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南阳卧龙岗的来历啊

2021-11-04 综合 432阅读

南阳卧龙岗,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故址和纪念地,汉昭烈皇帝三顾处,“三分天下”的策源地。豫西南名胜之首。
魏晋时期,后人已在卧龙岗上建庵祭祀。唐宋时期,卧龙岗诸葛庵已闻名天下,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南都行》中云:“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赞美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元,延佑四年(1317年)仁宗皇帝交中书平章政事与翰林集议,命名南阳卧龙岗古建名胜为“武侯祠”。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知府罗景主持重修武侯祠,并依前人“龙岗全图”复建了“卧龙岗十景”(草庐、古柏亭、梁父岩、抱膝石、半月台、老龙洞、野云庵、诸葛井、躬耕亭、小虹桥)和卧龙书院。乾隆年间,出现了“漫道锦官祠宇好,龙岗今日更馨香”的盛况。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现存古建筑群为元、明、清时期。祠内保存着汉以来历代碑刻,匾额楹联六百多(通)幅,在全国武侯祠中数居首位。其碑刻书法,真草隶篆无所不具,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岳飞手书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石刻,其字体苍劲峭拔,备受推崇。

老辈人讲:“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王莽的人马追赶刘秀,刘秀被追得人困马乏,实在走不动了。情况万分危急,正当走投无路时,忽见一位耕地的农夫,就求农夫救他一命。当时已场光地净,毫无遮拦。农夫顶着深翻的龚沟,猛耕一梨,让刘秀躺在深耕的地沟里。刘秀别无办法,只好照办。农夫又让送饭的家人把马牵回家喂歇。
王莽带队伍急急追来,不见了刘秀的影子。于是就问农夫。农夫急中生智,用手一指,意思是说向前面跑了。王莽被哄走之后,农夫才把刘秀叫出,并且把家人送的饭让刘秀饱吃一顿。说也怪,在刘秀刚躺过的地方,忽然弯曲凸起一条像龙形的土岗。土岗延伸了一十八里,刘秀做了皇帝以后。因为他曾经躺卧在这个岗沟里,人们就把这条岗称作卧龙岗。”
南阳卧龙岗,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故址和纪念地,汉照烈皇帝三顾处,“三分天下”的策源地。又称南阳卧龙岗。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