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2022-08-04 社会 95阅读
国家法定节假日一共有11个,分别是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
国家法定假日指的是国家规定放假的日子。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条,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节假日,可以按照当地习俗进行安排。
按照法律规定,这些法定节假日都是带薪放假,即是正常发放工资。如果在法定节假日期间安排员工加班,应当按照不低于员工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小时工资在日工资基础上除以8小时。比如说员工A平时的日薪是100元,如果他在法定节假日期间加班的话,公司要向他支付300元的薪资。
法定节假日支付加班费是对加班人员的尊重,也是遵纪守法。如果你遇到公司不给加班费,或者是调休处理的话,是可以向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公司补回加班费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