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
利用大众媒介特别是新媒介,大学生可以寻找并下载资料,获取新闻信息,也可写博客、玩游戏、购物、网上营销、收发邮件、发送即时信息等。可以说,大众媒介在诸多方面帮助了大学生健康成长。但在某些方面和某些时候,他们实际上也是“被媒介化”,是不得不接受这些通过电视屏幕、电脑屏幕与手机屏幕进入视野的外部世界。还有时候,他们会主动地利用媒介,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参与信息的传播。所以,怎样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教育大众具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包括质疑、欣赏以及回应和利用媒介的能力,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其最高目标是人人自觉运用媒介服务、完善和发展自我,并以此构建健康、和谐的媒介环境。
在当前复杂的信息传播语境与格局中,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的媒介批判能力与意识,既是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使他们成为信息时代合格公民的需要;既是高校的素质教育工程,也是社会需求。
学校: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提供媒介素养学习环境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西方国家形成规模。我国的一些高校近些年也开始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如上海交通大学,他们的课程着重从媒介的特征、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能力、质疑评估能力、创造制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讲授。该课程除了作为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之外,还作为选修课向全校学生开放。①其他高校也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传授这些内容。讲座、讨论、学术报告都可以,师资可以是专业的教学人才,也可以是从社会媒介或者校园媒介聘请的从业人员。
要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解读信息的能力,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媒介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差异点的发现与分析,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不同的取舍彰显了什么,又隐藏了什么。这样的分析,能够使学生对大众媒介的生产传播过程有一个更为直观和感性的认识,提高辨别信息的能力,看到信息背后的信息,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
高校还应面向所有学生设置与计算机、网络有关的一系列课程,使大学生完全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具备创造传播信息的基本素质、提高创造传播信息的质量。
高校媒介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参与报纸出版和电视新闻制作。目前,很多高校都有大学生记者团、大学生通讯社,这些学生可以参加高校报社和电视台组织的采访活动,在报社和电视台人员的指导下撰写新闻稿件,拍摄电视素材,熟悉编辑等工作程序。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了解到媒介上的信息都是经过特意选取、组合、安排的,体现编辑的意图,传达某种声音,而非纯客观的,不一定是事件的真实呈现。
记者团把这种意识和能力进一步辐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比如制作班级小报、DV比赛、校园新闻博客等形式,让广大同学参与到整个制作流程中,从而提高大学生整体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主动提高自己的媒介知识、媒介道德和媒介能力
大学生只有自己意识到对自身进行媒介教育的重要性,才会积极参加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积累媒介素养知识,提高媒介道德。
在校园里,学生接触到的媒介主要是大学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和网络。这些媒介各有其传播特点。网络新闻快,信息量也大,访问量大,关注者多。校报出版周期稍长,信息稍微滞后,但内容形式更加多样,关键的是更具有权威性,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广播在校园的多个角落都能听到,方便快捷,内容和形式也可以活泼生动,但转瞬即逝。校园电视台的新闻相对来说单调一些,但是画面对受众能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对这些媒介的特点,学生应该充分了解,为更好地参与打下基础。
媒介道德原本是指从事媒介工作的人们,在工作中形成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等,是社会职业道德体系中适用于媒介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笔者认为,大学生的媒介道德应包括恪守信息道德规范,自己不制造、不传播假新闻,尊重别人的隐私和权利等。比如在博客上,要建立自身的自律机制,规范博客的传播内容,培养良好的博客素养,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等。
要提高媒介能力,除了通过上课或者自学,了解媒介的功能、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业属性,了解大众传播内容的生产过程,更要积极参加一些活动。比如,参加学校或老师组织的媒介实践活动,积极参加课堂讨论等。学会正确地看待媒介,利用媒介,学会批判性思考,分析接受媒介信息,自觉抵制不良媒介信息,从容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从而学会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建构一个和谐有序的媒介生态环境,最终达到人与媒介完美结合。
警惕“第三人效果”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障碍
“第三人效果”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及新闻学教授戴维森于1983年在《民意季刊》发表的《传播的第三人效果》一文中提出的。“第三人效果假说”指人们倾向于高估大众传播信息对他人在态度及行为层面上的影响。当受众接触到传播的信息时,会预期该信息对他人所造成的影响大于对自己造成的影响。简而言之,就是“受众倾向于认为媒介对其他人的影响大,对自己的影响小”,就是“高估自己、低估别人”。
之所以会出现“第三人效果”,一方面是由于认知不足或偏差,更多地是出于维护个人利益的动机。心理学研究显示, 人有一种 “自助”倾向,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自己受到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 因为这是对自身的一种 “批评”, 因为它意味着承认自身缺乏辨别力和抵抗力。因为低估媒介对自己的影响,放松了对媒介内容的批判性解读,可能会让人们忽视了暴力、色情等媒介内容对自身品格的不良影响,放松对于不良信息的批判和抵制;对自己的过分自信,也可能使人失去正确的判断能力。这就是“第三人效果”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障碍。②
媒介所传播的信息,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正确的还是虚假的,接受主体都要经过自己的理性判断才能批判性地接受。所以, 明确 “第三人效果” 在人们心理上的误解,在相关课程的教授和实践中注意这种现象的产生,会使媒介素养教育起到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