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细化并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2020-10-28 教育 32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教学”已成为教师常态教学永恒的追求。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呢?本文主要是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入手,要求教师在从事教学时认真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中科学合理地教学,课后深刻地反思,细化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其中的一点一滴都能激起课堂教学的层层浪花,使课堂成为艺术的精品。
【关键词】细 化 教学环节 科学化 有效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教学”已成为当前教育界最为关注的热门话题和教师常态教学永恒的追求。“有效教学”,顾名思义,是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本质在于追求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这已经成为新课程教学推进中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的一种共识。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呢?这是一个艰巨的工程,本人认为,教学过程展示的是45分钟,但是它的外延却是无数个45分钟的汇集,因此,一堂有效的课,必须建立在教师精心付出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上:备课、上课、课后作业的批改及评价、课后反思,只有精心细化每一个教学环节,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前充分的准备是有效教学的基石
(一)了解学生的准备。知识的构建有一定的层次性、系统性,学生的认知能力也是由浅入深的,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是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不脱节的保证,是一个完整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教师要把此作为教师备课活动的重点,要避免“目中无活人”。那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什么呢?应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比如学生刚上高一接受化学知识时,有的老师未从事过初三化学知识的教学,往往高估学生的认知水平,使知识脱节,使教学过程受滞;还应了解学生的生活常识、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相互间存在的差异,能清楚学生的“思维”走向,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做到不是要教给学生会做几道题,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一种思考的方式和路径,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才能为以后的教学的深度、广度处理做到应付自如,才能让学生常常感受学习中的“柳暗花明又一村”,使其获得成功,享有成就感。
(二)教师备课的准备。首先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把握重难点和关键,做到围绕中心认真备课,教师在备课中首先是对依据计划和课程标准规定的教材文本的理解要有一定的深度,要在吃透的基础上充分的吸收、消化,使其基本内容融化到教师的思想中;其次,教师要拓展视野,使自己的知识之水成为不断更新、喷涌的泉水,这样才能在讲台上自信地与学生展开沟通与交流,讲课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使学生的思维活跃;第三,是教师要把书本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和理解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以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备课要备出新意,教学要用好、用活教材,不拘泥于教材本身,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因人制宜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更注重知识的更新,教师的知识应当是最新的最有生命力的,要坚持对自己的备课过程不断审视和调整,并通过学习与教育内容有关的理论,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特别是吸收一些新观念、新思想,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自己,又不断否定自己,在备课中发现问题,找出缺陷和不足,做到每次备课都备出新意,使自己的备课艺术不断提高。
(三)学生课前的准备。新知识的传授过程虽说是循序渐进的,但是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也不例外,学生之间的差异必然存在,另外,一节课有时知识点较多,有些学生常常感到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和思路,总是慢一拍,这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主要是学生对已有知识储备不足及心理准备不充分,所以,学生在上课之前应做好充分的预习,达到熟练了解本节课所涉及的概念、原理等,能做到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基本问题,使听课障碍减少。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预习作出合理的指导,可以布置特定的预习内容,也可以以探究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自主预习。
二、课堂教学环节的科学化是有效教学的根本
(一)课堂结构设计的科学化。一节课好比一项工程,对它的课堂结构的合理设计有利于教师宏观掌握教学流程,做到调节有度。一般认为按时间顺序可以把一节课分为课的开始、课的中心和课的结尾,这样固定的三个部分较为合适,这种划分适用于任何一种课型。课的开始,重要的是要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使他们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课的中心部分是核心,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这部分,所以课的开始和结尾都要紧密围绕课的中心来进行。课的结尾部分,要使学生对所学到知识得以归纳、概括,重点强化,加深理解和记忆,便于使本节课和下节课更好地衔接。只有课堂结构设计科学化,才能为教学有效作铺垫。
(二)课堂教学环节的科学化。
1.科学地导入。如何为每一节课选择好特定的“小石头”激起“万波涌动”尤为重要,这能在一节课的起点就独具特色,吸引学生。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富有宽广的知识面,能集趣味性、启发性、创新性等于一体,采用合适的导入方法如故事导入法、图片展示导入法、悬念导入法等将所讲知识巧妙灵活地在短暂的瞬间呈现,能起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沟通师生情感,使学生带着一种放松的心情去学习,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科学地提问。学起于思,思于源,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是达到教学目标最有效的方法,教师对问题的提问、追问,对学生的导答能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一个教师不掌握娴熟的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如何让提问充满艺术呢?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首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使之在主动自觉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独立思考,真正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其次,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发学生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联系实际,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具体的学习目标产生认知的需要,在问题中激发兴趣。再次,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和源泉,因此提问中必须激发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提问中还应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对问题的理解接受程度不同,所以教师设计问题要注意循序渐进,希望能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能调动起来。提问的方式有多种,不管用什么方法,要真正做到富教于乐,富乐于学,学到东西。
3.科学地讲授。所有的准备过程要能完美地充分地呈现给学生,要借助于教师的“表演”,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必须有讲授的艺术,教师要能把凝结着自己学问的讲稿化为有声有色的语言,用讲授的形式使学生学到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要做到对知识的凝炼,讲授的内容质量高、分量适当、抓住重点、讲清讲透。讲授过程条理清楚,教师要有明确的思路,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要非常明确。讲授语言要畅达、生动,语速适度,每句话都应该明晰、朗朗上口,又深深入耳,这要求教师用词准确,能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法。在讲授过程中要贯穿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如启发式教学,启发引导,激励学生,但教无定法,要因人、因地、因内容、因对象、因条件而定、而异,不能确定,也无法确定,不可能相同,也无法相同,只有教师依据具体情况科学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科学地教学。
4.板书的科学性。好的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无形桥梁,通过板书,可以感知新知识、新材料,是学生获得清晰的概念。精心的板书能使课堂增色生辉,使学生精力高度集中,课堂效率大大提高,能给以学生美的享受、情的陶冶和学识的增长。作为一名老师,平时在教学中要养成良好的板书习惯,使自己的板书无论在布局上、形式上还是在书写上及具体内容上都能精彩呈现,给课堂 “画龙点睛”,让学生眼前一亮。
5.总结的科学性。一节完整的课,离不开最后精彩的一笔,好的总结能给人以美感和艺术上的享受。恰到好处的总结,不仅使课堂结构完整,而且会有给学生以美的遐想,有益的启迪,帮助他们完成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如何才能做好一节课的总结呢?首先总结时要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还要体现出教师对课堂组织驾驭及对教材恰当处理的教学机智;其次,总结要做的水到渠成,自然妥帖,不要牵强,要注意内容的前后照应, 立意开拓,总结的语言要精练,紧扣教学的中心。要做到这些,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重视并进行课堂教学总结艺术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总结创造与运用课堂总结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总结的艺术水平。
三、作业设计、批改与科学的评价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强化剂
1. 作业的设计。在教学中,作业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它是以教师的设计为前提,以对学生辅导为效用的。因此设计和选择作业绝对不是临灵机一动,信手中拈来,而是创造性、艺术性的行为。如何巧妙设计及科学地布置作业呢?第一、要选择有意义的学习任务,要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经验水平相适应,与学习目标相配合,所选择的作业能够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与探究。设计时要注意前后所学知识的相互联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作业呈现的形式要多样,可以是课内的随堂练习,课后的巩固练习,也可以是课外的综合练习及探究性的开放性的练习,不同的作业形式,可以让学生的积极性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作业的设计、布置也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分层作业、弹性作业等可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作业量要适中,不足,达不到训练效果,过多,无法完成,适得其反。
2.作业的批改。有作业就要批改,批改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学的传统,是学生学习效果反馈的必然途。通过批改,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学得怎么样,自己教得怎么样,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也可以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及时弥补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取得最终的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教者、学者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切实的有效。作业批改要收益,就要教师花时、花力、花心思,在批改形式上要创新,不要一味的√与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作业情况采用不同的批改方式,如师生批改式,重点面批式等,看是平凡的作业批改,能体现丰富的教学内涵,教师要善于捕捉,使其为教学过程服务。
3.合理的评价。德国的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表现作出适时的批评或表扬,能激发学生的勇气、信心,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但是,课堂及时的评价也注意学生的安全心理空间,保持学生的心理平衡,同时要关注知识目标、过程方法、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不脱离课程总目标,同时教师要以发展性的评价来客观地评价学生。
四、课后的反思是有效教学的升华
课堂教学是 “遗憾的艺术”,尽管所有的准备都无一纰漏,但一节课下来,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经常反思我们的课堂,反思我们和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知识这条纽带连接时,我们准备好的教案、我们预设的教学思路是否是最有效的。
1. 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有效。教师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因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专业化的教师就是要善于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实施自我意识和调控,在教学中,要反思教学重难点是否把握住,反思教学辅助手段使用是否合理,反思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否欠缺,课堂提问存在什么问题,对学生的启发教育是否有效,对学生的疑问是否给出正确的点拨等等。对这些行为进行反思,有利于教师查漏补缺,更好地对教学过程进行改进。同时也要对教学经验加以自我反思,不能受个人的狭隘的认识和理解的制约,不能停滞不前,教师要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才能面对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主体,才能促进教师的成长。
2.反思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体现者,有效的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为宗旨。那么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呢?教师要时常反思,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反思: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充足吗?自己所提的问题有效吗?学生在我们的提问中获得了思考了吗?学生理解了所学的知识了吗?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了吗?在这些反思中可以可以了解学生学到了没有,学到了什么,学生是怎样学的。以学生的学情来激励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让每一节课都成为有效教学,让学生学到知识,让学生得到终生的发展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这样成果的呈现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需要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细化每一个教学环节,让每一个环节都能科学化地为教学过程服务:课前教者、学者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中教师讲授好所需传授的知识,深掘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与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有长足的发展与进步,课后要及时的反思,反思自己,反思学生的学情,在反思中激起课堂教学的层层浪花,使课堂成为艺术的精品。
请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