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人格的六个流派

2022-04-10 教育 224阅读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理论中特别强调无意识的作用,他认为无意识是决定行为的最重要的力量。在此之前人们研究意识的比较多,他就发现很多东西是我们意识不到的,他把意识比作冰山上的一角,比较容易进入意识层的东西他叫做时潜意识的东西,意识层之下的深藏的东西叫做无意识。人们把这种心理学思想叫做深度心理学。他强调了人的内部的东西。
(二)特质流派
它关注如何描述人格和预测人格,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谓特质被看作是稳定的心理组织结构。外向型的人有哪些行为表现,内向型的人有哪些行为表现,活泼的人有哪些行为表现,成功动机高的人有哪些行为表现。他特别提到:人有一些核心特指,用几个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几个词构成核心特质。用来描述一个人的一个词被称为是首要特质。他总是用一些形容词或简短的句子来描述人格特点。根据这种描述还有人把他分成16中根源特质。特质流派更注重于了解处在这个特质分布曲线某一点上的行为如何。说到大五人格,从情绪的稳定性分为神经质性,安全性,自卑性、自信性,外向性等。外向性与内向性,特征就是好交际,不好交际;活泼,不活泼;感情奔放,含蓄等。我们在教育时,要知道不同的孩子所反映出来的开放性特点是不同的。随和性,用热心,无情;信任,怀疑;乐于助人,不合作来描述。谨慎性,用有序,无序;计划性,无计划性等等来描述。以此类推,不同类型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他认为,都能归纳为这五种类型。
(三)生物学流派
生物学流派强调用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来解释人格的个别差异,认为人格特点受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比受父母教育的影响要大,我们的教育不是万能的。当我们实施教育时,每个孩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都带着其特有的遗传因素来到了这个世界。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按照我们的意识来塑造他们。遗传到底在人格中占多大作用?有的研究发现,有很多性格都与遗传因素有关系。说到外向内向,外向型的人从大脑皮层的分析,得到他需要的刺激强度相当高。喜欢寻求刺激这样的特性,实际上跟大脑皮层的活动情况有关。另外还有一个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对他人格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人格的发展里面就包含了气质的内容,假如我们说他的内部的倾向性,有一部分指的就是他的气质特点。所以气质特点就可以从情绪稳定性来反映,另外活动性、交际性都属于气质特征。可以从这三方面来评价人的气质特点。
(四)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他们都强调学习对人格形成的作用。早期的行为主义主要强调稳定的行为方式就是条件反射。所以说到行为习惯养成时,它特别强调人格是我们行为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通过表现出一个行为,就给他一个刺激或一个反应。当这种行为不断的得到奖励或惩罚时,这样就可以强化了某个行为或消除了某个不良行为。他特别重视是,可观察到的行为,它不研究意识层面下的行为。随着行为主义的发展,他发现人是一个复杂的机体,人对刺激的反应要复杂的多。人的认知在行为习惯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认知流派
认知流派认为每个人的不同,是由每个人的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造成的。他更多的强调认知的作用。比如说,一个孩子,别人绊了他一下,他可能认为是别人无意识的,或者不小心,或是恶意的。当他判断不清时,它就要追究原因。如果认为是无意的就不去报复,认为有意的就去报复。可是有些攻击性较强的孩子,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认为别人是故意的,有针对性的。面对同样的情景,不同的孩子的反应不同,是由于他们信息加工的方式不同造成的,他的认知不同造成的。 
(七)人本主义流派
人本主义流派更多的强调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可能。有时说,人们认为一个人出现问题,就追根其源,他的家庭不好,父母离异等等。你可能会说出很多外界原因。但是人本主义流派却认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尽管外界有很多因素会影响你,但是,每个人都有自由意志的选择权利。因此,必须对自己负责。另外,它非常强调自我实现。他把人格看作是非常积极的过程,认为人格的发展更多是强调自我实现,就是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他的这个理论就更积极一点。这些不同的流派,很难说那个流派更好,更有意义。应该说各个流派都解决了人格的一个侧面。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完整的人格。当我们用这些不同的观点来解释一个现象时,就发现他都从不同侧面解释了人格。

2
特质流派的特征是喜欢将人格分为各个特质维度,特质是构成人格的最小单位,是激发与指导个体的各种反应的恒常的心理结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