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就大福善

2020-05-07 文化 95阅读
生西法师答:如何成就大福善?

生西法师:恒依强欲乐,或依对治引,
以恩悲福田,成就大福善。
这个颂词的关键就是第四句成就大福善——成就一个大的福业、大的善业,怎么样成就呢?就是前面所讲的三句话“恒依强欲乐”等,这里面有四个条件,第一个就是“恒依”的“恒”字,这是讲到了时间。“强欲乐”就是讲它的发心。“或依对治引”就是讲它的对治。“以恩悲福田”是讲它的对境。如果我们具足了这四个对境,就很容易成就大福善。首先我们看“恒依”的“恒”字,“恒依”就是讲时间要长。
我们做任何一个法,不管是很大的一个善法,还是乃至于只是每天在佛堂上供七碗水,不管怎样,一个善法如果做的时间很长,恒常地每天都在做,这个善法就能够变成一个重业,变成一个大的善法和强有力的善法。虽然我们每天做的是供一碗水或七碗水,或者供一盏灯,但是如果我们以很长的时间来做的话,这个看似很微小的一种业,通过长时间的坚持,它就能够变成一个重业。除了以此为例,其他如我们每天的念诵,每天磕三个头,或者说每天经常去放生,每天都能够去发一点善心菩提心,每天都这样做,做的时间很长,累积得多了,这个时候它就会变成一个重业,变成一个大的善业,所以说长时间去做很重要。
我们在修佛法的时候,最好发一个长远心,每天坚持在佛堂里面去供佛,或者每天坚持去顶礼,对修法来讲,这也是善法方面的一种纪律,有了一个这种纪律,可以约束我们在这样的时间当中尽量地去做善法,能够保证它成为慢慢增长善法的一个方式。所以我们在修行佛法的过程当中,有些善的执著,有些这方面的纪律、戒律也应该去遵守,这个是“恒”字的解释。
然后“强欲乐”,就是我们在做善法的时候,应该发一个比较勇猛的心,有比较强烈的欲乐,像我修习供水或者打坐、念诵咒语,我就是应该有一种很强的欢喜心、很强的欲乐,就是要做,而且很欢喜地去做,很强势地去做,像这样通过这种很强的欲乐,这个业也容易变成一个强善业。
比如说放生也好或者说听闻佛法也好,本身功德是很大的,但是如果我们放生的欲乐不强,别人说好多次之后,自己勉强答应去,那么此时自己的心态是勉勉强强的,虽然参与了一个大的善法活动,但是因为自己的欲乐很弱的缘故,所以这样的善法就不是一个有力的善法了。
我们在听法的时候如果很勉强,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修菩提心的时候如果很勉强,假如没有很强的欲乐,这个业就不会成为一种重善业,就不会成为一个有力的善业。这个善业如果不是很有力,那么我们所积的这个资粮本身,从因果的因的角度来讲,它的因力就不是很明显,如果因力不明显,要得到一个强有力的果,或者说要马上成熟果,就非常困难了。
我们在修法的时候,也要经常观察我们的欲乐怎么样?有些时候容易发生什么情况?——刚开始的时候欲乐非常强,但是时间稍微长了之后,这种欲乐就慢慢弱下来了,以后就变成了一种应付:好像我有一个经要念,有一个咒语要念,就变成一种应付了,尽量找借口,最后就干脆不做了。
我们的修法随着欲乐的强弱,的的确确是会有改变的。所以我们应该保持经常保持一个强有力的欲乐,当然我们要保持,也需要有基础。平心而论,作为一个修行者,谁不愿意保持一个强欲乐呢?我们问任何一个人:假如让你选择,能够让你保持一个强盛的修善法的心,愿不愿意?很多人都会愿意。但关键是,我们是一个初学的众生、初学的菩萨,要保持一个强烈的欲乐很困难。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去思维因果的关系,如果我们把因果的关系能够深深地做思维,懂得了缘起规律之道,这时强欲乐就容易产生。
一般来讲,我们看米拉日巴尊者传记的时候,每一次看到这个地方,对我、对很多修行者都会有某种启发。在当时对话的过程当中,他的弟子问:尊者,您有这么强的一种修法的欲乐,能够做这么顽强的苦行,您肯定是佛的化身,肯定是某菩萨的化身,到底您是谁的化身啊?米拉日巴尊者说:我不是哪个圣者的化身,实际上是因为我思维了业果不虚的道理,因为我杀了人,怕堕地狱,而且我也知道成佛的功德,我对因果缘起之道生起了强烈的定解,所以我在修行善法的时候就有这么强的一种动力。
他说:如果你们也能够这样思维,那么我这样的苦行任何一个人都做得到。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我们如果能够对因果之道产生非常强的信心,产生一个很深的定解——如是的因如是的果,佛法当中我们经常提,这个缘起的道理,因果的道理,的确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我们对这种因果关系产生了定解——你看我们造了多少恶业呀?就拿这一世来讲,我们杀了多少生?偷东西、说妄语、然后产生一些乱七八糟的念头,贪欲、嗔恨,或者欺骗众生等等,做了很多恶业。如果按照业因果的道理一个一个对照的话,那么可以说,不需要人来授记,我们的下一世会很悲惨的。
如果真正对业果之道产生了定解,我们就会想到,一定要对治,一定要去忏悔,一定要在我死之前把这个罪业都清净掉。这个时候,每次去修忏悔都会有一种强烈的动力和强大的欲乐推动自己,这个时候就会下决心:一定要把罪业忏净!或者我们在了知了成佛的功德和缘起之后,在积累资粮方面一定要多做,做的时候就有很大的力量推动我们去做,这个时候所做的每一个善业都会成为重善业,都会成为有力的善业。所以这里面的关键问题还是在于思维业果的道理。
有的时候我们说业果的道理是入门的法,但实际上,业果的道理是非常深奥的。因为真正来讲,我们通过推理可以知道一切万法空性,这个总相的推理我们可以通过一种理证推出来,但是要让我们通过推理证明因果的道理,这个非常困难,可以说极困难。佛讲的因果之道是最正确的,因为是佛是遍智,只有佛才能够把最微细的因果问题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我们要去推理这个因,要推理这种业果,的确是很困难的,它是很深的法门和道理。但是,如果我们不管通过什么方式,真正对业果之道产生了定解,强烈的欲乐一定会生起来的,而且强大的欲乐一产生起来,我们的这个业就会变成重业。
有一次我问我自己,或者很多道友也在问:我修了这么长时间佛法,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啊?为何没有感应、没有动静?其实我们真正观察,我们修行的欲乐有时候就是不强,修也修了,但你是通过什么样的心来修的呢?这就很不好说。如果观察每天我们修行的心态——夹杂恶心或者修善的心力不强等等,有很多问题在里面,如果我们有个很强的欲乐,就会变成一个重业。
第三个“或依对治引”,依靠对治来引发。“引”就是引发,引发什么呢?引发成就大福善的意思。这个引字和后面的大福善可以对应,依靠对治的法来引出这种殊胜的善业。这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在修善法的时候,要尽量对治它的违品。比如我们在布施的时候,我要对治布施的违品——悭吝。我们不要有悭吝心,尽量不要悭吝,通过各种理证明白这个道理。前面我们在第三品也讲了布施的道理,布施的违品就是悭吝心,所以我们要对治它的违品,只有把它的违品对治了,这个布施的善法才是一个清净的布施。
我持戒的时候也要对治它的违品——破戒,把这个违品对治住了,这个持戒才是清净的、持戒的善根。所以我们要成就大福善,就不能有它的违品。比如说,我们在修善法的时候,怀疑它的果、它的功效等等,这就是修善法的一种违品。所以我们要通过定解来对治这种怀疑心,对治这种负面的能量。如果我们在修善法的时候,能够把它反方面的违品都对治了,那可想而知,这个力量当然就是很强大的。而让这种善法的力量不能够现起的,就是它的违品,所以怎样对治它的违品就非常关键、重要了。对修善法整体来讲,圆满资粮很重要。
第二个就是讲,忏悔罪业很重要。在修法过程当中,罪业会变成修法的违品,如果我们在修法过程中罪业很重,这个果就很难现起。我们从整体的角度,还有从个别修法的角度讲违品,能够对治是很重要的。所以这个地方讲第三个——依靠对治来引申重大的善法。这个方面我们前面以布施为例来宣讲,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对治,都要去引申出来,把这个对治引申出来才能成就大福善。
第四个就是它的对境,对境当中讲到了恩悲福田。实际上就是讲恩田、悲田和福田,那么恩田是什么?恩田就是对我们有恩德的人,比如世间的老师、父母、传授佛法的师长等等。这些方面就是属于恩田,对我们有恩的人就是恩田。还有悲田,就是产生悲心的对境,很可怜的众生叫做悲田。然后是福田,福田就是指这些已增上功德的人,比如说僧团、佛、法、上师等等。就是从修证上,或者从福德方面来讲,很容易引发巨大福报,这个叫做福田。
有时恩田和福田有些冲突,原因是侧面不一样,一个是从恩德角度讲,一个是从福德很超胜的角度讲。如果我们依靠福田,就很容易增长福德,它们的侧面不一样,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来观察。上师在讲记当中提到,全知麦彭仁波切在《经庄严论注释》中讲过,针对不同的修行者,对待田的态度或者看法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小乘的修行者比较关注于自我解脱,所以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福田方面。如果经常供养福田或承侍福田,更容易增长修行的功德。福田的功德越超胜,得到的利益就越大,所以经常供佛或者供养僧团等等,可以依此增长福德。
大乘的修行者一方面很注重福德,因为从自利方面,自己的功德增长。但是从大乘的角度出发是着重利他的,那么大乘的修行者对于悲田方面很注重,甚至于对待悲田态度超胜于对待福田的态度。“发心为利他”,就是把利他放在首位,把慈悲心放在首位,因为大乘是以利他为主旨的,所以对悲田很重视。
而且福田和悲田之间有不一样的地方:福田就是功德越超胜福德越大,供佛和供四果阿罗汉,供佛的功德就大得多;如果供养四果阿罗汉和供养初果阿罗汉,那么供养四果阿罗汉功德大;如果供养比丘和供养居士,供养比丘的功德大,是这样辗转增长的。对悲田来讲,就是谁的痛苦越大,你对他做利益的功德越大。比如说你给一般人做布施和给一个乞丐做布施,因为真正的乞丐很痛苦,你能遣除他的痛苦,得到的功德更大。
从悲田的角度,就是越苦的得到的功德越大,所以布施乞丐功德大。如果布施乞丐和布施一个旁生呢?布施旁生的功德大;如果是布施旁生和布施恶鬼呢?比如说有时候做一些水布施,倒剩饭的时候,念一些观音心咒去利益这些恶鬼,或者说倒一些水在地上,念一些观音心咒加持,或者烧一些焦烟来利益恶鬼。利益旁生和利益恶鬼比较,因为恶鬼的痛苦重,所以说利益恶鬼的功德大。恶鬼和地狱众生比较起来,就是利益地狱众生的功德大。针对地狱众生我们做一些回向、念经。悲田是缘越悲惨的对境去做布施、做利益的功德越大,福田是越超胜的利益越大。
作为一个菩萨,悲田当然也是着重关照的对象,因为福田能够增长很多功德,所以在菩萨道中也有广做供养的说法。通过这样殊胜的对境,缘着这些对境就可以成就大福善,这是从成就善法方面讲。所以我们如果想在有限的精力、时间当中,让所修的法变得有力的话,那么这个颂词当中给我们开示的这个窍诀就非常重要了。
前面我们做过这样的对比:两个人修同样的一个法,比如同样都在放生,一个人是恒常做,一个人是偶尔做;一个人是具有强烈的因——欲乐,一个人是随随便便的心态;一个人身心当中有对治,另外一个人没有。钱都是一样的,如果具足了常时间、有强烈欲乐等条件的人,懂得这个善巧方便,同样做一个放生的仪式十五分钟,做完之后,他得到的业就是重业,如果没有这些,就是轻业。
如果一次是这样,十次是这样,一辈子都是这样,这样二者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所以为什么有些修行者证悟得早,而有些人做很长时间之后,功德一点都不增长,和这些条件还是有很直接的关系。所以为什么叫善巧方便?什么叫做窍诀性的一种修法,这些都是窍诀性的修法,就是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当中、在最短的时间当中让这样的业变得有力,变成重业,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善业是这样,反过来讲,恶业方面也是这样的。那么“恒依强欲乐,或依对治引,以恩悲福田,成就大福善。”我们从反方面看的时候,成就的可以是一种大的罪恶。那么怎么样成就大的罪恶?就是恒时去做一个不好的事情:每天去杀一只鸡,或者杀一只虫,像这样经常做、恒常做,这个业就变成重业了。你没有停止的意识,而且有一个想要恒常做的心。
“恒常”,时间方面讲就是连续不断。“强欲乐”:是指在做罪业的时候,以一个很强的欢喜心做。反过来讲,你在做的时候很勉强、很不舒服,做的时候有惭愧心等等,这样的话业不强,业就不会成为重业。然后“对治”就是说,在做的时候到底有没有对治?比如说前面讲惭愧心,我在做恶业的时候有一个惭愧心,觉得不好,那么虽然做了,但是不会成就大的罪业,他有个对治,因为有后悔、惭愧的心态在里面。
还有就是“恩悲福田”,那么做恶业的时候,如果我们以恩人为対境恩将仇报:比如对自己恩德很大的父母,去打骂或者去顶撞、杀害,这个罪业很重的。还有给自己传授知识的老师,或者世间当中我们的恩人,如果对他们造这些恶业,因为他们是恩田,所以就会成就大的罪恶。然后“悲田”,比如去杀害旁生也有过失。对于“福田”比如三宝、上师,你去诋毁、伤害,也会成就很大的罪恶,这是说怎么让业变得重的情况。
当然此处是宣讲变得有利,反过来思考,我们千万要让我们的善业成为重业,不要让我们的恶业成为重业。我们在造恶业的时候时间尽量不要长,如果是迫不得已造,偶尔造,造的时候不要有强大的欢喜、强大的欲乐,造的时候最好有对治,有它的违品。然后要尽量避免福田、恩田、悲田,如果是这样的话,业虽然造了,但是也不会很重。但是如果这里面的条件都具足的话,那么罪业就会成为重业。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