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凿壁借光的那个人后来怎么样了?

2020-06-25 综合 70阅读

匡衡,西汉经学家、大臣,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有一天晚上,匡衡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这个故事也就是人们传颂的凿壁偷光,又做凿壁借光。

由于勤奋学习,他对《诗》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当时儒学之士曾传有“匡说《诗》,解人颐”之语,是说听匡衡解说《诗经》,能使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由于匡衡对《诗经》理解深刻,当时经学家们非常推重他,就连身为太子的元帝也对其深有好感。

元帝即位后,任用匡衡为郎中,并且官职不断升迁,迁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御史大夫等。

匡衡任职期间,多次上疏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陈述治国之道并经常参与研究讨论国家大事,按照经典予以答对,言合法义,博得元帝信任。匡衡的主张得到元帝的支持,这与从汉朝中期就开始兴起的独尊儒术,推重经学,微言大义的社会风尚是分不开的,实际是汉朝统治者用以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

公元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又代为丞相,封乐安侯,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

当初,元帝在位时,中书令石显主持朝廷事务,从前任丞相韦玄成到匡衡都害怕石显,不敢违背他的意思。到成帝初即位,匡衡才与御史大夫甄谭一起上奏弹劾石显,一一追究他的旧恶,并追及他的党羽。这时司隶校尉王尊上奏弹劾匡衡不作为。匡衡感到惭愧和恐惧,上疏认罪,并称病请求告老还乡,缴上丞相乐安侯的大印。但是皇帝安慰勉励,没有答应,让匡衡继续负责朝政事务。

后来,匡衡的儿子匡昌任越骑校尉,酒醉后杀人,被抓入狱。越骑官员们与匡昌的弟弟准备合谋劫狱解救匡昌。事情被发觉后,匡衡脱下官帽,光着脚去请罪,皇上派使者恢复匡衡的官帽朝鞋。

当初元帝封其为安乐侯,其侯国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匡衡利用郡图之误,非法扩大食封土地四万多亩。成帝时,司隶校尉骏等告其“专地盗土”(指扩大国界),被免为庶人。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