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注会《审计》:注意区分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2020-10-18 财经 76阅读
一、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于如果对整个总体实施与样本相同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的风险。抽样风险分为下列两种类型:
1、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形成不正确的结论,影响审计效果。
2、信赖不足风险和误拒风险:追加更多的程序,影响审计效率。
对此需要中华会计网校各位学员注意的有两点:
第一,只要抽样,抽样风险就存在。
第二,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成反方向变动:样本规模越小,抽样风险越大;样本规模越大,抽样风险越小。无论是控制测试还是细节测试,注册会计师都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如果对总体中的所有项目都实施检查,就不存在抽样风险,此时审计风险完全由非抽样风险产生。
二、非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任何与抽样风险无关的原因而得出错误结论的风险。
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包括下列情况:
1、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2、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误差(包括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
3、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例如,注册会计师依赖应收账款函证来揭露未入账的应收账款。
4、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例如,注册会计师错误解读审计证据可能导致没有发现误差。注册会计师对所发现误差的重要性的判断有误,从而忽略了性质十分重要的误差,也可能导致得出不恰当的结论。
5、其他原因。
注意:
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虽不能量化,但可以通过仔细设计其审计程序来降低、消除或防范。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