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三个问题,放在一起就没法详细写了。大概写一下,从秦朝开始。
演变历程:秦到汉武帝,三公九卿->汉武帝到汉末,增加了大将军等内朝官员,和外朝对抗->南北朝时期,内朝尚书和中书权力渐大,六部尚书负责行政->隋唐内朝的三省六部变成外朝,并产生内朝的翰林院->唐后期之后中书门下事实合并,元朝又只剩下中书省->明代废掉中书省,只剩下六部尚书,内朝翰林院产生内阁大学士->清代军机处取代内阁->清晚期有总理衙门,直到今天都是主要行政机关。
发展趋势:外朝的职位一个个被废除。内朝不断产生新的职位,被委以重任,并被推向外朝。新产生的职位和被取代的职位对比,新职位越来越低下、临时、被分权。
削弱相权:汉武帝建立内朝分丞相权力,后代大将军即使在事权上不如三公,但是地位都高于丞相。汉光武帝”事归台阁“剥夺三公事权,中书和尚书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等到隋朝之后三省分权,互相制约。唐太宗之后不设尚书令,再一次弱化宰相权力。宰相仅剩决策权,但是不再有执行权。唐晚期建枢密院管军事,三司管财政。宰相再次被分权。之后元朝宰相重新强化权力,于是在明初让朱元璋不能容忍而废相。之后的宰相仅仅是品级很低的内阁学士,也不再是专职官员,而仅仅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清朝建立军机处之后宰相连私人秘书都不是了,没有任何职位,仅仅是临时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