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2020-10-29 文化 184阅读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不是对立而是统一的,民族文化即是世界文化。文化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因为世界文化是由民族文化构成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根与源,没有民族文化也就没有世界文化。
世界性的文化首先是民族性的文化,没有民族文化的存在,的确没有世界性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贯通与相互渗透:一方面表现为民族文化的世界化,另一方面表现为世界文化的民族化。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相互贯通与相互渗透,并不是无条件的,而是需以一定的条件为基础与前提的,因而,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是一种包含着矛盾的统一。世界文化不能视作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汇集与相加的总和,也不能简单地将文化的世界性视作是各民族文化中的共性。世界性的文化应该是各民族文化中那些被世界各民族所广泛认同与普遍接受的文化。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民族性的文化都能称之为世界的文化,更不是文化越是具有民族性就越是具有世界性。当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是存在于一个有限的封闭的地域内,只存活在自己本民族的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对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产生辐射力与影响力,并没有渗透到其他民族文化中去时,它只能是一种民族的与地域的文化,而不能被视作是一种世界性文化。
民族文化并不天然是世界文化,民族文化转变为世界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具体地说,民族性的文化转化为世界性的文化,文化的世界性的生成与存在,是以人类历史从地域性的历史向世界性的历史的生成与转变为前提与基础的。文化的民族性向文化的世界性的生成与转变,是在地域性、民族性的历史向世界性的历史转变的过程中实现的,前者不过是后者的必然性的伴随现象与产物。马可·波罗之前的时代,欧洲文化与中国文化是彼此隔绝的,因而都属于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那时的欧洲文化也好,中国文化也好,虽然都发展到较高的程度,但由于没有超出民族与地域的边界,没有对其他民族与地区的文化产生辐射力与影响作用,因而都不具有世界文化的性质。在摩尔根发现印第安人的文化之前,印第安人的文化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但由于地理环境的阻隔,并不为世界所知所识,因而印第安人的文化也纯粹是一种地域性的、民族性的文化,同样不具有世界性文化的性质。一种处于孤立、封闭环境与状态中的民族,其文化不论发展的状态与程度如何,是不具有世界文化的品格与性质的。并非所有民族性、地域性的文化都能转化为世界性的文化,孤立与封闭的环境与状态导致某些地域性、民族性文化在历史上自生自灭的现象并不鲜见。不仅如此,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向世界性的文化的生成与转化,或者说要实现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不仅依赖于地域的、民族的历史向世界性的历史的转变,同时还必须依赖于民族文化本身的发育状况是否正常与健全,是否优秀与先进。孤立与封闭的状况与环境会阻碍民族文化的辐射与传播,但即使是处在社会交往普遍化与全球化的条件下,也并不是所有民族性与地域性的文化都能转化为世界性文化,从而具有世界性文化的性质。深刻的原因在于,各民族文化的生成都有自己的土壤,一个民族的文化内容与形式只有在特殊的土壤中才能生成与存活,离开了相对特殊的土壤条件是不能存活的。更为重要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要转化为世界性的文化,必须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具有吸引力、辐射力与影响力。而一个民族的文化要具有相对于其他民族文化的吸引力、辐射力与影响力,其文化必须具有先进性的品格。很难想象一种处于落后状态的、过时的文化对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具有吸引力、辐射力与影响力,能被世界所认同与接受。一般来说,那些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处于领先地位与状况的民族文化转化为世界性的文化的可能性较大,而那些处于落后地位与状况的民族文化转化为世界性文化的可能性不仅较小,而且还有被边缘化与被淘汰的可能。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