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动法角度,写《盲井》观后感2000字左右。

2020-07-13 社会 120阅读
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矿区的故事,两个生活在矿区的闲人靠害人赚钱,他们先是将打工者诱骗到矿区,然后将打工者害死在矿井下,并制造事故假象,再作为死者家属向矿主索要赔偿,他们一次次得手,金钱似乎已经让两人丧尽了天良,但是在一个小男孩成为他们的目标之后,其中一个谋杀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在施害与保护之间他难以取舍,最后死在黑暗的矿井之下,《盲井》观后感。《盲井》是一部真实地描述中国底层煤矿工人的电影,它以纪录片式的风格将这些普通人的生活简单直接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没有可以的戏剧化效果,只是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现了无数的私人煤矿,这是好事,但结果成了许多矿工的噩梦。这些煤矿的安全条件完全没有达到政府规定的标准。矿主不愿意花钱购买必要的安全设备,而是把钱用来行贿。在这一过程中,矿工的生命无人理会,有的只是利益追逐。矿工们在极端危险恶劣的条件下工作,挖矿用的是铁锹和铲,运煤用的是马车,没有任何现代设备,生命也没有保障,所以就更不用说最基本的生命保险--工伤保险了。当然,《盲井》反应的不仅是保险制度的缺陷,看过之后,大家同时也在讲影片中人性的善恶,影片也 的确表现了人性的丑恶和善良,但更多的是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影片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制度的不完善,部分政府官员的腐败,底层社会的黑暗和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当然还有诸如教育农民工等相关问题。下面就反应的一个方面来谈谈现实社会中国工伤保险制度的现状的和对策。工伤保险制度是指劳动者因(公)受伤而造成疾病或者死亡,在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从社会或者其他机构得到经济补偿的一种制度,是为了保障职工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及时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风险,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提高企业的安全卫生保障层次和管理水平,观后感《《盲井》观后感》。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工伤保险面临诸多挑战,无论在制度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一,我国工伤保险覆盖率比较低;1,工伤保险本身覆盖面低。覆盖的对象范围窄,仅限于劳动者的概念,将其它具有从属性劳动关系的人排除在工伤保险制度之外。2,工伤保险参加率低。我国自1996年开始全面推行工伤保险制度后,工伤保险参加率逐年增加,参加工伤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二,保险待遇低,工伤保险待遇体现为工伤保险待遇的项目和数额。工伤保险待遇形式有现金给付和实物给付。实物给付主要是指医疗费用、康复费用和配备必要的辅助器具。现金给付主要包括对伤、残和死的给付。1.保险基金承担有限医疗费2.基金不承担"伤"的给付3."残"的待遇低。三,定期赔偿少。工伤保险比民事赔偿的一个优越性在于工伤保险给予失去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定期补偿,不同于民事赔偿中的一次性赔偿,而我国大量使用一次性赔偿。对于这些流动劳动者的工伤赔偿全部是一次性赔偿,与工伤保险定期赔偿目标相距甚远。四,基金承担少。我国工伤保险是强制性保险,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但出现职业伤害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有限,参加了工伤保险的劳动者,即使经过一系列的繁琐程序之后,仍不能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得到全部工伤保险待遇,很多工伤保险待遇仍然需要用人单位支付,所以有的用人单位认为工伤保险不"保险"。之所以当代中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着这些问题,所以工伤保险事例的发生在所难免,只有不断的去完善,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有关事故的发生,建立工伤保险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建立工伤保险制度,可以有效地分散和均衡企业的工伤风险,减轻企业负担;第二,建立工伤保险制度,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保持社会生产所必须的安定局面;第三,建立工伤保险制度,有利于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盲井》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工作生产中,当我们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应该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但同时,国家也要不断完善有关工伤事例的法律法规,在受害者受到侵害的时候,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