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作为培训机构的校长,如何向家长解释,孩子上了辅导班成绩却没有提高?

2020-08-27 教育 146阅读
一、成功的校长必须有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并身体力行“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这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多年从事校长工作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也是校长管理学校的客观规律的反映。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着种种竞争和挑战,这些竞争和挑战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和挑战,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是否符合时代精神又牵涉到教育思想。因此,校长确立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必须从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出发,挖掘出具有丰富内涵的学理念,并为之奋斗不息,只有这样,思想才能在行动中迸出亮丽的火花,校长才能用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指导学校的管理工作。“身正为范”,校长更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校长必须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实践自己的教育思想,感染全校教职工。从某种意义上讲,校长的人格魅力就是学校团结进取的凝聚力,爱岗敬业的战斗力,是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震撼。作为一校之长,他首先要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热爱学校工作,处处以教育事业为重,时时以学校工作为主,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其次要为人正直、以诚待人、恪尽职守、廉洁奉公,不论职位高低,凡事只在一个公字,一身正气、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把教职工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先人后己,顾全大局,秉公事。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全校教职工的信赖、支持,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再有,作为一校之长一定要有激情,有激情才能促使校长有做事的欲望,有做事的渴望。只有校长充满激情,教师、学生在其影响下才会有激情,学校的事业才会朝气蓬勃,欣欣向荣。成功的校长的人格魅力至少应包含: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严明公正的工作作风。奉献是校长施行学校管理的精神动力,公正是校长施行学校管理的人格前提。金钱和物欲的冲击下,如何激活教师的奉献精神,唯有校长先行一步。只有校长身体力行讲奉献,才能起到影响一片,带动全校的作用。而公正,往往是一种抗拒世俗的勇气,是一个不断修正方向的罗盘,是一剂利于克服管理疾痛的“苦药”,是一首发扬“团队精神”的赞歌。它提高了学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满足了教师的正义感,形成了学校工作凝聚力,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校长面对既定的奋斗日标和人生理想,无论多么艰难困苦,都孜孜以求,无怨无悔,且把这种精神境界体现在学校每一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上。不应把校长作为一种“官”,作为谋生手段或提升社会地位的阶梯,而应把这一职业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把它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又一平台。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至诚清廉的一身正气。认准的事,一干到底,毫不含糊;安排了的工作,一抓到底,决不敷衍,言必行,行必信,信必果。在私欲极度膨胀的今天,清廉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是不可估量的。“心底无私天地宽”,清廉是校长施行学校管理的品德基础,亦是校长治校之本。在涉及教职工利益的问题上,清正廉洁,民主理财;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以诚待人,以情感人,用自己的一身正气带出一支好队伍,从而让全体员工产生道德上的折服,人格上的崇拜。宽广博大的爱心和虚怀若谷的胸襟。爱师是校长施行学校管理的力量源泉。孟子曾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好校长必须想教职工之所想,忧教职工之所忧,急教职工之所急。应注意换位思维,倾真情于教师。在工作上,校长应知人善任,用其所长,尽其所能,激发教师爱岗敬业情感。要想方设法为教师创造机会,提供展示的平台,鼓励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提倡教师勇于表现自己。真正为教职工做实事;在心理上,创造机会,发挥教师的潜能,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在生活上,校长应坚持“心治”为上。教师不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校长应及时为教师排忧解难,殚精竭虑关怀教职工,创造一个心情舒畅的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校长应视老职工为父母,视青年教职工为子女,与所有职工交朋友,加强心灵交流,要善解人意,与人为善,具有人人爱戴的亲和力。同时,校长也要热爱学生,不时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常与学生交流、沟通。听听学生的心声,尽量为学生创造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真正做到一切服务于学生。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这样的校长才更具有感召力。二、成功的校长必须有前瞻的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育科研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源动力。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校长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决定着课改的兴衰,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一所学校,要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就必须把教育科研作为先导,而校长的科研能力是好一所学校的关键。科研思路的确立,科研课题的确定,科研活动的组织,科研结果的推广等等,都要求校长必须懂得科研、熟悉科研、精通科研,并身体力行地引导广大教职工去实施。因此,校长只有注重教育科研,既做一名实践的思考者,又做一名思考的实践者,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并带领全校教师大兴科研之风。为此,校长必须做到:注重理论素养的提高。认真看书学习,博采书本之长,以弥补理论不足,乃是校长提高教育科研水平所必须。所以,校长要把学习和运用新的教育理论作为自己的必修课,并用之来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活动。注重教育科研的实践。校长要积极地寻求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对本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的课题,使教育科研紧贴本校教育教学的脉博;要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全校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和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育科研实践中,校长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又要通过实践,总结创造出新的科学理论,从而再用新的理论去指导新的实践。这样循环往复,通过一次次实践,一次次总结与一次次新的实践,才可使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才可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学者型的校长。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师生中树立威信,才能使自己平时说话、处事更有分量和底气,才能做好广大教师的领班人。三、成功的校长必须有指挥若定的管理才能学校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教育创新不断推进的今天,校长管校最忌讳的是以权压人和凭经验事,这种“人治”之术必然会使学校管理走入死胡同而毫无生机。作为校长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学校管理学、教学测量与评价方面的基本理论,并科学地运用到工作中去。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校长就是人类灵魂的总设计师,肩负着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重担。作为一名校长,只懂得某一方面知识,只通晓某一方面原理是远远不够的,他应该是一个“通”才。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通晓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学校管理学等相关知识。因为校长面对的是全校师生员工这个庞大的群体,怎样处理上下级关系,怎样使学校教育教学沿着正轨发展,怎样使学校成为家长满意的学校,是每位校长都要审度的问题。成功校长的管理才能主要体现在:“世事洞明”的观察力。“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校长要深层次地熟悉学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要善于建立全方位的思维方式,使自己的视野在360度空间“扫描”。“高瞻远瞩”的预见力。“凡世预测立,不预则废。”“预”即有预见、有准备、有计划。要管理好一个学校,校长必须能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看出规律性,察出新意,从而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学校管理目标,提出近期指标和远期规划,不断推动学校向前发展。“博采众长”的综合能力。“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作为一把手的校长,不论其资力、经历如何,个人能力总是有限的。因此要发挥班子的集体智慧,用整体优势来弥补个体不足。能扬人之长,容人之短,团结好一班人,在心理相容的基础上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时还要虚心向教职工学习,集众人智慧于一身,熔各家之见于一炉,博采众长,发展事业。“明察秋毫”的判断力。“操千曲而知意,观千剑而识器。”一所学校数十名甚至百余名教职员工,有几十件、甚至上百件大事小事正在进行中,经常会出现各种矛盾,这是无法避免的。校长在处理学校发生的各种矛盾时,要善于识别矛盾的性质,而且能准确地在各种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并能及时进行科学剖析,进行去伪存真地判断,并予以解决。“身体力行”的引导力。“学校好不好,主要看领导。”校长可以说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其表率和引导作用非同一般。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说明,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从这一面镜子,可以看到校长的素质和思想在师生身上的折光。“能言巧辩”的表达力。校长教育和组织师生离不开语言,校长必须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说话要富有感召力,有内在逻辑力量,能根据具体情况以最适当的言语影响和感染教师,要能使语言表现丰富的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幽默而且有趣。这是一种能力,必须用心学习、琢磨和实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作为校长,不仅是教师的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主要教育者,而且形象的说,也是一个特殊乐队的指挥,这个乐队是用一些极精细的‘乐器’——人的心灵来演奏的。你的任务就是要听到每个演奏者(教师、班主任)发出的声响,你要看到并从心底里感觉出每个教育者在学生心灵里留下了什么。”这道出了时代、社会对校长的期盼和要求。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