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2020-06-15 教育 107阅读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摘要]“结构”就是事物各部分的组建方式。结构化思维则是以探寻事物结构为目标,并积极建构事物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以得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思维训练,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必须对学生进行结构化的思维训练。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清晰、更高效地思考,更接近事物的本质,更有效地用数学思维的方式去思考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结构化思维;培养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指出:“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以使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有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简单的说,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以思维结构化为导向,在解构与建构中寻求联系,树立系统教学理念,从知识的整体性这个高度出发,训练学生思维的结构化,关注师生之间“教”与“学”关系的重建,再造课堂结构、教学流程,为“教”与“学”增值,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以“基本概念”为核心,促进学生结构化思维形成
“基本概念”指小学数学学科中最基础,具有本质性、概括性的数学知识。
例如,以“同样多”为基本概念引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在一一对应的比较中,学生发现了事物的数量之间有数量一样多的部分,还有多出来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