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020-06-03 母婴育儿 99阅读
父母应该从小开始建立孩子正确的消费习惯,并且充分融入日常生活中,透过无时无刻的机会教育,让良好的消费习惯能够深植于孩子心中。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都知道理财教育的重要性,于是开始给予孩子零用钱,然而,这些父母并没有经过深入的思考,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理财概念,想法与作法都很模糊,甚至凭着当下的直觉发零用钱给孩子,或是光凭直觉改变而随意更动规则,前述这种类型的父母将很难针对孩子的突发状况,做出适时的调整。
笔者举个经常听到的例子,文文是个独生女,由于爸妈经常忙于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女儿,深怕女儿身上没有钱,于是经常给予女儿多于实际年纪该有的零用钱,以此弥补他们无法陪伴文文的内疚,而且,不管文文有什么要求,爸妈都会想尽办法满足她,至于文文如何使用零用钱,他们从来都不管。
于是文文养成花钱如流水的消费习惯,每次陪妈妈逛街时,她都会买下一堆商品,并且产生莫名的成就感。由于文文毫无节制的消费,每次接近月底的时间,文文就没有任何零用钱可以使用,于是她会向父母索取更多的零用钱。
必须从小培养的消费习惯
很多和文文类似的案例,在不同的孩子身上会有天差地远的表现,一切端看父母要怎么重新教育孩子的金钱观。举例来说,如果孩子决定要在月中,甚至月初就把零用钱一次花光,那他必须要思考,未来将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零用钱可以买喜欢的文具、想吃的糖果、可爱的小玩偶等后果,当初因为一时冲动而花费全数零用钱的后果,都需要自己承担。
因为人生当中充满许多不同的取舍决定,故每当抉择时,不只要考虑决定本身必须付出的成本,还得考虑因为这个决定而舍弃的选项,所要付出的最高代价。一切的取舍与责任感的培养,都会在零用钱的取得与花费中,随着亲子间的讨论与协调慢慢地建立起来。
事实上,孩子在消费行为上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与父母平时的消费习惯有很大的关联,有些家长希望培养孩子良好的理财价值观,可是自己却做不到,故无法替孩子树立良好的理财典范。
笔者的朋友婷婷就是最好的例子,她是公司的中阶管理阶层,丈夫是一间骨科医院的医生。在别人的眼里看来,她的生活似乎相当幸福美满。工作之余,婷婷经常会出入多间高级的养生SPA会馆,做些日常的肌肤保养,每次大约消费上千元。她经常带着女儿小蓉逛商场,地点都是位于高级地段的精品专卖店,以挑选刚上市的名牌服装。
因此小蓉在妈妈的影响之下,也成了小小购物狂,她的书包、铅笔盒还有橡皮擦都是国外进口的,价格十分昂贵。有一次,她为了得到造型可爱的小熊橡皮擦,甚至把原本旧的橡皮擦丢掉,然后再以遗失的名义重新购买新的橡皮擦。有一天,婷婷将家里的每月支出制作成表格,她意外地发现,原来小蓉的消费金额竟然和她差不多。
当婷婷和我诉说女儿的消费行为时,我便直接指出,小蓉是因为受到她的影响,才会变得如此挥霍。婷婷听完我的解释后,决定要改变自己,再也不会如此崇尚名牌,甚至一年只去养生SPA会馆一次,而且她会开始阅读关于理财教育的丛书,希望导正小蓉不正确的消费习惯。
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在资源有限的状况下逐渐进步。婷婷的女儿小蓉之所以会这么挥霍无度,是因为婷婷没有为孩子的零用钱设置上限,又没有教导孩子如何以有限的金钱换取想要的东西,导致小蓉以为生活就是不断消费与更新产品。
不过,消费习惯就和所有的课业一样,都需要持续地练习,才会学到生活所需的消费技能。有鉴于此,各位爱孩子的爸妈千万不要以为,零用钱一发下去,健全的价值观与责任感就会自动出现在孩子的身上,爸妈必须做很多的事前准备,并且思考孩子可能会出现的反弹和疑问,才能让零用钱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以及顺利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习惯与承担责任的能力。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每个决定几乎都与金钱有关,如果孩子长大以后,才发现管理金钱的重要,此时父母再教导理财,他们的习惯通常已经养成,而且很难改变了,因此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习惯,而发零用钱给孩子,就是理财教育最好的开端。
建立机会成本的概念
笔者在前面有提到关于机会成本的概念,机会成本是指被放弃而价值最高的选择,又称为「替代性成本」,也就是所谓的「有得必有失」。一般来说,被舍弃的选项所具备的价值或选择者的喜爱程度改变时,机会成本并不会改变,因此作抉择时,应该要选择机会成本最低的选项,通常以失去越少越明智为原则。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抉择时,简单的事情也许只需要决定一次就好,更多时候,抉择是一连串的过程。也就是说,进行完第一次决策之后,接踵而来的是一连串的抉择,而这一连串的抉择如果被串连起来,还会视不同的情况而改变。
例如:假日想和家人一起去购物,就要先和家人商议购物内容、时间、地点、交通工具等。前述的这些选择都和机会成本相关。
其实与机会成本相关的案例实在很多,不论是消费还是投资理财,几乎都和选择有关。举例来说,美美准备穿昨天买的新衣服到公司亮相,但今天却是个下雨天,于是她开始选择要开车还是搭公交车上班。开车的好处是,不会因为淋雨而把衣服弄湿,但需要支付油钱、停车费等花费;而搭公交车只要三十元,却要冒着新衣服可能被雨淋湿的危险。最后美美选择了开车上班,虽然花了一些钱,但新衣服亮丽完好,而且还得到同事们的赞美,换得一整天的好心情。
由前述例子看来,人们在选择时,并不会只考虑到实际的金钱支出,车资的相关费用虽然比三十元多,却可获得好心情,这就是笔者经常和儿女提到的「心理价值」,也称之为「机会成本」。
由此可知,让孩子懂得机会成本的概念,将有助于建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因为懂得机会成本的孩子,每次在做决定时,将会针对最坏或可能会发生的状况做推论以及盘算,同时也会为自己推算过的决定承担责任,未来较不容易失望或后悔,若是发生预料之外的事件时,也能够沉着面对与处理。
从生活中活用机会成本
笔者认为,在生活中活用机会成本的概念,不仅是培养孩子谨慎做决定的关键要素,也能让孩子养成凡事都要考虑机会成本的习惯。
我会以发零用钱当作训练宝贝儿女思考的机会,当他们获得或支出一笔钱,都必须三思过后,再进行消费,我会将能够让孩子做决定的机会都让他们抉择,而当他们选择其中一项时,我会再次提醒他们,还有另一个选项。
像是在吃饭时,桌上有孩子爱吃的虾仁炒饭和之前没吃过的什锦炒面,若是他们今天选择从没吃过的什锦炒面,我就会一边盛虾仁炒饭,一边对他们说:「今天的虾仁炒饭里的虾仁看起来好新鲜,闻起来好香喔。」他们看到我的表情,有时会执意尝鲜,有时会选择最爱吃的虾仁炒饭,我会按照当时的情况进行机会教育。
当初笔者的儿子在填选高中志愿时,一直很犹豫要选择建国中学,还是校风较为自由的师大附中,我请他列出两校吸引他的地方,以及两校的缺点,即便我是建中的校友,我却不会干涉他的抉择,希望让他自己决定想要就读的学校,最后,儿子深受师大附中的开放校风所吸引,选择就读师大附中。
孩子每一次的决定,我都不会评论他们的选择,因为每一种失去和得到的价值,都是很难被计算的,而且每种选项对孩子的心理价值也大不相同,我只希望在他们抉择之前,一定要思考所有的利弊得失,试着多考虑一分钟,并在决定心仪的选项时,还会想到没被选到的另一个决定。
生活中的机会成本训练,通常和钱没有关系,我希望教育的是孩子能够自行取舍的能力,并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同时别让自己有后悔的机会。
以相对价值认识商品价格
一般来说,尚未接受理财教育的孩子,其金钱概念较为不足,根本无法理解十、一百、一千元的差异,故要对孩子解释价格的多寡,应该要以相对价值来解说。父母必须先将孩子想要的商品,经过价格的换算后,变成另一项孩子知道并且理解价值的东西。举例来说,我家的两个宝贝都很喜欢吃可乐果,因此,从他们的小时候开始,每当遇到宝贝们看到想购买的商品时,我都会将价钱换算成好几包可乐果。在无形之中,他们也知道哪些东西的价格过高,以及哪些商品和可乐果的价值相当。
最初,孩子可能无法理解商品的价格高低,渐渐地,他们会从一次次的换算经验,变得更清楚金钱的价格与功能,未来当父母想要描述某项消费的高低时,就能以类似的方式,来解释商品价格与价值。孩子将能自行判定商品价格,进而决定购买与否。
不用金钱维持人际关系
小星是我的补习班学生,每次他都很早到补习班来,我不知道他是否吃过晚餐才进来补习班,或是只吃个便利商店的食品,所以我便向他提出我的困惑。没想到小星竟然说:「我必须要省下晚餐钱,才可以购买网络游戏的点数。」我看着他眼睛下方的黑眼圈,就知道小星一定是网络游戏的沉迷者。
他认为人际关系需要仰赖共同的网络游戏,所以他必须要存钱购买点数,才能和同学有共通话题。他误以为人际关系是建立在金钱上,我试着改变小星的想法,劝导他少玩网络游戏,转而进行一般的休闲活动,而且我还告诉他,人与人的关系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终小星把我的话听进去,再也没有沉迷在网络游戏里。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