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地方文化 春节民俗

2020-08-29 文化 82阅读
徐州一带,欢渡春节习称“过年”,主要习俗有:
(一)叫火烛 中华民国成立前,从腊月(农历十二月)初一起,各村镇便要设专人打更。打更人除敲锣击鼓表示时辰外,边打边喊:“小心火烛,谨守门户”,“柴仓要清、水缸要满”。提醒人们注意防火防盗。徐州城里,则有乞丐头出面,肩扛木牌,上面贴着衙门告示,走街串巷,叫喊“防火防盗”等警句。
(二)送财神 腊月二十以后,乞丐向所在地住户遍送财神像。到正月(农历一月)初五前后,乞丐们分别拿着木版,去各家用版对证,向各家索取年摸(过年蒸的馒头)。
(三)打尘 进入腊月下旬,家家要“打尘”(俗称“扫屋”),即进行一次较为彻底的室内外卫生和个人卫生扫除。个人卫生一般在除夕那天进行,除沐浴外,一定要理发,俗称“不留隔年头”。
(四)办年货 从腊月下半月开始办年货,鸡鱼肉蛋外,另准备一些传统食品,如摭糖、炸麻叶子、油炸果、丸子等。此外,剁上够吃好几天的饺子馅,蒸好够十数天吃的馒头。
(五)蒸馒头(年馍) 很有讲究,有实心的、包馅的、枣花的等多种样式。有的食用,有的祭祖、供神,有的送乞丐以至饲牲畜等。由于馒头蒸的多,放久了变干龟裂,俗称“发笑”。寓意新的一年丰衣足食,幸福快乐。
(六)送节礼 送节礼多在亲戚中间进行。最迟不得超过除夕。节礼也就是几斤糕点,送男性长辈的,往往加一二瓶酒.但新女婿,尤其是即将结婚的未婚女婿,送节礼极为讲究。活鸡、鲜鲤鱼、糕点、酒是必不可缺的,每样最少也得4只(包),多的有达16只(包)的。摆阔气的还要另加名烟、现钞,女方只收一半,另回一半。
(七)贴年画、春联 春节前,人们要购买新年画装饰住房。象征吉祥如意的雄鸡图、象征富贵有余的鲤鱼图等,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年轻妇女则爱把“胖娃娃”类的年画张贴在卧室里。
贴春联多在除夕这天,用红纸写好后,贴在大门及门框上。另用红纸截小方块,以一角朝上,写上“福”、“寿”等贴在家具及大件器皿上。门楣上贴各色剪纸,祈交好运,故俗称其为“运箴(迁)”。另有用桃树枝插在门侧的,大概是古桃符的一种象征。
(八)除夕守岁 过去守岁时,一家人围炉而坐,吃着各种茶点、包着扁食(饺子),话旧谈新。黎明前,讲究放一挂鞭炮。电视普及以来,守岁改成看电视,鞭炮也多改在午夜零时燃放。
(九)祭神拜祖、磕辞岁头 除夕这天,各家把蒸好的枣山、枣花馒头,各插“花杂”,与扁食一起放在神轴(或观音像、或关帝像、财神像,视各自信仰而定)前的供桌上,连同栗子、白果、红枣、桂元、核桃五种果品一起,称为“素供”。供桌前放一方桌,桌上放一盏点燃的铜灯,一个铜磬,方桌前放拜垫。另有一间房内供放祖宗神龛。神龛前的供桌上,放鸡、鱼、肉、丸子、海味计五种,俗称“荤供”。定更(晚8时)前后,全家人均换穿新衣,先在院内焚烧松籽,俗称“熬岁”。夜半时敬神,设天地桌,供果品、扁食、馒头,酌酒三杯,点燃通宵烛,上大柱香,香炉中插天地码,桌前烧元宝(锡箔质);然后分长幼叩拜,敬天地、神像、祖宗,同时鸣放鞭炮,俗称“迎神”(除夕日诸神下界)。稍歇,全家人再到祖宗神龛前跪拜。拜过祖宗,家长夫妇端坐在椅上,晚辈们依次叩一个头,之后卑幼者逐一向尊长者叩头,俗称“磕辞岁头”。
(十)拜年 春节早晨起来,第一件大事便是拜年。先由家长率全家向祖宗拜年,然后全家人向家长,卑幼者向尊长者逐一拜年。未成年者,拜年时可得到“押岁钱”。全家人拜完后,即出门向亲友、近邻中的长辈们拜年。此时熟悉的人在路上见面,必互揖,同贺“新年好”、“恭禧发财”。
(十一)吃素扁食 春节这天必吃素扁食,不准吃荤馅的(近10年来,这一传统习俗已被年轻人打破)。扁食中有几个包入铜钱(后改镍币),谁吃到了,表示新年有福,事事顺遂.有心计的主妇,往往在包钱的扁食上做记号,煮熟后特意盛给老人及孩子们吃、以娱全家。俗话又说:“初一不动荤,初二肉里蹲”,从初二起,大吃大喝,请人喝酒便开始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