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某大互联网公司校招程序员开出十几K的薪水,或者是某产品经理薪水又从十几K冲向20K ,反而

2020-10-22 科技 84阅读
其实薪资分配这个问题,在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大体一致,基本遵循供求规律。
产品经理大致像传统行业的项目高管,靠战略思维、行业经验和对产品的理解把控项目方向,是舵手,拿高薪没有争议。至于程序员,在idea向产品的转化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个职位的门槛要比其他岗位更高,属于高技术工种,往往要经过长时间的严酷训练之后,才能出师上岗。青鸟、达内之类培训班出身的程序员,起薪十几K好像很难。就算这些培训班,也往往要脱产上课,日以继夜苦学半年才能毕业。
我并不认为运营的重要性不高。张亮大大在《从零开始做运营》里表达过类似的意思,再优秀的产品也需要运营引导,不要指望自体运营这回事。问题就在于运营的岗位门槛要低一些,这个职位的候选人可以来自各个专业、各种岗位,候选人数量跟程序员不是一个级别。当然了,好的运营对产品成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应被低估,运营高手工资也不见得比程序员哥哥低。
至于毕业就十几K的程序员,其实并没有题主想的那么多。基本都集中在北邮等几所编程黄埔军校级的学校,也基本只有BATH和独角兽级的公司才能开出这样的薪水。也正因为每年校招这些行业巨头先首批挖走了大量优秀毕业生,才使剩下的人也跟着水涨船高。
无论如何,作为一个做过传统行业运营的人,我支持把运营的薪资水平提上来。
最后,楼下中国平安保险重庆市江北支公司的朋友,你和你的同事为什么把乱码发遍了整个社区? 来自职Q用户:梨花与虎🏅🏆
大概是因为442法则,定位40%,产品40%,运营技术只占20%,选品,产品质量,供应链,推广费用,老客户这些都很重要。
写过代码现在是产品经理,这个问题确实存在,我尝试分享下,不一定靠谱,我不想讨论钱,我想讨论生活态度。
1.工程师每天对着电脑的时间比对着人的时间多的多,而产品经理每天要跟各种人扯淡。大部分工程师很讨厌开会,喜欢戴上耳机安安静静的写代码,代码提交那一刻的满足感比什么都好。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工程师越来越少和人沟通,沟通的也大部分是工程师。而产品经理要跟运营,商务,法务,财务,老板,设计师等等各种角色沟通。要不断切换频道,说的好听点叫沟通技巧,不好听的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所以第一点如果形成一个正反馈的循环就会导致工程师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和电脑,手机在一起。
2.我所认识的很多程序员都是985,211学校毕业的,男生居多,很多人做工程师并不是因为热爱,而是因为工程师是一份相对来说可以靠手艺吃饭并且收益不菲的职业。很多人家境并不很好,他们一开始工作就背负着房,车,女友三座大山,唯有努力工作获取主管信任,加薪升职。反观有一些家境不错,纯属热爱这份工作的工程师会过的更滋润,除了写代码外有自己的爱好,会参加各种活动等等,不可否认钱有时候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态,虽然这里已经给定条件说是薪资一样,但是一个是老家有三个还在上学的弟弟妹妹,一个是老爸老妈经常出国旅游的家庭,生活状态还是差很多。钱会制约一个人的视野和判断力,导致做很多决策时只看眼前。比如下班了大家说一起出去吃饭,但是有些人可能会想公司有饭票,不去浪费了,还是你们去吧。看上去节省了十几块,但损失了跟人交流的机会。这一点其实工程师和产品经理都适用。但是因为第一条影响,薪资相同的人对钱和生活的态度也会不同。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你说酷酷的生活带来的幸福感就比解决一个技术难题的幸福感高吗?那也不一定。过什么样的生活取决你的生活态度,你可以选择下班了继续看文档或打两局dota,也可以找同事去酒吧喝两杯。你可以选择开会时继续远程debug,也可以选择跟业务和产品经理吵一吵,发出自己的声音。最怕你不满现状,又不愿意改变,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所以产品经理、产品运营和工程师生活态度上的差异是受个人和工作环境的影响,但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并无对错,只要你自己开心就可以。
来自职Q用户:匿名用户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