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快递业爆出重大新闻,菜鸟网络与顺丰快递互相指责对方对自己关闭数据接口,这一事件使得阿里系的商家与买家无法在购物网站上跟踪物流信息,菜鸟在阿里系电商强制下线了顺丰,商家无法用顺丰发货。
目前还搞不清楚是谁先关闭了数据接口,但从菜鸟和顺丰的表述可以看出,事件是由菜鸟引发的。菜鸟称,在事件发生前,“菜鸟对全网物流数据进行了信息安全升级,加强对海淘、快递柜等物流数据的多重交叉验证”,要求顺丰提交所有物流数据(包括非淘系订单),顺丰“出于各种原因并不配合”。尽管菜鸟后来又否认曾经要求顺丰提供非淘系物流数据,但这与菜鸟之前声称要“多重交叉验证”似乎不吻合。
菜鸟为什么要和顺丰起冲突?我们得先从菜鸟的起源讲起,2003年以后,中国电商井喷,快递作为基础设施,发展速度也很猛。但快递行业的服务质量不高,影响了电商的发展。
彼时的阿里不得不考虑如何提高快递的服务水平,这有两条路径:第一,是京东、顺丰模式,自建物流、全直营,以此保证快递的质量与效率;第二,提升现有快递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菜鸟选择了后者。
现有快递公司的短板在哪里?从业务链条看,品牌影响力差,除顺丰外,上游的订单依赖于电商,下游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除了干线以外的网点,依赖于加盟商,管控能力不足,服务质量无法提升。菜鸟创立之初,通过打通淘宝与快递公司的订单系统、面单标准化、路由分单、线路规划、自建仓储等,直接提升效率。这时的菜鸟身份是服务商,帮助快递企业成长,菜鸟自然也是亏钱的。
在打通电商和快递公司以后,菜鸟开始制定行业标准,加入菜鸟联盟的快递公司需要遵守菜鸟制定的标准,菜鸟对标京东等电商物流的领导者,推出当日达、夜间配送、开箱验货等服务。这里面有一些标准是提升服务质量的,也有一些标准是阿里自身的需要,比如要求快递企业提供额外的非淘系的物流数据、使用阿里云。这些额外的、非提升快递效率的要求可以让菜鸟对平台有更强的掌控力,或者直接提高阿里系企业的利润率。
问题是快递企业有没有能力拒绝菜鸟的过分要求?菜鸟与快递企业是上下游关系,菜鸟既掌握着最大的电商订单(电商订单占快递行业总营收的七成,阿里系电商的市场份额超过50%),又是行业最大的数据处理和中转平台(2016年快递行业日均处理包裹8000万个,其中菜鸟网络处理5700万个),菜鸟已经垄断了快递行业的上游,尤其是中低端的普通包裹。普通的快递公司根本无法拒绝菜鸟的要求。顺丰的业务不依赖于阿里,是唯一有能力拒绝菜鸟的快递。
对于互联网平台来说,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掌控力至关重要,更高的掌控力意味着平台可以借此向上下游产业攫取更多的价值。回顾阿里系淘宝、天猫的成功莫不如此,平台上游连接店铺、下游连接消费者,通过低价、免费的模式清理掉易趣等竞争对手以后,向店家收取直通车的费用、店铺装修费,新设天猫(原淘宝商城)向品牌商家收取技术服务费进行收入分成。阿里系电商确实成就了一批公司,但绝大多数店铺都利润甚微,沦为给阿里打工的供应商。顺丰的不听话,影响了菜鸟对产业链的掌控力,形成示范效应,容易让其他公司效仿,自然需要敲打。
由此可以预测菜鸟联盟中快递企业的未来,随着菜鸟大举建设区域性仓储,吸引商户将其库存存储至这些仓储,即使阿里系电商的市场份额降低,菜鸟也会牢牢地控制住中低端电商的订单,大多数快递企业会越来越依赖菜鸟,在数据处理与中转方面,快递企业也无法与菜鸟抗衡,它们最终会沦为菜鸟的配送中心。菜鸟网络总裁万霖说“快递公司越成功,菜鸟越成功”,这话并不准确,在菜鸟联盟中,快递公司的成功将依赖于菜鸟的“厚爱”,这恐怕并不是四通一达想要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