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饮食文化 中国春节饮食习俗和寓意有哪些

2020-04-29 文化 124阅读

1.饺子.又称“水饺”。饺子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是北方年夜饭必不可少的一到菜肴,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

饺子同音“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就意味着更岁交子,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的行为。另外饺子外形似元宝,包饺子就像包住福运,吃饺子则寓意着生活富裕。现在,春节吃饺子是人们表达在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

2.年糕。从周代开始,我国便有过年吃年糕的传统习俗。年糕一般有黄、白两种颜色,就像古代的金银。年糕不仅寄寓了人们渴求生活富足、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又有“年高”的长寿之意。

3.春饼。古代立春日人们经常食用面饼,人们将面饼烙得很薄,所以又称薄饼。春饼可以和多种蔬菜一同食用,这种吃法称为春盘。每年到了立春那一天,许多北方人家都要吃春饼,称为“咬春”。江南地区也有春饼这一食物,但其做法却与北方不同。

4.元宵。南方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一些地区,人们会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吃汤圆。元宵外形似月,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明代时,元宵就已十分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没什么不同。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