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古诗教学导入中的几点创新

2022-04-12 教育 57阅读
一、故事激趣法
鲁迅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能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入情入境。这是利用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紧扣所学古诗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就会很快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古诗上来。例如,在教学《赠汪伦》这首诗时,我讲道:“李白是唐朝有名的大诗人,他非常爱旅游,他也很爱结交朋友,爱品美酒,不过正因为他的这些性格特点,他才被安徽泾县的汪伦骗了,骗了之后他们还做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当时学生都很诧异,急于想知道答案,我就顺势往下讲,“汪伦非常仰慕李白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不过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个精彩的开场,最能抓住观众的心,所以本课的导入,用小故事引出李白和汪伦,用这个有趣的故事,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在学生为汪伦的狡辩开怀一笑中,牵出李白和汪伦的关注,对他们后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充满期待,有这样的学习期待,就点燃了他们学习古诗的热情。
二、背景烘托法
许多古诗词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相差甚远,制约着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我们不妨为学生提供与诗词有关的背景材料,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为学习诗词作知识铺垫。如,在教学《示儿》一课时,我首先引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铺垫全文基调,很自然地将陆游的诗句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对于作者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了解。接着我饱含深情地说:“诗人陆游日夜盼望着宋王朝的军队能早日收复失地,实现祖国统一。他等啊,盼啊,盼了一年又一年,这一盼就是七十一年,这时诗人已经八十六岁了,在他临终之时,还没有看到祖国统一,他无比悲伤失望地挥笔写下了最了不起的遗嘱:《示儿》。”史实材料的补充让学生豁然开朗,切身感受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这种背景烘托法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联系生活法
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如,在教学《元日》这首诗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不久后,我们就要迎来大家都特别期盼的春节了,那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其实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做‘元日’。”“元日”这个名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而“春节”是人们所共知的,以“春节”引入,不但学生感兴趣,而且帮助学生理解了诗题。接着我又让学生回忆春节是怎么过的,学生自然会说到几种常见的庆祝方式,如,放鞭炮、吃年夜饭、贴对联、喝酒庆祝等。本处设计让学生说说现在人们怎么过春节,是为了接下来的理解诗意作铺垫的,主要是为了帮他们理解诗中的“爆竹”“屠苏”和“桃符”这几处词。其实从古至今,人们过春节的方式没有太大的区别,说出了这些,这首诗的字面意思也就明白了一大半。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