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2022-08-16 健康养生 63阅读
2018 首都急危重症医学高峰论坛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于2018年8月24日-26 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2018 首都急危重症医学高峰论坛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2018 首都急危重症医学高峰论坛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本次大会由首都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中国急诊教学联盟单位主办,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北京急诊医学学会、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联合主办,围绕“智能、急诊、未来,融合创新共享急诊医学”的主题开展。两天的学术会议内容干货满满,涉及感染、复苏、老年急诊医学、感染与中毒、血栓与出血、急诊信息化与大数据建设、急诊外科、Workshop 无创通气等 24 个专题论坛,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在传承原有急诊学术板块基础上,特别增加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急诊医学应用的内容,为急危重症学科建设提供更多想象空间。
 
老友汇是智能居家养老的必备工具,一键呼救、智能穿戴、快捷问诊等功能一应俱全。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急诊医学经历了急诊室、急诊科、急诊医学体系三个阶段,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挑战。首都医科大学王松灵副校长表示急诊在医学和医院中占有重要位置,难度大,综合性强,很多应急和各种特殊情况都有可能出现。如何将急诊真正做大做强?如何聚合资源,将急诊和科技发展相结合?如何最大效率的为患者提供医疗保障?大会主席首都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郭树彬教授说,要通过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建立急诊医联体、搭建急诊教学和急诊院前急救体系。
 
此次开幕式上,首都急诊医学系学术专家委员会成立,急诊医学教学联盟及中国急诊医学在线、急诊医学医联体和中国医学应急志愿者等项目正式启动,旨在遵循去中心化原则,连接各医疗主体,形成虚拟的医联体机构,据介绍,急诊医学教学联盟及中国急诊医学在线项目将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在线学术会议及教学,对急诊医学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一种新的探索和实践;急诊医学医联体项目则是通过互联网技术远程会诊,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急诊医联体的连通;中国医学应急志愿者项目则致力于成为院前急救呼叫平台。这也标志着互联网+急诊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为解决我国急诊医学存在院前急救时间过长、人员缺乏规范化培训、院前院内缺乏信息交换、团队分科过细、无一体化和流程缺规范、欠科学等问题添砖加瓦。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