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长期重压带来的结果,教师心里

2020-05-04 教育 41阅读
从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目前中小学教师状况不容乐观,有80%的教师感觉心理压力比较大,有近40%的被调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每10位教师中就有3位教师出现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在全社会都十分重视教育,关注孩子的今天,教师面临着的不仅仅是行业的竞争,还有来自社会、家庭等诸方面的压力,使得教师工作日趋繁忙,承受着脑力与体力的双层煎熬。越来越多的教师出现了失眠、紧张、易怒、恐惧等现象,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教师怎么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呢?!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创建和谐教育的关键所在。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本人充分感受到,在变化迅速,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如果缺少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就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如何做好现代教师,摈弃旧的“师道尊严”的观念,使学生从内心敬佩、热爱乃至产生久远的指导影响,确是每个教师应该加以学习和研究的课题。笔者谈一下个人观点及实践,期望能促进教师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或引以借鉴。
一、教师职业压力源分析
心理学研究成果揭示:当人们面临压力时,会产生一系列心理、生理的反应。这些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是机体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它能够唤起和发挥机体的潜能,增强抵御和抗病能力,是有其实际意义的。但是,如果反应过于强烈或持久,超过了机体自身调节和控制能力,就可能导致心理、生理功能的紊乱而致病。这种影响人心理健康,造成人们身心疾病的因素,日常称为心理压力。因此,也可以说,在心理压力下,个体会出现心理健康的问题。生理方面可导致植物性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多种疾病发生,较多见的身体症状有:心悸、头痛、脖子紧、失眠、胡思乱想、常觉胸口闷紧、手脚麻酸、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方面,人们会感受到挫折、内心冲突,因而产生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从而使人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减弱,表现出消极被动,无所适从。心理学上将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称为压力源,因此,分析导致教师产生心理压力的压力源,首先必须分析教师职业的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教师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这种特殊性至少表现为这样四方面:
1.工作对象的不可选择性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心理不稳定的成长中的青少年。因此我们必须时刻谨慎小心,出于保护的目的,而不要伤害学生。
2.工作任务的繁重复杂性
多种角色集于一身:我们是知识的传授者、代理家长、高级保姆、大管家、心理辅导者……因此我们是很容易感到“枯竭”的人群,要不时补给身心,要让工作、生活平衡。
3.工作成就评价的间接性
我们很难“立竿见影”地看到工作的成绩,我们工作的成就往往滞后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工作热情和我们对职业的信心。
4.较高的自我发展和责任压力
我们必须不断地在专业与学术上、人格修养上、以及社会关系上对自己有积极的要求,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才能确保自己的职业素质和工作产出。
这些特殊性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此教师的心理适应比别的行业要难,心理压力相对较大,相对于其它职业的从业人员,教师更易患神经衰弱、躁狂症、高血压、肠胃炎症等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
(二)教师职业与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自卑、嫉妒、心胸狭窄、焦虑等方面。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某种意义上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只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学生。那么,教师心理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职业本身有密切相关。
1.教育职业的整个行业风气
教师的压力来自教育行业内部,“应试教育”可以说是“始作俑者”。一方面,为了获得好的教学成绩,教师长时间超负荷劳动,重压之下,谁还能保持愉快、超然的心态呢?另一方面,社会上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学生家长对老师的要求近乎苛刻,老师丝毫不敢放松。
2.教师职业的工作特点
教师的工作特点容易使教师心理产生问题。第一,教学环境的相对封闭,使教师与外界丰富多彩的世界缺乏有效的交流,除了家庭就是学校。教师的知识大多来自课本,很难与丰富多彩的世界打交道,这使他们的人生视野受到很大的限制。在社会上与人打交道,带有很浓厚的书呆子气,缺乏灵活性,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教师与其他行业的人物比较,行为自卑,也就不足为怪了。第二,教师的工作对象不利于教师心理成熟。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很多学生心理极其不成熟,而这些不成熟也影响了老师,如学生的任性、不良言行也往往使教师采用极端方式解决问题。教师长年累月与文字和数字打交道,数字和文字这些在视觉上表现非常细小、在感觉上表现非常细腻的事物深刻的影响了他们。在生活中,一些老师们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这种影响,本该洒脱宽容的时候却斤斤计较,钻牛角尖。
3.教师职业的多角色转换与冲突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扮演多重角色,在多角色之间转换,难免会发生冲突:一是榜样与普通人的冲突。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基本要求。面对学生,教师需要以榜样的姿态、标准化、规范化的形象出现。可是,教师不是神,只是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有与他人意见不同的时候,也有对工作安排,甚至“标准行为”想不通的时候。然而,角色意识和职业道德又迫使教师控制自己、严格自律,不能随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样,教师的精神就经常处于矛盾和紧张的状态。二是工作的创造性与常规性的冲突。一方面,教师要引导青少年积极进取,自己就要永葆青春激情,自己要引导青少年的探索精神,自己就要富有创新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劳动又具有常规性、重复性的特点。一门课讲一辈子,一个教学计划数十年一贯制,一本书教几年,一份教案教几遍……这种常规性的、重复性的工作使教师难免产生单调、枯燥、乏味、郁闷的情绪体验和心境。在生活中可以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年轻人刚走上讲台,满怀激情,处处新鲜,几年走下来兴味索然,“一脸沧桑”。三是工作的责任感与自我实现的冲突。人们常说教师的工作像蜡烛、似春蚕,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并且,学生的成长并非一日之功,不能立竿见影,教师甚至看不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为一个学生的成长并不是某一个人、某一门课、某一个学期、某一个方面影响的结果。哪一个教师敢“贪天功为己有”?这样一来,教师就难以在工作中找到自己,难以获得职业成就感。长此以往,一些教师就会怀疑教师职业的价值,甚至担心由于从事教师职业无法自我实现,将自己埋没。教师职业的心理矛盾和冲突,是产生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
那么教师心理障碍如何克服呢?本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思考提出如下建议。
二、教师健康心理的调适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撒播阳光的人,这表明了传道授业和塑造学生的心灵是教师的光荣职责。教师健康的心理是培养人格健全、素质全面学生的必要前提。因此,教师在工作中应注意健康情绪的调适,保证始终以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执行职业的要求。
(一)注重个性发展,完善业务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为此,作为教育者就必须具备完整个性素质,它的内含包括正常的心理状态,和谐的人际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也面临着来自家庭、社会以及工作等方面的压力。实行聘任制和双向选择对教师素质要求将更高。教师的言谈举止每时每都在实施着教育作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这里,“身正”的更深含义是“心正”。具备良好的个性素质。
完善业务基础是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教师也要边教边学,教学相长,在不断中的完善中走向成熟。在工作中,差距的存在是绝对的,要树立勤奋、虚心、坚韧的学习风范,不骄不躁,克服一切惰性,心胸开阔,纳川成海。还应注意持之以恒,有始有终。同时过分认真也易失偏颇,使学生拘束,失掉个性。应该善于学习、拓宽知识、多才多艺、博采众长又不失虚怀若谷等。这些都是教师业务基础的范畴,它们共同构成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
(二)学好唯物辩证法,培养科学与人文修养
该立题似乎偏离“心理健康”之立意,其实不然,唯物辩证法原理可帮助我们建立科学的人生观。它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反对形而上学及不顾客观实际的歪理邪说,讲究发展和变化,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要从实际出发,外因通过内因促使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这些朴素的哲理对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轻视的作用。
教师的工作性质就是奉献,其内容及形式又充满了美与科学。因而忙碌的工作之后,常常会留下一些遗憾或不足。这时,正是维护心理健康的一个切入点,如果忽视思考、总结,不去努力而封闭自己,就容易将夹生的东西埋下来。从而会影响以后的学生,更重要的是给心理方面带来创伤。
遵循唯物辩证原理,应从客观实际正确加以认识。其实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矛盾过程,只要勤奋,认真,一定会逐渐完善,同时多与学生在一起,了解他们的需求与理想,也即认识了自己,找到自己工作的入口。以科学的方法,不断改进不合理成分,那么,就一定能享受到知识与艺术的阳光。
教师的科学与人文素质包括:①了解最新科技成要及本学科的发展前景;②理解本学科知识的内在美并能熟练地介绍给学生;③了解并能简单应用相关科目的知识进行推证或测算;④基础知识扎实并有宽阔的知识面;⑤懂得艺术欣赏或具备良好的科学心理素质奠定基础。在当今,还要防止伪科学的侵袭。
(三)积极地调适心理健康状态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有关专家概括为三个方面:正常的心理状态;协调的人际关系;完善的社会适应能力。
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具有良好的影响,有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有助于协调师生关系;有助于学为人师;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体现自身的价值。教师健康心理的调适应注意几个问题。
1.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
社会上对教师的角色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如精心哺育学生的“园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等。教师必须从主观上认同它,并尽量地适应这些要求,从根本上缓解角色心理冲突。“微笑进课室”不仅可以协调师生关系,调节师生双方的心理状态,也可使自己的心情保持轻松。正因为教师是心理上“开放”的职业,失败和过错发生的机率就特别大。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错,每个人都会有失败,关键是看怎么去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失败。如果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失败就是成功之母,而且能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更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事实上,正是因为一个人能接受这些失败,并从中总结经验,才有如此大的心理能量来勇敢地面对失败。
2.积极肯定地评价自我
作为教师也要有一个自我提高和完善的过程,况且任何人都会遭到挫折,关键是能否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能否客观地评价自己,找到问题所在,并且善于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及心理素质。名人曰:任何改变都是进步。要作些科学的调整,或因方法不妥,或来自于自身基础不够,亦或由于缺乏对工作对象的了解。总之,应善于进行心理高适,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就意味着走身成功。
3.悦纳自我,保持良好心境
教师经常碰到如汇报课、公开课或研究课等示范性任务。由此而产生一些紧张情绪。其实,应认为自己不比别人差,要树立心理优势,积极准备,认真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尤其,如何突出学生这一主体,接受先进的教学手段,就一定能走到教育教学的前列。
三、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是一种脑、体都超负荷的职业,教师群体很容易感到疲惫、精力不济、身心枯竭。因此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让教师的心境经常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中是非常有意义的。
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首先要了解和满足教师的需要。樊富珉教授主持的教师需要调查反映,教师在自我实现方面的需要很强烈,主要表现在专业进修和知识面的扩展上,这与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发展性有直接关系;其次就是对文体生活和健康身体方面有较强需要,这主要是因为教师个人的业余和休闲时间很少,闲暇生活单调、身体健康状况较差。
(一)学校教育行政与管理方面的作为
学校是教师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与学校环境和领导管理有直接关系。为此,学校领导要做好以下工作: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模式
学校应配备心理教师,除开设心理健康课,为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辅导和帮助。如成立心理咨询室,建立教师心理档案,为教师提供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实行教师健康心理定期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围绕教师心理健康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和模糊问题,分层次进行研究,边研究、边探索、边总结、边提高,以此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实施心理训练,针对个别有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教师,通过训练来矫正不良心理和行为,提高心理素质等。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师健康心理辅导模式,给教师一个心灵世界受重视的空间和感觉。
2.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教师的心理保健意识
现在,很多教师不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即使产生了一些情绪困扰,也很难认识到是心理上的问题。有的领导和教师还把心理问题当成品德问题和思想问题来处理,其结果往往因为没有找到问题的本质和根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教师了解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就能自己进行心理疏导,或者求助于心理辅导教师或心理医生,这样就避免了因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所造成的身心伤害。为此,学校可通过定期组织心理健康专题讲座,通过校内广播、校园网传播心理健康常识,利用学校宣传栏、板报、橱窗登载心理健康内容等形式,使教师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增强心理保健意识。
3.改善领导作风和管理方式,为教师创设愉悦的工作环境
学校管理者的领导作风和管理方式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教师在民主友善的领导气氛中,容易发挥工作积极性。反之在专制气氛下容易产生压抑、郁闷等消极情绪。为此,学校领导要改进领导作风,实行人性化管理,与教师平等沟通,了解教师的心理需求,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倾听教师心声,吸收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使教师能够心情舒畅地工作。
4.减轻课业负担,使教师感受到教育工作的乐趣
减轻课业负担,不仅是学生的要求,也是教师的愿望。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已经使很多教师积劳成疾,心理空间被严重挤压扭曲,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更谈不上创造性工作。为此,学校领导应端正办学思想,采取有力措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和思想压力,引导教师愉快地工作,体验到教育工作的乐趣,从而产生工作动力。学校领导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要合理安排学校的各项工作,合理分配教师备课、进修与休息的时间,减少纯形式主义的会议、减少班级人数和无意义的评比考核;②对教师要实行“弹性”管理,给教师独立思考和钻研的时间;③给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并帮助其获得成功,满足教师的成就愿望,这样可以使教师在工作中找到乐趣,把繁重的任务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来做。
(二)社会层面给予宽松的舆论空间
在这里,我们呼吁社会应该给予教师一个宽松的工作氛围,不要总以升学率和考入名校率来做为衡量教师的唯一尺度;呼吁媒体多进行正面报道,减少片面的、个别现象的负面报道,让家长和学生能够以平常心对待教师,同时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者在教师评价上不给或少给教师排序,学校要加强团队精神建设,创建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多为教师提供发展、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自身的抗挫折能力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三)教师自身加强修养,学会调控情绪
教师自身要加强修养,学会宽容和善待学生、宽容和善待领导和同行,更宽容和善待自己。遇到挫折能换个角度想问题。平时要学会科学用脑和情绪控制。特别是要学会一些积极的压力应对模式。如理性情绪疗法、注意转移法、合理宣泄法、音乐放松法、肌肉放松法、暗示疗法以及升华、代偿、合理化等应对策略。
从工作中寻找乐趣。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自己每天都有可笑之处。有一句话我觉得很好。“我们的烦恼不是源于我们的遭遇,而是源于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也许改变了看法,遭遇不再令我们那么难过。
如果全社会都来关心与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那么建设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将大有希望。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