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倒地,围观群众不敢扶,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2020-08-08 社会 99阅读
近年来,因恶意索赔侵害帮助人合法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今年的四川彭州老人自摔诬赖学生事件、2006年的“南京彭宇案”、2009年的“天津许云鹤案”等都曾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虽然,在扶老人屡屡被讹的当下,许多人发出了“是坏人变老了,还是老人变坏了”的调侃之语。但是,近几年以来,“扶爱”佳话也时有发生,正能量满满的新闻,也经常性占据媒体的版面。
2011年9月6日,卫生部颁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跌倒是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指南中指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如老人意识清楚,应询问老年人跌倒情况及对跌倒过程是否有记忆。如不能记起,可能为晕厥或脑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应立即护送老人到医院或打急救电话。
2011年3月5日,“搀扶老人风险基金”由中国好人网发起,为勇于搀扶老人却被冤枉者提供免费法律援助,以及必要时提供经济帮助。
2011年年底,温州慈善总会出资100万,设立全国慈善系统首个扶人专项基金,为扶助受伤老人的好心人设立的专项基金,给予扶人者奖励。
2014年3月18日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和中美集团共同发起的“扶一把爱传递——中美扶爱基金”在北京正式成立,它也成为国内首个聚焦摔伤医疗救助、见义勇为保障的公益项目,有助于解决“路人摔倒扶不扶”的道德难题。
2015年7月24日,《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草案)》公开征集意见。其中拟规定:鼓励具备医疗急救专业技能的个人在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到达前,对急、危、重患者实施紧急现场救护;其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同时提出,“患者及其家属不得捏造事实向提供帮助的人恶意索赔,因恶意索赔侵害帮助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重建信任,除了用法律手段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社会公众的诚信意识、责任意识,从而有效强化道德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我们丧失的是社会人际之间的信任关系,倘若人与人之间都没有了信任,我们还能相信什么?被救者怀疑施救者的救人之心,想救人者则又怀疑受伤者会不会讹诈自己。在这样相互猜忌的社会中,人们如何能过得安心快乐?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我们才能毫无顾及的去帮助别人,才不会怀疑帮助之人别有用心,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对于那些扶起摔倒在地上老人好心人而言,怀疑与诬陷又多么不公平。他们做的这事儿并不是求人家金钱上的回报,也不是获得一个奖状一个荣誉证书我相信这些都不是他们需要的,他们想得到的只不过是被扶起老人的一个感谢眼神,一句感谢的话语,得到自己内心的一种平静。
那么看到摔倒在地上的老人到底该不该扶,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中国五千多年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来不断继承发扬,我们的社会需要正能量,我希望我们的媒体不要夸大某些新闻的负面性,多播放一些好人有好报的新闻,或许报道一些负面新闻能够获得更多的点击率,但却给我们的每个人心上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的阴影。哪天我们的心灵被完全蒙蔽了,那么我们就真的堕落了,最后我也呼吁对于摔倒在地上的老人让我们伸出我们的手,献出我们的爱。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