白了语言的本质在于交流信息这个常识,下面,我们从语言交流的类型和过程角度,更为详细地了解语言的这个本质。
二.
语言价值在交流
语言的交流,简单区分,有面对面或通过手机QQ通讯设备的口语交流和通过书本期刊等的文字交流两种类型。为了记忆,我们暂且把这两种交流方式分别称为声音交流和视觉交流。声音交流,更强调的是人耳朵的听觉能力获得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是接受到外界人事物的声音后,通过对大脑神经网络的刺激,然后通过意识或经验做出对应声音信息或行为等反馈。
在声音交流中,我们主要强调的是耳朵这个器官。所以在教授和学习语言对应的口语和听力能力时,增加语言声音对大脑刺激的频率可以缩短大脑对行为反馈的时间。中国人现在的哑巴英语,很大原因也便是在初高中英语授课中,语言的声音刺激频率过低,又加上学生课外没有英语听说的环境导致。为了解决哑巴英语,一方面学校要增加口语和听力课程的数量;另一方面,为了精确大脑对声音信息的反馈,建议大家多看与真实生活场景比较接近的英语电影或美剧,或直接通过QQ或Skype等即时通讯工具直接和外国朋友对话。
除了声音交流外,中国教育,实际更注重视觉交流能力的培养。视觉交流,主要是通过眼睛的视觉能力获得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是眼睛接受到文字信息后,通过对大脑神经网络的刺激,再结合人类的意识或经验做出对应的行为,具体如下图所示:
在视觉交流中,我们主要强调的是眼睛这个器官。所以在教授或学习语言对应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时,要增加眼睛对组成文章的字、词、句、篇的接触频率,如此,可以增加这方面能力的形成。其实,中国目前第二语言的教育中,非常注重这方面能力的考察。比如拿中国选拔人才最重要的高考英语来说,150分的卷子,其中对视觉交流能力的考察占到试卷整体的80%。如此重视,按道理我们学生这方面能力要好一些,但真实情况并不是我们所预期的乐观。实际情况是,中国学生到高三毕业,多数学生无法直接阅读外文书籍和期刊杂志,英语写作能力甚至不如对应英美学生小学一二年纪孩子。为了说明问题的原因,我们再把这个交流过程细化,重点分析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识别和解读信息的。
无论声音交流,还是视觉交流,我们大脑在识别和解读信息的机制都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对承载信息句子单位的识别并解读后作出对应行为的。当然,这个信息单位可以是字、词、短语,甚至可以是篇章。以英语为例,我们在声音交流中,这个单位可以是字,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如:
A:吃饭吗?
B:吃。
上面口语对话中,信息承载的单位是短语“吃饭吗?”和字“吃”。即便如此,基于常识,我们还是认为信息承载单位主要是句子,特别是视觉交流的英语,更是强调句子这个单位。即便是口语中的字词短语,其实也是基于语言环境的省略现象。如上面例子中,“吃饭吗?”实际可能是“你吃饭吗?”“吃”对应的是“我吃饭”句子。如此,我们可以得出英语语言交流单位为句子这个结论。这个结论成立之后,我们再细分句子。英语,一个句子里,从词性划分,可以由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等等不同类型词语构成。在我们大脑识别和解读这个单位时,并不是“一视同仁”地看待,而是有优先主次之分。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大脑在识别和解读句子时,什么类型的词是有限主要处理的?答案是名词。因为名词相比其它词,具有超强的区别性。这个我们可以从我们自己经验和婴儿早期习得语言得到验证。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语言当中缺了除了名词之外其它任何一个词,我们基本还是可以交流的,但是唯独缺了名词,我们基本无法交流,人类文明甚至瞬间回到原始社会。再观察人类语言习得早期的婴儿阶段,我们发现,婴幼儿刚开始学的语言单位往往是名词,比如说“妈妈”、“果果”、“饭饭”。
了解这个对语言学习有什么作用呢?这个作用可大了,为了增加语言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我们可以优先从与工作生活最相关的名词学习。针对高考英语考试的听力、完型、阅读题型,我们可以通过名词快速识别对应信息并做出快速且准确的行为反馈,这方面的例子,欢迎关注本人近期针对初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授课视频。
关于语言的本质,分析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语言的本质在于交流,而交流的关键在于识别并解读信息,而识别并解读信息的优先单位是名词。所以,在语言学习当中,若是为了快速适应出国旅游或暂时工作生活目的,建议优先从与生活或工作最相关的名词开始。若是为了考试目的,为了能快速选定答案,建议优先关注名词,理解这点,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很多题,学生只要眼神好便可以轻松答对。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