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里什么是人的发展?

2022-08-02 教育 272阅读
第一节 关于人的发展的概述

一、人的发展的内涵
(一)发展的含义
发展,从哲学意义上讲,是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共同属性,它是一种连续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的运动变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地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过程。作为集自然、社会、思维于一身的人,它也必然是一个复杂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
(二)人的发展的内涵
人的发展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说,是指人的个体的发展。所谓人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后的婴儿开始,经幼儿、童年、少年、青年、成年的发展。这个发展过程是在家庭、社会和学校影响下,通过个人的实践,使个体从一个软弱无能的新生儿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的知识、能力和思想观点,能独立参加社会活动的社会成员。
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生理发展,一方面是指机体的正常的发育,即指身体的结构形态(包括各系统、各器官)的健全发展;另一方面是指体质的增强,即指生理机能的增强,包括各器官系统生理机能增强。心理的发展,一方面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如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的发展,也包括与之相关的知识、技能,以及各种专门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指人的心理倾向或意向的发展,如人的需要、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的思想品德的发展。
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共同构成人的发展的统一体。生理的发展,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制约和影响着心理的发展;而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日益复杂,竞争机制渗透到各行各业,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里,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可能产生了较大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21世纪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培养受教育者具有优良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几种主要的人的发展观
有关人的发展问题,学术界历来都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
(一) 遗传决定论
1.主要观点
遗传决定论者认为人的发展是由人的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被决定了,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能延迟或加速这些先天遗传能力的实现,而不能改变它。他们将人的发展过程视为人的遗传素质成熟、自我发展、自我暴露的过程。
2.代表人物
创始人高尔登1869年在《遗传的天才》一书中说:“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之受遗传的决定一样。”
美心理学家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把人的发展过程完全归结为生物学上的成熟,片面夸大遗传的作用,而认为教育和后天的其他影响对于人的发展是无足轻重的。
董仲舒从神学化思想体系出发,提出了“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二)环境决定论
1.主要观点
认为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环境决定论确信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其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起着决定的作用,因而环境决定论又被称之为养育论。
2.主要代表人物
洛克的“教育万能论”。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指出,儿童犹如一块“白板”,他们长大后,是好还是坏,有用还是无用,感到幸福还是痛苦,主要是他们所受的教育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
华生的“环境决定论”。“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时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在华生的眼中,儿童生活与其中的环境,就像一个模具,儿童个体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这个模具饿形状。
它关注儿童生长的环境条件、后天教养内容和教育方法,就这一点而言,与遗传决定论相比,它发现了对儿童发展影响力更大的一项变量。因而,对儿童教育实践的影响也远远大于遗传决定论。
(三)二因素论
1.主要观点
二因素论发展观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而且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2.主要代表人物
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在《早期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明确提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受环境和遗传二因素共同影响的“合并原则”:“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地靠天赋本能的逐渐显现,也并非单纯地对外界影响的接受或反映,而是其内在品质与外在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
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有提出“相乘说”。认为一个人并不等于遗传和环境之和,而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个人的发展依赖于他的遗传和环境,就象矩形的面积依赖于高也依赖于长一样。目前,在西方的心理学者中,持这种观点的好比较普遍。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