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是什么

2020-05-15 科技 95阅读
在网络经济坏境下要取得竞争优势 就要很好的融入网络 要快 要准 要精
1快获取 分析发布 抓取价值信息要快
2要准 不要瞎忙活 要有自己清楚方向
3要精简 要精简以用户体验为主
1.加快进行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信息化创造有利条件。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大型骨干网络建设,尽快建立起全国和地区互联网络交换中心,努力扩大我国互联网的覆盖面。同时,为加快网络体系的建设和推广,还应重视发挥有线电视网络的作用,积极促进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和电信网“三网合一”,把有线电视作为最有发展前途的宽带接入网。此外,要尽快扩大各重点网络的国际出入口带宽,加大接入网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扩大网络互联容量,增强数据传输能力,提高网络利用效率,为我国企业实现信息化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2.鼓励和支持大企业与国外的大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在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企业在竞争中已明显处于劣势,而运用战略联盟与国外大公司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技术联盟,加强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是企业高速成长的一种重要选择。应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我国的大企业与国外的大公司建立起各种联盟。一是建立企业合作开发联盟,以加快企业技术开发的速度,降低企业单独进行研究与开发所带来的技术不兼容性的风险,争取自己的技术比竞争对手早一步进入市场。二是建立技术转让联盟,通过扩大技术转让规模,使自己的技术以最快的速度流行起来,以争取更多的客户,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尽快形成行业技术标准,战胜竞争对手。三是建立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纵向技术联盟,使上下游企业之间利用互补技术的专有能力、资金、设备和已经建立的用户基础,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和更高质量的互补技术支持,赢得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
3.积极促进企业之间电子商务B2B的发展。从电子商务在我国的推行情况来看,发展B2C的电子商务模式还有待于网络硬件、软件设施的逐步完善,而B2B的电子商务模式尽管在我国起步较晚,却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事实上,B2C的电子商务模式在工业发达国家的推行情况也不十分理想。因此,我国应以发展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为重点,尽快制定促进全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框架,并抓紧组织实施。尤其是要针对我国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瓶颈”,尽快解决好网上交易的安全问题,并在互联网外的领域完善、构筑电子商务的传递和服务平台。
4.加强企业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从企业自身来说,要在政府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为开展电子商务创造条件。首先要建立起高效率的信息基础设施,如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合理选择网络、建立企业网站等。其次是为企业内部的各系统建立起运用电子商务的规则,并合理选择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再次是研究确定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整体经营战略,不断拓展企业的电子商务业务领域。此外,还应注意网络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并加强对职工进行网络技能的培训,为实现企业信息化建立起一支合格的专业人才队伍。通过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装备企业所属的各职能部门,改造经营决策、研究与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和财务结算整个过程,从而提高企业对信息收集、传递、分析、综合的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管理》 沈志渔)
网络经济的发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网络经济认识的逐步深化,网络经济的发展将会迎来一个又一个新的高潮。下面的三则报道,仅仅是对这种前景的初步窥测。
● 比尔·盖茨的预测
2000年6月19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比尔·盖茨的一篇讲话。比尔·盖茨认为,互联网不久将迈入第三阶段。按照他的划分,互联网第一阶段是公司设立网站,第二阶段是开展电子商务,第三阶段是信息量身定做。
比尔·盖茨认为,从公司角度来看,第一阶段最关心是否设立了网站,网站浏览人数多不多,点击率如何等等。 第二阶段公司觉得必须进行电子商务,经营者开始重视来自网上交易的营业额。从个人角度来看,第一阶段用户只上网浏览及阅读,从网上获得信息。第二阶段用户开始使用网上信息,互联网成了理想的资料库。这两阶段的最大特点是,用户在同一个时间内只能上一个网站。在第三阶段,从技术上来说,来自各方面的信息都是个人化的,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为用户量身定做的,呈现方式更是完全根据工作的需要。
比尔·盖茨认为,在第三阶段的互联网时代,相信有更多个人或公司资讯是在网络上,不管身在何处,资料随时可得。现在最大难题是如何让更多公司及家庭连接到宽带网络上。所谓量到质的改变,只要量冲破一个点,互联网很自然会进入第三阶段,我们的生活也会有翻天覆地的改变。
● 王志东与杨元庆的预测
前新浪总裁王志东指出,互联网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三阶段即将开始。
王志东认为,国际上1993年以前,中国1998年以前,属于互联网第一阶段,即“接入为王”的阶段。国际上1993年至2001年,中国1998年至2001年,属于互联网第二阶段,即“内容为王”的阶段。最近一两年互联网已进入第三阶段——“应用为王”的阶段。其核心是更加强调软件的力量,更加强调软件和互联网的结合,更加强调软件、互联网和具体的运用的结合。
在发表于《光明日报》6月21日的一篇文章中,联想总裁杨元庆对未来网络的应用模式作了比较详尽的说明,“我们认为,它将以主动的方式,无缝地整合网络有效资源,为用户提供高效、贴切的服务。”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 主动的互联网服务
就是用户体验从目前的“人围着系统转”变为“系统围着人转”。在这种服务面前,系统成为主动者,它不断根据你的习惯、个性和需求提供服务。
○ 整合的互联网服务
目前的互联网可以提供许多服务,但它们之间是相对独立的。未来的服务应该是一体化有机统一的,它会根据用户的需求把网上的资源提炼出来,经自动组织和整理后提供给用户一个完整的服务,即同一个服务使用不同的资源。
○ 贴切的互联网服务
目前互联网提供的是共性的、繁杂的服务,而未来互联网将提供个性的、恰当的服务。
○ 高效的互联网服务
目前互联网提供机械的、低效的服务,未来的互联网将提供智能的、高效的服务。未来的互联网是高带宽、大存储、快处理,使用户在快速获取服务的同时降低费用、提高效率。
○ 无缝的互联网服务
无缝强调的是服务流的连贯性,它把多种服务顺畅地衔接在一起,使分散和断续的互联网服务变为统一和连续的服务。
● 朗讯公司的预测
朗讯科技公司贝尔实验室总裁在贝尔中国研究院成立时,曾对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七大预测:
○ 到公元2025年,我们生活的地球将披上一层“通信外壳”,这层外壳将由热动装置压力计、污染探测器等数以百万计的电子测量设备构成,负责监控城市公路和环境,并随时将测量数据直接输入网络,其方式类似我们的皮肤不断将感觉数据传送到我们的大脑。
○ 到2010年,全球因特网装置之间的通信量将超过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量。届时人们家中的洗碗机将能自动呼叫生产厂商并报告故障,厂家则可进行远程诊断。
○ 带宽的成本将变得非常低廉,甚至可以忽略不计。随着带宽瓶颈的突破,未来网络的收费将来自服务而不是带宽。交互性的服务,如节目联网的视频游戏、电子报纸和杂志等服务将会成为未来网络价值的主体。
○ 个人及企业将获得大量个性化服务。这些服务将会由软件设计人员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中实现。由软件驱动的智能网技术和无线技术将使网络触角伸向人们所能到达的任何角落,同时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接收信息的形式。给母亲打电话可以简单到只需说一声“妈妈”即可自动接通。
○ 因特网将从一个单纯的大型数据中心发展成为一个更加聪明的高智商网络。其中的个人网站复制功能将不断预期人们的信息需求和喜好,用户将通过网站复制功能筛选网站,过滤掉与己无关的信息并将所需信息以最佳格式展现出来。
○ 高智能网络将成为人与信息之间的高层调节者。用户可以和通信设备直接对话,如说“我想和芝加哥的某人谈话”,通信设备就会为您找到最佳连接路径。
○ 我们将看到一个充满虚拟性的新时代。在这个虚拟时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会极大地改变,那时我们将进行虚拟旅行,读虚拟大学,在虚拟办公室里工作,进行虚拟的驾车测试等。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