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解决当今世界 等全球性问有何意义题

2022-08-04 文化 35阅读
人文主义在狭义上,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民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的天国来否定尘世生活。
人文主义在广义上,是指欧洲开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公元前5世纪中叶产生于古希腊的智者运动,是人文精神的发生期;公元14世纪至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是复兴发展期;17世纪至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成熟期。
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产生的智者学派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和起源。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的真谛。这些思想的形成,对后来的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生,有着极重要的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是指欧洲,主要是意大利,从14世纪至16世纪的文化和思想的发展潮流,其特点是复兴被遗忘的古希腊与罗马的古典文化,而实际上是欧洲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萌芽,是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反对宗教教义和中古时期的经院哲学,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
启蒙运动,是指欧洲资产阶级在17世纪至18世纪掀起的民主文化运动,启发人们反对封建传统思想和宗教的束缚,提倡思想自由和个性发展等。这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成熟时期,是资本主义萌芽期的一种先进思想,也是通过宣传教育使社会能够接受新事物而得到进步的一种社会运动。

为什么中国的哲学探究之花未能结出西方那样的人文精神之果?为什么在17至18世纪欧洲兴起思想启蒙运动让科学和理性的阳光普照之时,中国仍处在封建专制的黑暗之中?
中国古代也具有睿智的哲人,在探索天人关系时,也有不少真知灼见,“道可道,非常道”。如老子、孔子、孟子等等,对人的道德提出了许多主张。象与苏格拉底同时代的孔子,就说过:“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作为孔子的孙儿,子思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在《中庸》里提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儒家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5世纪中叶的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也曾说过:“美德即智慧”。两者都看到人的美德与智慧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教化人与改善人。这就说明中西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是,由于二者所处的环境上的差异,同时二者的取向也存在差异:苏格拉底是寄期望于具有自觉道德人格和丰富知识技能的新人群的产生,由他们来改造现实秩序的不合理性,这实际上是要建立一种平民政治。而孔子则主张“学而优则仕”,将道德作为万能的政治手段,寄期望于通过对人心理的道德改造,恢复逝去的周王朝时的统治和生活秩序,即必然导致贵族政治。这种差异,预示着中西文化的分道扬镖。
中国自汉武帝至清朝,中国的统治阶级选取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剂以道。即是以儒家思想文饰政治,以法家思想支持政治,以道家思想调剂政治。故此,在17至18世纪的欧洲,资产阶级进行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中国仍是封建专制的固步自封,也才有了“八国联军攻掠圆明园”。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作用与意义,是在远古人类出于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创造了神和宗教并成为欧洲大地的主宰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学者们进行了反思和探索,使人类重新审视自身和洞察宇宙,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日趋成熟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开始系统性的研究与论证“人”的价值。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