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么赚钱的?

2022-04-18 文化 106阅读

学学古代聪明人怎么赚钱,袁枚的生财之道,看完震惊!

少时袁枚即享有才名,二十四岁中进士后,先在翰林院三年,后出京外放县令,又在江苏溧水、沭阳、江宁等地当了七年县令。

任满后,三十三岁的他,以要照顾母亲为由辞去官职。辞官之后,袁枚携母亲及亲眷入住他在江宁任上所购买的小仓山随园。虽然谚语中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但袁枚为官清廉,辞官归隐时所积不多。他既要供养母亲及家中亲眷,又要出游、藏书、购买古董,还要修缮扩建随园,这些都耗资不菲。那么,他靠什么支撑生活呢?

袁枚经济收入的来源之一是润笔费。

由于声名在外,常有人出高价请他写传记、墓志铭之类的文章。袁枚在《小仓山房尺牍》中说:“子孙欲展孝思大辇金币,来求吾文。”此类文章润笔费颇高,时常有富户为一篇墓志铭而送千金。袁枚所写墓志铭抑扬跌宕,自成一派。其所写的《重建于忠肃庙碑铭文,刻石立碑后,每天有数百人过来观摩除了写墓志铭外,帮人题跋作序也是袁枚的生财之道。扬州有安姓的巨富,刻了一部书,以两千金的价格请袁枚题跋。

袁枚仅书“乾隆五十七年某月某日随园袁某印可,时年七十有七”,共计二十二字,可谓是一字百金了。袁枚的诗作、书法也被时人所推崇,常有出重金求购者。扬州有吴姓画家,画了幅《秋山读书图》,请袁枚帮忙题句袁枚作绝句一首,题于画上。随后此画即被某盐商以重金强行购走,“盐商不惜重金者,以先生二十字题句故也袁枚还通过印刷售卖他的各类著作获取收入袁枚是当时诗坛领袖,文名斐然,其著作广受欢迎《清史稿袁枚传》载,袁枚所著《随园集》有三十余种,上自公卿王侯,下至市井小贩,皆知其名甚至海外也有慕名来求其书者。高丽使臣团来中国时,偶尔读到袁枚的诗集,无不为之倾倒,便购买了数十部回国赠人。

此后,来中国以高价购买袁枚书籍的高丽人络绎不绝,袁枚的书一时“洛阳纸贵由于袁枚文名重于当时,所以每次他要出行的消息传出后,各地达官贵人均提前做好准备,争相与其结交,邀请其至家中小憩,并赠送礼物。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年近八十的袁枚乘出游,沿途达官贵入无不赠礼物。袁枚在日记中记道:“伍制军送鼻烟二瓶、衣料四匹、神曲四合洋香二百元。”“李太守送元宝一个,米一石,炭一石,金腿、红烛,共四种。”“南汇胡公送银二封,约一百两。”“华、娄两县各送程仪一封,约重十二金。李公又送诗笺八匣。”所赠礼物之丰以至于袁枚自述“几船礼物几封金”。收入丰裕之外,袁枚还善于理财。在购下随园之后,他又将随园东西两面的山林、田地、池塘也购置下来,并分租给十三户人家种植各类粮菜果木,饲养家禽。

此后,袁枚不但可以坐收地租,且每日所需之菜肴也由租户供给。随园中食物,除鲜肉、豆腐需要外出购买外,其他均可自备。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袁枚还曾在安徽滁州购买田地,并将土地出租,收益颇丰。在袁枚去世前,留下了“田产万金,余银二万”,并托给其学生帮助经营生息。正是在雄厚财力的支撑下,袁枚才能供养族人读书,并耗巨资不断改建随园,过着风流倜傥、潇洒自如的隐居生活:更有条件得以四处交游,探寻各类趣闻轶事,从事创作活动,成为乾隆年间的文坛巨擘。

如果觉得我们的分享对您有用,欢迎收藏转发哦!

(以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