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头脑风暴法时需要注意哪些原则和要求?有哪几个步骤

2020-10-28 教育 90阅读
应用是要遵循4个原则:
1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时不做评价和判断;
2.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
3 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
4 鼓励提出补充意见和改进意见。
头脑风暴法的步骤技巧
1、会议实施步骤
会前准备:参与人、主持人和课题任务三落实,必要时可进行柔性 训练。设想开发:由主持人公布会议主题并介绍与主题相关的参考情况;突破思维惯性,大胆进行联想;主持人控制好时间,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创意性设想。
设想的分类与整理:一般分为实用型和幻想型两类。前者是指目前技术工艺可以实现的设想,再用脑力激荡法去进行论证、进行二次开发,进一步扩大设想的实现范围。
幻想型设想再开发:对幻想型设想,再用脑力激荡法进行开发,通过进一步开发,就有可能将创意的萌芽转化为成熟的实用型设想。这是脑力激荡法的一个关键步骤,也是该方法质量高低的明显标志。
2、主持人技巧
主持人应懂得各种创造思维和技法,会前要向与会者重申会议应严守的原则和纪律,善于激发成员思考,使场面轻松活跃而又不失脑力激荡的规则。
可轮流发言,每轮每人简明扼要地说清楚创意设想一个,避免形成辩论会和发言不均;要以赏识激励的词句语气和微笑点头的行为语言,鼓励与会者多出设想,如说:“对,就是这样!”“太棒了!”“好主意!这一点对开阔思路很有好处!”等等;禁止使用下面的话语:“这点别人已说过了!”“实际情况会怎样呢?”遇到人人皆才穷计短出现暂时停滞时,可采取一些措施,如休息几分钟,自选休息方法,散步、唱歌、喝水等,再进行几轮脑力激荡。
或发给每人一张与问题无关的图画,要求讲出从图画中所获得的灵感。根据课题和实际情况需要,引导大家掀起一次又一次脑力激荡的“激波”。如课题是某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可以从产品改进配方思考作为第一激波、从降低成本思考作为第二激波、从扩大销售思考作为第三激波等。
又如,对某一问题解决方案的讨论,引导大家掀起“设想开发”的激波,及时抓住“拐点”,适时引导进入“设想论证”的激波。要掌握好时间,会议持续1小时左右,形成的设想应不少于100种。但最好的设想往往是会议要结束时提出的,因此,预定结束的时间到了可以根据情况再延长5分钟,这是人们容易提出好的设想的时候。在1分钟时间里再没有新主意、新观点出现时,智力激励会议可宣布结束或告一段落。
常用的步骤方法
1. 了解组织的决策标准
企业头脑风暴会议中产生的好创意往往无疾而终,原因之一是它们不在组织愿意考虑的范围之内。如果外部环境或者企业政策设定了组织必须遵从的框框,那么,“打破思维框框”的口号就是一种无助于事的劝勉。
2. 提出正确的问题
数十年的学术研究表明,传统的、结构松散的头脑风暴法(“以量取胜——创意越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不如提供更具结构性的方法1。我们发现,提供结构的最佳方法是利用问题作为催生创意的平台。
3. 选择正确的人员
此处的规则非常简单:挑选那些可以回答您所提出的问题的人。这听起来很好理解,然而,在许多传统的头脑风暴会议上的情况,却并非如此,实际上,对与会者的挑选更多的是基于他们在组织结构中的地位,而不是他们具有的专门知识。
4. 分而治之
为了确保开展富有成效的讨论,不要让与会者在整个群体中连续数小时进行漫无边际的讨论,就像这家目录零售商所做的那样。相反,要让他们在由3~5人(不要更少也不要更多)组成的小组里,举行多场独立的、重点明确的创意催生会议。每一个小组都应用足30分钟来专注于某一问题。为什么是3~5人呢?从社会规范角度而言,这么大小的群体有利于成员直言不讳,而更大的群体却会使其变得沉默不语。
5. 各就各位,预备,开始!
在参与者到达以后,在将其划分为小组之前,请先对其进行引导,这样,您就会对他们将会完成什么——以及完不成什么——有了明确的预期。请牢记:您的团队习惯于传统的头脑风暴,其中思想的流动快速而狂乱,最终难免肤浅。
6. 善始善终
到一天结束的时候,一个小组通常可能会产生出15个有趣的创意,可供进一步研究。您一直是在同时组织多个小组,因此,您的20人团队就已经共同产生了多达60个创意。现在该怎么办呢?
运用头脑风暴法的几步骤
第一步、准备阶段。
在开会前要做好准备工作。①主持人应事先对所议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弄清问题的实质,找到问题的关键,设定所要达到的目标;②确定参加会议人员,一般以8~12人为宜。会议人数太少不利于交流信息,激发思维;而人数太多则不容易掌握,并且每个人发言的机会相对减少,也会影响培训现场气氛。③将会议的时间、地点、所要解决的问题、可供参考的资料和设想、需要达到的目标等事宜一并提前通知与会人员,让大家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其了解议题的背景和外界动态。④布置会议现场,座位排成圆形的环境往往比教室式的环境更为有利。
第二步、热身阶段。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祥和的氛围,以便活跃气氛,使大家得以放松,进入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促进思维。主持人宣布开会后,先说明会议的规则,然后随便谈点有趣的话题或问题,让大家的思维处于轻松和活跃的境界。比如说说笑话、猜个谜语、听一段音乐等。
第三步、明确问题。
主持人扼要地介绍有待解决的问题。介绍时须简洁、明确,不可过分周全,否则过多的信息会限制人的思维,干扰思维创新的想象力。
第四步、畅谈阶段。
畅谈是头脑风暴法的创意阶段,为了使大家能够畅所欲言,需要制订一些规则。主持人首先要向大家宣布这些规则,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每个人先就所需解决的问题独立考虑10分钟左右。随后引导大家自由发言,自由想象,自由发挥,使彼此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以按顺序“一个接一个”轮流发表意见,如轮到的人当时无新构想,可以跳到下一个。在如此循环下,新想法便一一出现。与会人员每讲出一个主意、方案,由速记员马上写在白板上,使每个人都能看见,以利于激发出新的方案。经过一段讨论后,大家对问题已经有了较深程度的理解。为了使大家对问题的表述能够具有新角度、新思维,主持人或书记员要对发言记录进行归纳、整理,找出富有创意的见解,以及具有启发性的表述,供下一步头脑风暴时参考。
第五步、筛选阶段。
通过组织头脑风暴畅谈,往往能获得大量与议题有关的设想。至此任务只完成了一半,更重要的是对已获得的设想进行整理、分析,以便选出有价值的创造性设想来加以开发实施,即设想处理。设想处理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专家评审,可聘请有关专家及学员代表若干人(5人左右为宜)承担这项工作。另一种是二次会议评审,即所有与会人员集体进行设想的评价处理工作。通过评审将大家的想法整理成若干方案,经过多次反复比较,最后确定1~3个最佳方案。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