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包括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五个二级学科。行政管理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本专业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地方政府与基层治理、公共政策、区域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等。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系统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管理、政治、经济、法律、现代科技等方面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团结协作,求实创新,积极进取,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较高的文化素养,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求实创新、严谨的科学作风、献身科学的精神。熟练掌握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和行政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行政管理分析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能借助计算机熟练进行科学研究;能掌握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和专门的行政管理工作。
(三)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学习年限
学生可以选择“脱产”或“非脱产”方式进行学习。具体学习方式,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习年限为2至4年。“非脱产”学习年限一般不少于2.5年。
三、课程设置、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
学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课程设置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核心课、专业方向必修课、选修课和社会实践四方面基本模块。其中,核心课不少于18学分,专业方向必修课不少于8学分,专业方向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社会实践为2学分。课程学习中,每个学分学习时间为18课时。
(一)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学位课程是研究生必修课。选修课分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部分。选修课由导师根据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和科研需要确定,鼓励跨学科专业选修1-2门课程。
(二)所有课程均须通过考试。考试成绩均按百分制评定,满分为100分,必修课程以70分为合格,选修课程以60分为合格;学术活动及校外社会实践等必修环节的考核成绩按合格或不合格评定。上述成绩均为合格者方可获得学分。考核不合格的课程必须重修,同一门课程只能重修1次。所有课程原则上应在第三学期前完成。
(三)课程考试方式多样化。考试方式可采用笔试(开卷或闭卷)、口试或口试与笔试结合等形式。考察方式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特点确定。
(四)学位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考试原则上应采用闭卷考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的形式,闭卷考试成绩不低于该门课程总成绩的70%。
四、培养方式和方法
(一)教育与管理
学院党委分管书记负责研究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分管院长负责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工作。研究生秘书具体做好研究生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对研究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负责,从思想、作风、治学等方面以身作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团组织和研究生会的作用,建立健全研究生思想工作和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研究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研究生应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增进身心健康。
(二)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负责指导制定培养计划、课程学习、文献阅读、教学与社会实践、论文选题、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等。
研究生与导师指导关系的确定采取研究生和导师双向选择的办法。导师调离学校或外出时间超过一年,或因其它原因不能继续指导时,学院负责变更研究生的指导关系,并报学校备案。
(三)培养进程
1.补修本科主要课程(不计学分)
同等学历或跨专业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公共管理专业领域本科阶段主干课程3门,如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学、微观经济学以及结合研究方向导师指定的其它课程,并经过考试,成绩合格(不计入研究生学分),方能申请答辩。
2.培养计划
1)新生在入学第一周内,在导师指导下,按照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设置,制定适合自己研究方向的培养计划,填写《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表(一)》。
2)新生在入学两周内,参照已制定的培养计划表,在网上完成第一学期的选课任务;研究生课程原则上要求在入学后两学期内完成。
3)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的英语实际水平,符合学校免修条件和规定者,可以申请免修。
4)课程一经选定,一般不予变动,因故必须变动时,需由研究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导师及分管院长同意,研究生处批准后方可退选或改选。未办理退选手续而不参加考试者按无故缺考论处,成绩记零分。办理退选手续后方可改选课程,改选或加选课程同正常选课手续相同,开课两周后不再办理改选手续。
5)研究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完列入培养计划的全部课程。入学前两年内经研究生处批准学习的研究生课程,入学后可申请免修。免修课程需由本人申请并提供有关课程学习和考试成绩(包括试卷)的证明材料,经导师、任课教师、学院审核并签署意见,报研究生处审批后方可免修。免修不免考,免修者应随本级学生一同考试。
6)经过自学要求参加某门选修课程考试的研究生,应在该课程结束前四周提出申请,经导师和研究生处同意后,由研究生处在该课程考试前两周通知任课教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考试。
3.科研工作和学位论文
从事科学研究并撰写研究论文,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科学素质、提高综合能力的基本途径,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研究意识,主动撰写相关研究论文,毕业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或实践价值。
学位论文应体现专业学位的特点,选题紧密结合公共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特别鼓励学生选择与自己的工作领域和工作岗位相关的问题展开论文研究。学生应该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展开调查研究与分析论述,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或改进管理的措施。
开题报告应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主要研究方法、各阶段的工作计划、预期结果和主要创新点等。研究内容创新明显,技术路线科学合理,研究方法先进可行。
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观点正确,分析推理客观,论文格式规范。对于投机取巧、拼凑数据、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败坏学术道德和违背国家论文要求的行为,一经查出,将取消论文答辩资格。
4.社会实践
为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素养和能力,要求学生到政府部门或非政府公共机构进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时间为三个月。社会实践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社会实践结束后,学生须提交社会实践报告。每位研究生的报告必须正式成文(约5000字/篇),并交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存档。
鼓励研究生在读期间参加教学或社会实践。
5.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一般在第三学期第二周进行,任课教师应确保在第三学期开学前提交课程成绩。中期考核包括三部分,即平时表现、课程成绩、开题报告与科研能力。
平时表现考核,成绩占20分。其中基本分15分,在基本分基础上按平时表现进行加或减分。
课程成绩考核,占50分。计算方法:课程成绩得分=[∑(课程成绩×学分)/总学分]×0.4(0.5)
开题报告与科研能力考核,占30分。考核包括开题报告、对学科方向和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研究技能、课题研究进展、表达能力、发表论文情况等。
研究生应向考核小组汇报入学以来的政治思想、课程学习、论文开题报告及研究进展等情况,导师可以补充说明。每人考核时间不少于25分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德、智、体诸方面做出评价。
中期考核成绩70分以上为合格;60-69分者给予预警,并视具体情况经导师同意后参加下一年的中期考核;低于60分者淘汰,
6.毕业论文
毕业生应能够运用公共管理基本理论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独立思考,综合分析,撰写的毕业论文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原创性。可以应用已有的理论、范式和方法,研究前人没有涉及的公共管理中的问题,获得有价值的结果;可以应用新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1)论文应力求观点鲜明、逻辑严谨、资料翔实、论证充分,遵守学术规范,一般不少于3万字。
2)论文从设计选题到最后完成应有一年以上的工作量。
3)学位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制度。第3学期12月份,导师应对论文撰写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根据论文开题报告,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完成情况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方面的情况,并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通过者,方准予继续论文工作。对问题较多者或不符合要求者,提出整改意见。
4)毕业生应在第4学期末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并交给导师。
5)论文格式见学校具体规范要求。
7.毕业答辩和学位授予
1)答辩资格审核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任务及社会实践环节,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经导师同意后方可申请预答辩。学院对硕士研究生的答辩资格和科研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报学校核准,准予预答辩。
2)预答辩
第5学期的十月底或者十一月初进行预答辩。预答辩不通过者,则延期毕业,参加下次的预答辩。
预答辩结束后的一周内,研究生应将修改好的论文交给学院研究生秘书,学院统一送校外专家外审。外审专家不予通过的论文,不能参加答辩。
3)论文答辩
根据学校安排,学院于十二月中旬组织正式答辩。学位申请人一般报告20-30分钟。答辩委员会主席、委员以及参加会议的人员就学位申请人的报告及其应掌握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等进行提问,学位申请人当场回答。然后导师介绍学位申请人入校以来的政治思想状况及综合表现、课程学习、从事科学研究和完成学位论文的情况。答辩委员会主席、委员根据学位申请人的答辩情况,表决是否通过答辩。不能通过正式答辩者,延期毕业。
4)学位授予
对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按照《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要求,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推荐,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五、培养工作程序
时间工作内容
第一学年课程学习;科学研究。
第二学年开题报告、撰写论文初稿;中期考核;科学研究;专题讨论与校外实践教育。
第三至第四学年修改论文;论文答辩。
六、公共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阅读书目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具有较好的公共管理理论修养,为此需要大量阅读本专业的学术著作,具体阅读书目详见:《公共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必读书目》,除此之外,研究生还需要阅读导师布置的书籍或者文章。学习期间,每名硕士研究生每学期应完成读书笔记不少于3篇,并由导师负责检查其阅读情况。
附1: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
(一)基础理论经典原著
1、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国外政治学》1987年第6期、1988年第1期。
2、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怀特:《行政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7、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8、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9、沃尔多:《行政国家:美国公共行政的政治理论研究》,纽约:罗纳德出版社1948年版。
10、林德布洛姆:《决策过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1、德罗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12、雷格斯:《行政生态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3、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学》,美国亚拉巴马大学出版社1980版。
14、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5、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6、詹姆斯·Q·威尔逊:《官僚机构:政府机构的作为及其原因》,三联书店2006年版。
17、奥斯特罗姆:《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8、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R·J·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罗伯特•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沙夫里茨、海德:《公共行政学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
24、沙夫里茨、奥特:《组织理论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
(二)基础理论前沿论著
1、怀特、亚当斯:《公共行政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麦克斯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福克斯、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法墨儿:《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
7、奥斯本、盖布勒:《改革政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奥斯本:《摒弃官僚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巴泽尔:《突破官僚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
12、V·登哈特、R·登哈特:《新公共服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简·莱恩:《公共部门——概念,模式和方法》,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14、简·莱恩:《新公共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5、诺曼·弗林:《公共部门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6、胡德:《国家的艺术:文化、修辞与公共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7、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版。
18、霍恩:《公共管理的政治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9、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三联书店2004年版。
20、敦利威:《民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21、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威廉•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3、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4、马骏、叶娟丽:《西方公共行政学理论前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附2:本专业重要期刊目录
1、《政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主办。
2、《中国行政管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主办。
3、《中国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4、《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5、《公共行政》,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6、《体制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7、《社会主义研究》
8、《社会学研究》
9、《行政法学研究》
10、《中国法学》
11、《红旗文稿》
12、《求是》
13、《电子政务》
14、《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5、《新华文摘》
16、《中国社会科学》
17、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有关内容)
附3:本专业相关网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