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熙的母亲属于汉军旗,属于满洲八旗的编制。所以康熙的母亲血缘上虽然是汉族人的后代,但是已经是汉军旗。
孝康章皇后(1640年-1663年3月20日),佟佳氏(本姓佟,原属汉军正蓝旗,康熙时抬旗入满洲镶黄旗,改姓佟佳氏),顺治帝妃嫔,康熙帝生母,生于梁游崇德五年,佟图赖之女。
2、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设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这一方面牵制了旗民关系,一方面提升了其影响力,还加强了军事实力。
而“满汉不通婚”本质上其实是“旗民不通婚”。清廷前期所规定的“满汉不通婚”,“汉”指的的确是汉人,但并不包括汉军旗人。
康熙之后,八旗宗室王公及官兵的婚丧等均有规定,旗民不通婚,有“不分满汉,但问旗民”之说。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才取消禁令,但是实际上民间早已通婚。
扩展资料:
八旗里有满、蒙、汉三旗,其中满军旗地位最高,而灶渣简且这三旗之间是可以通婚的。所以“满汉不通婚”本质“旗民不通婚”,指的是八旗与汉人平民子女不可通婚,而“八旗”中有汉军旗,是可以和满军旗通婚的。所以此项规定指的并非民族而是等级。
虽然有明确规定“旗民不通婚”,但从“满汉不通婚”这一说法来看,清朝是有满人与汉人不通婚的传统习惯的。但这仅仅止于习惯,而非禁令。
所以,当满人子女与汉人子女想要结连理时,通常父母并不会以“满汉不通婚”极力反对。当然,前提是二人同属八旗或平民。
康熙的纯裕勤妃,陈氏,满洲镶黄旗人,二等侍卫陈希阂之女。她就是《甄嬛传》中多情的十七爷果郡王允礼的生母。
雍正的年妃,我们所熟知的“华妃娘娘”,是年羹尧的妹妹,也隶属汉军旗,是汉人。
乾隆的令妃,《还珠格格》里那位贤良淑德、善良大方,还非常喜爱小燕子的嫔妃,她也是汉人,隶隐裤属汉军旗。
另外,我们所熟知的康熙的生母佟佳氏,坊间传闻她是汉人,其实她是满人。
通俗来讲,这些汉军旗的嫔妃,从法律上讲不是汉人,而是旗人。虽然她们身上流着汉人的血,但是户口本、身份证上面写的都只是旗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康章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