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共租界的历史沿袭

2022-04-20 综合 89阅读

1843年11月,根据《南京条约》的规定,上海成为向外商开放的通商口岸。12月,上海道台与英国领事划定了外滩英国租界的南北界限。1844年,已经有英资怡和洋行、宝顺洋行租借了一批土地。1845年,中英会订《上海土地章程》。1846年,英租界的西界也被确定(今河南路)。
1848年11月27日,英租界的西界推进到今西藏路。同年,上海地方官允许美国圣公会传教士的要求,在虹口开辟美国租界。
1853年9月7日,小刀会占领上海县城,从此中国政府失去对租界的控制。1854年7月11日,上海英法租界联合组建独立的市政机构“上海工部局”,建立警察武装,正式形成第一个后来真正意义上的租界——国中之国。1940年,由于欧洲战事爆发,驻沪英军撤退。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驻公共租界的中区、西区。
1943年1月,美、英两国审时度势,废除了历史上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战时陪都重庆的国民政府改订了新的条约,放弃了治外法权和在华的一切租界,至此从法理上存在了百年的上海公共租界宣告结束。
1943年8月,日本占领下的汪伪政权曾象征性地从日本方面“接收”上海租界。开辟租界之初,实行华洋分居政策,包括为洋行服务的买办(主要来自宁波和广东)都不允许住在租界。租界内只有当地农民大约500人。
1853年9月7日,小刀会攻占上海县城,当地2万华人逃进租界。1860年,太平天国进攻苏州,又有50-70万难民涌入上海租界。外商乘机建造大片石库门房子出租牟利。从此形成华洋杂居的格局。
战事结束,难民返乡,租界人口有所回落。但随着租界工商业迅速繁荣,和租界的扩展,又有大批江苏、浙江以及广东等省居民,乃至海外华侨进入上海公共租界,或创业,或谋生。特别是历次的战乱,都造成租界人口的猛增。至1932年,上海公共租界内有华籍居民1,040,780人。
抗战时期,上海公共租界的中、西两区成为孤岛,又涌进40万难民。刺激租界内房地产业、商业、金融业和服务业的空前繁荣。但也造成人口密度过大,多数百姓居住问题无法解决,居住状况趋于恶化。
1928年后,工部局为华董增加3到4个席位。1843年上海的英商及传教士共26人,他们是最早的一批来沪外侨。英国侨民中,主要是从事大宗进出口贸易的商人,其中不乏在海外已有产业根基的望族。在上海的各国外商中,英国商人占有主导地位。1865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的英国侨民达到1372人,占各国侨民总数的60%。
太平天国战争结束以后,上海的房地产业降温,英侨人数也下降到1870年的894人。不久又逐渐恢复,1935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的英国侨民达到6221人。
在工部局董事会成员中,英籍董事一直占有多数席位,居于主导地位。在上海,美国侨民的经济实力仅次于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他们的地位又有所上升。1935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的美国侨民超过2000人,另有1600人住在法租界。
在美国侨民中,传教士占有一定数量,他们在租界内外设立教堂、医院和学校,其中包括几所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和东吴大学法学院。
在工部局董事会中,美国的势力仅次于英国。1920年代,费信惇(StirlingFessenden)担任工部局总董。
美国侨民在外侨中的生活水平最高。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人在上海的经济实力仅次于英美两国,尤其在制药、印染行业占有优势。从1873年起,在工部局董事会中为德国人保留1个席位。至1915年,公共租界内有德侨约1155人。
战后,公共租界德国侨民一度锐减到1920年的280人,法租界只有9人。后来又逐渐回升。1871年中日建交以后,日本人陆续进入上海。早期来沪的日本人多数聚集在虹口吴淞路、武昌路一带经营照相馆等小本生意,或经营妓院谋生。1915年,公共租界内的日侨已达到7169人,人数居各国侨民之首。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纺织业大规模投资上海。1923年上海—长崎定期航线开设,公共租界内的日本侨民继续增加,1935年突破2万人,超过外国侨民的半数。他们仍然主要聚居在在虹口吴淞路一带,以及北区越界筑路的北四川路(北段)、狄思威路等处。
1915年以后,在工部局董事会中,为日籍董事留一到两个席位。
公共租界的东区、北区在历次战乱中曾多次划为日军的防区。1932年和1937年两次淞沪战事中,日军将该区域作为进攻中国军队的基地。并以海军陆战队代替租界巡捕,公共租界在事实上被分割成两部分,苏州河以北地区成为日军控制的势力范围。人称“上海日租界”。19世纪,有少量世居巴格达的犹太富商在印度立足后,又前来上海发展,他们一般都取得了英国国籍。其中包括沙逊家族和嘉道理家族。当然也有像哈同那样来上海后才致富的暴发户。这部分犹太人经营大宗贸易,在房地产业也举足轻重,是上海的豪门望族。
俄国革命以后,开始有大批俄国犹太人取道哈尔滨移居上海。他们约有1000多人,控制了毛皮买卖,也有一些专业人士在医务、建筑、法律、音乐等行业工作。主要居住在虹口提篮桥华德路摩西会堂附近一带。
1938年开始,从德国、奥地利、波兰有2万犹太人逃避纳粹迫害,来到世界上唯一不需要护照就可进入的上海。他们也集中居住在提篮桥一带。
1943年2月18日,日军将14245名犹太人迁入虹口隔离区内。他们艰苦创业,在隔离区内开设了307家店铺,人称“小维也纳”。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ShanghaiMunicipalCouncil)是上海公共租界的行政管理机关,类似于租界内的政府,拥有警察。但是司法机构还有独立的“会审公廨”,即法院。
工部局主要控制在英国手中。美国也部分参与工部局的管理工作。1920年代,费信惇(StirlingFessenden)担任工部局总董。从1873年起,在工部局董事会中为德国人保留1个席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个席位被移交给日本。1928年后,工部局为华董增加3到4个席位。
上海公共租界的行政体制与上海法租界完全不同,后者是法兰西殖民帝国的一部分,受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的支配,而上海公共租界是当地外国侨民的地方自治体,并不直接受任何外国领事,甚至是英国领事的支配和管理,是一个高度自治的自治体。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成立于1854年8月,分区捕房共14个:
中区:
1.中央捕房(1854~1943):福州路(江西路西面)。
2.老闸捕房(1860~1943):南京路、六合路。1925年5月30日下午3时37分,守卫老闸捕房的外国巡捕向和平请愿的游行队伍开枪,打死4人,打伤9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西区:
3.静安寺捕房(1884~1943)愚园路。
4.新闸路捕房(1899~1943)。
5.戈登路捕房(1909~1943)戈登路、康脑脱路转角处。
6.成都路捕房(1933~1943。
7.普陀路捕房(1929~1943):戈登路。
北区:
8.虹口捕房(1861~1943)闵行路。
9.汇司捕房(1898~1943):海宁路。
东区:
10.格兰路捕房(1891~1943)格兰路与平凉路转角处。
11.汇山捕房(1903~1943年),茂海路。
12.嘉兴路捕房(1907~1943),汤恩路,辖区内主要为日本侨民。
13.榆林路捕房(1925~1943)位于华盛路与齐物浦路间的榆林路。
北区越界筑路:
14.狄思威路捕房(1912~1943):辖区为以下各条马路:北四川路延长线,江湾路(从北四川路至体育会路,包括靶子场、虹口公园和游泳池),狄思威路,窦乐安路(包括松庆里、丰乐里和纪家花园),白保罗路和赫林里,施高塔路(从江湾路到祥德路),及附近地区。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