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作物主要由禾谷物、豆类和薯类组成,习惯上又称为中国有四大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小宗粮豆和薯类。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大豆在国外不为粮食作物;在中国人们越来越趋向把大豆视为经济作物,然而,迄今统计中还是把大豆计算在粮食作物之内。
中国的粮食生产作物种类结构,自1950—1999年的50年间发生了很大变化(表1-4),中国粮食作物中,四大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大豆,下同)产量在50、60年代分别占粮食总产量的70.25%和71.59%,到了70年代则达到79.36%,而到了80年代、90年代上升为86.04%和88.78%,也就是说四大作物在粮食作物中的比例在50年中上升了17个百分点,而其中大豆的比例很低,也只有平均3.2%左右。除去大豆的三大作物,在粮食作物中的比例由50年代的66.28%上升为85.96%。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薯类所占比例由50年代11.39%持续下降到90年代的6.74%。而小宗粮豆也由50年代占粮食作物的比例18.37%持续下降到90年代的4.48%,仅有50年代的1/4左右。
表1-41950—1999年中国各类粮食作物结构与比例单位:百万t
资料来源:柯炳生,1995(历年《中国统计年鉴》);2002、2003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表1-51993—2002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及其结构单位:kt
资料来源:2002、2003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中国粮食总产量自从1993年跃上4.5亿t的台阶后,一路攀升,到1998年达到5.123亿t为最高,而后总产回落,2002年又降为1993年的水平,这十年是中国粮食总产连续在4.5亿t以上的十年,是中国农业的最好时间。这十年的粮食总产量及其结构见表1-52。从表1-5可以看出,在平均为4.76亿t的总产中,谷物、豆类、薯类所占比例分别为88.64%、4.14%和7.22%,且在十年中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在谷物中,三大谷类作物(稻谷、小麦、玉米,下同)平均占谷物总产的96.46%,占粮食总产的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