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美国动漫发展的纪录片

2022-03-26 动漫 191阅读
美国动漫发展史

美国第一部动画片出现于1907年,至2002年为止,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
1907~1937年是开创阶段。1907年,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由美国人布莱克顿拍摄完成,美国动画片史正式开始。这一时期的动画影片只有短短的5分钟左右,用于正式电影前的加演,制作比较简单粗糙。这个时期的动画先驱还有温莎·麦克凯、派特·苏立文、弗莱舍兄弟等。麦克凯是美国商业动画电影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有《恐龙》〈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等。苏立文刨作了美国动画片史第一个有个性魅力的动画人物“菲力斯猫”。弗莱舍兄弟的作品有<蓓蒂·波普〉<大力水手>等。华特·迪斯尼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崛起,1928年他推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1932年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动画片《花与树》。
1937~1949年是美国动画片的初步发展时期。1937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白雪公主》,片长达74分钟,这在美国动画片史上是个史无前例的创举,继而推出《木偶奇遇记》《幻想曲》《小鹿班比》等动画长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迪斯尼公司停止了动画长片的拍摄,直到40年代末期才恢复过来。查克·琼斯创作的动画短片如《兔八哥》《戴飞鸭》等在战争期间也非常受欢迎。
1950—1966年是美国动画片第一次繁荣时期。这个时期,迪斯尼公司几乎每年都推出一部经典动画片,如《仙履奇缘》《爱丽斯梦游仙境》《小姐与流氓》《睡美人》,等等。其他的动画制作公司在迪斯尼公司的排挤之下纷纷关门停业,迪斯尼公司成为动画电影业的霸主。
1967~1988年是美国动画的蛰伏时期。1966年12月15日,伟大的华·迪斯尼因肺癌去世,迪斯尼公司陷入了困境,美国动画业也进入萧条时期。此时,电视动画逐渐发展起来,汉纳和芭芭拉是电视动画的代表人物,他们创作了电视系列片《猫和老鼠》《辛普森一家》等。整个70年代,只有数部动画片,质量也平平。80年代初,老一代的动画家都到了退休的年纪,迪斯尼公司努力培养新人,处于新旧结合时期,拍出了颇有争议的动画电影,如《黑神锅传奇》等。80年代后期,迪斯尼公司开始尝试着利用电脑制作动画,1986年的《妙妙探》,第一次用电脑动画制作了伦敦钟楼的场面。同时,公司任用了专业的企业经理人麦克·艾斯纳接管了公司。
1989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小美人鱼》,获得了极大成功,标志着美国动画片又一次进入繁荣时期,一直持续至2002年。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很多,如创造了票房奇迹的《狮子王》、第一部全电脑制作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以及可以乱真的《恐龙》,等等。20世纪90年代末期,各个大制片公司纷纷涉足动画界,使这一时期的美国动画异彩纷呈。据《美国动画大百科全书》(杰夫·伦伯格著,切克马克出版社,1999年,第2版)统计,自1911至1998年,美国共生产动画片2286部。
动画家主要有:温莎.麦克凯,代表作品有《恐龙》(1914)、《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1918);弗莱舍兄弟,代表作品有《小丑柯柯》(20世纪20年代)、《大力水手》(20世纪30年代)、《蓓蒂·波普》(20世纪40年代);华特.迪斯尼,代表作品有《米老鼠》(1928)、《唐老鸭》(1934)和《白雪公主》(1937)、《小飞象》(1941)、《睡美人》(1959)、《幻想曲2000》等41部经典动画片;汉纳-芭芭拉,代表作品有<猫和老鼠》(1939)、《辛普森一家》(20世纪60年代)、《杰特森一家》(20世纪60年代);凯利.艾西贝瑞,代表作品《小鸡快跑》(1998)、《埃及王子》(1998)、《怪物史莱克》(2001)、《小马王》(2002)等。
美国主要动画制作公司主要有:迪斯尼公司,成立于1923年,一直由华特·迪斯尼掌门,1967年华特去世后,由他的哥哥罗伊掌管,后交给华特的女婿米勒,在80年代雇佣职业经理人艾斯纳接管,使得迪斯尼公司重获新生;华纳兄弟公司,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20世纪30、40年代开始制作动画短片,1962年关闭了动画部门,直到20世纪90年代,又开始重新制作动画片;梦工厂,成立于1994年,由原迪斯尼公司高层领导人卡赞伯格、音乐界泰斗大卫·格芬以及著名大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共同组建,从1998年开始陆续推出非常有票房号召力的大型动画片,欲与迪斯尼公司分庭抗礼,2001年出品的《怪物史莱克》获奥斯卡大奖。
1967~1988年是美国动画的蛰伏时期。1966年12月15日,伟大的华·迪斯尼因肺癌去世,迪斯尼公司陷入了困境,美国动画业也进入萧条时期。此时,电视动画逐渐发展起来,汉纳和芭芭拉是电视动画的代表人物,他们创作了电视系列片《猫和老鼠》《辛普森一家》等。整个70年代,只有数部动画片,质量也平平。80年代初,老一代的动画家都到了退休的年纪,迪斯尼公司努力培养新人,处于新旧结合时期,拍出了颇有争议的动画电影,如《黑神锅传奇》等。80年代后期,迪斯尼公司开始尝试着利用电脑制作动画,1986年的《妙妙探》,第一次用电脑动画制作了伦敦钟楼的场面。同时,公司任用了专业的企业经理人麦克·艾斯纳接管了公司。
1989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小美人鱼》,获得了极大成功,标志着美国动画片又一次进入繁荣时期,一直持续至2002年。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很多,如创造了票房奇迹的《狮子王》、第一部全电脑制作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以及可以乱真的《恐龙》,等等。20世纪90年代末期,各个大制片公司纷纷涉足动画界,使这一时期的美国动画异彩纷呈。据《美国动画大百科全书》(杰夫‘伦伯格著,切克马克出版社,1999年,第2版)统计,自1911至1998年,美国共生产动画片2286部。
美国动画发展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美国,发展史,动画
文章摘要:
在美国的电影教科书中,电影制作就是工业的理论认为,观众只是一个消费者,而不是艺术品收藏家。因此,美国动画电影不断尝试技术革命,同时正发展为一个利润丰厚的全新产业。
在现在,美国动画片早已风靡全球,通过对这些动画片的细致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动画片未来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字:①美国动画产业中的突破
②战后美国动画发展史
③影响美国动画发展的人
④近期美国动画片代表

美国两大动画电影公司简介
⑥中国动画发展方向展望
⑦美国动画片前景
卡通,是英语"cartoon"的汉语音译。对于这个词的词源,有两种不同说法:其一是说它来自法语中的"carton"(图画);其二是说它源自意大利语中的"cartone"(纸板)。从卡通的词源上,我们就能够确切的获知,卡通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最早起源于欧洲。而在近代欧洲,有两个促使卡通出现的重要历史条件:首先,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壮大了市民阶层的力量,导致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其次,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由开放的艺术理念开始为社会所接受。这两个条件的相互作用,使得传统绘画走下了中世纪的神坛,日益接近平民的审美趋向,给以简御繁的卡通画提供了产生的社会基础。同时,作为市民阶层表达自身要求的手段,卡通画也被赋予了更为广泛的政治内涵。而让卡通风靡世界的却是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他们拥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依靠先进的技术,为一代又一代的孩子编织童年的梦。但仅仅是这些就能让美国动画片红遍全世界,并且经久不衰吗?让我们先从美国动画发展的历史中开始探索。
在美国的电影教科书中,电影制作就是工业的理论认为,观众只是一个消费者,而不是艺术品收藏家。因此,美国动画电影不断尝试技术革命,同时正发展为一个利润丰厚的全新产业。
好莱坞在〝卡通片〞的制作上,最近几年每年的投资都超过了20亿美元。从其发展趋势和规模上看,还引发了更大范围、更多领域的竞争。事实上,一个动画电影的革命正悄悄地进行着。
动画电影在过去的年代中,投入和利润的比例往往不成正比,失败的风险比其他电影大得多,可是近几年来动画电影却出现了飞跃的发展,它不仅在制作上的科技含量极高,而且被视为一个全新的产业,延伸到经济领域。现在,全球最大的电影公司如迪斯尼、梦工场、华纳等都已积极参加到这个领域的竞争中来。
提起迪斯尼,你会想到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狮子王……你会想到迪斯尼乐园,以及以这些卡通形象制作的各种玩具……是的,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动画电影的概念。实际上今天的动画电影已经是个产业,它涉及的领域远远不止影院和碟片,它还包括:电视频道的开发和使用,巨大的游戏设计部门和产业,设置特色景点,开发专题旅游,还有音乐发行公司和各种不同类型小商品生产等等。
让动画电影产业蓬勃发展,既是每个大电影公司战略上的目标,也是表明其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更重要的是它将以生产的形式,检验大电影企业的智慧和决策。这次迪斯尼执行总裁换人,对未来动画电影的发展将起着划时代的作用。
如今史诗片要做到真实和赏心悦目决非易事,且不说制作成本花费上亿美元,就连影片上映后能否被观众认可,也是心中没底,常常是事倍功半。去年多部史诗片的失利就是证明。
然而,动画电影就绕过了这个棘手的问题,电脑科技的突飞猛进,使动画片的设计和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由此将动画电影的制作水准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目前正在拍摄的、表现人的双重性的《犯罪的欲望》(AScannerDarkly)就是反传统的动画片,故事讲述了一个警察在侦办案件的同时,发现自己就是那个十恶不赦的罪犯。这样一个犯罪心理学范畴的故事,与以往动画片的童话世界完全不同,而它一开始就建立在电脑制作技术运用的基础上。
《机器人历险记》2005年上了北美院线排行榜的首位,它的总票房已经超过了1.5亿美元,全球发行以后很容易达到两亿以上的收入,它证明了人们对动画电影科技手段的接受和欣赏。
今天的电脑制作的技术已经进入非常人性化的时代,当你走进影院观赏一部动画片的时候,你几乎忘了它是虚拟的,因为它的精细程度远远超过你的想象,相反你会被那种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震撼,在宏观和微观的世界中遨游。
在美国动画片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不同国家的多种文化特征,从格林童话改编的《白雪公主》到美国的《人猿泰山》,以及分别取材自日本和中国的《幽灵公主》和《木兰从军》,迪斯尼一直以一种近乎苛刻的完美制作,阐述着各国古老的神秘故事。
翻开美国动画片的作品名单,你不难发现美洲大陆的故事很少,而来自世界各国的故事占到其95%以上,这不是制作人的喜好问题,而是对世界文化的开发和融合的认识。美国的历史不过200多年,缺少经典的故事,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与不同地域的文化都有接触,这使得美国动画片能走出欧洲〝宫廷〞,向不同的风格发展。
沃尔特-迪斯尼于1928年创造了米老鼠这一经典卡通形象,制作了电影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动画影片后,〝米老鼠和唐老鸭〞的系列动画片,以机智诙谐的叙事风格,将不同国家的欣赏需求融合在一起,迅速在全世界掀起了热潮。如果说早期的动画片注重表现人类的智慧,那么后来的动画片就走入了对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重新评估。从近几年脍炙人口的动画片中,如正在我国放映的《鲨鱼故事》,以及《狮子王》、《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辛巴达七海传奇》等,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动画电影的音乐和色彩都极具地域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发行的动画片《木兰从军》,影片的制作者将亚洲文化凝聚在这个故事上,使全球观众对中国诗歌的魅力有了更深的了解。影片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夸张的东方式构图和含蓄美妙的东方音乐,使中国的诗歌风韵,在西方社会中引起关注和惊叹。
迪斯尼的动画霸主地位日益坚固,纵贯其漫漫的成长道路,无论是剧情,声效到动画制作,观众反响,算不上登峰造极,但也是当时其他公司所可望不可及的!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迪斯尼的动画历程。
战后的美国动画界,迪斯尼公司的霸主地位仍然无人能敌。在整个五十年代,迪斯尼公司先后推出了《仙履奇缘》、《爱丽丝梦游仙境》、《小飞侠》等童话题材作品,不但延续了迪斯尼动画的口碑,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票房业绩。不过,迪斯尼并没有为成功而陶醉,反而不断摸索创新。他们先后推出了全真人演出的《金银岛》,以现实社会作为动画场景的《小姐与流氓》,以动物角色为主角的《101忠狗》,还有改编自历史传奇的《石中剑》等等。在1964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真人表演与动画相结合的电影《欢乐满人间》,一举夺得13项奥斯卡年度最佳提名。这一切都表明,迪斯尼仍然是一家拥有良好创新能力的动画企业。
在动画领域取得成功的同时,沃尔特又大胆的率领他的公司进军游乐场业。1955年,沃尔特在位于西海岸的洛杉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主题公园——迪斯尼乐园。时至今日,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迪斯尼乐园,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热爱卡通的人们心中永远的乐土。
就在像迪斯尼这样的老牌动画企业坚持传统动画理念的同时,以UPA为代表的小型动画企业则开始尝试〝有限动画〞的制作理念。他们不再追求类似迪斯尼动画片的那种高成本、大制作的华丽场景,转而采用低成本的制作策略,并通过故事情节的精心设计和音响效果来弥补视觉上的不足。事实证明,这种前卫的理念是有价值的。特别是在电视作为崭新的大众传媒兴起之后,原本在电影院中放映的动画片,和其他类型的影片一样受到了强大的冲击。而凭借着〝有限动画〞的理念,动画片开始逐渐适应电视节目的播出要求,进而成为各大电视台争夺收视率的王牌节目。随着电视动画片市场的扩大,几乎所有的动画公司都把主要精力转向了电视动画的制作,电视机里的动画世界也因此而变得绚丽多彩。
到了二十世纪末,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兴起,动画片的生产和制作面临新的革命。迪斯尼公司再次充当了新技术的弄潮儿,推出一系列大制作的动画巨片,包括取材于安徒生童话的《小美人鱼》(1990)、根据阿拉伯古典名著改编的《一千零一夜故事》(1992)、根据莎翁名著改编的《狮子王》(1994)、反映早期北美殖民生活的《风中奇缘》(1995),以及第一部全部采用数字技术制作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等等。这些动画大片的推出不但体现了迪斯尼驾驭新技术的能力,而且还引发了〝剧场传统〞的回归,人们不再守着家里的电视机而是买票到影院里去观看动画片。这是电视取代电影成为最重要的动画媒体之后从没有过的现象。另一方面,以〝梦工厂〞为代表的业界新锐也在与迪斯尼的竞争中逐渐崛起,不断为世界各国的卡通迷们奉上精美的〝动画大餐〞。
在迪斯尼,梦工厂,福克斯等动画公司令人惊叹的成就下,隐藏在幕后默默无闻工作的制片人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对早期动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是美国人温瑟·麦凯。他出生在美国的密西根州,早年曾经靠给马戏团、通俗剧团画海报为生,后来成为了报社记者和漫画专栏画家。1914年,麦凯推出了一部剧情动画片《恐龙葛蒂》(GertietheDinosaur)。这部动画片的推出,改变了此前在动画作品中的纯艺术倾向,把故事、角色和真人表演等组织成为互动式的情节,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而憨态可掬的恐龙葛蒂,更是成为了名噪一时的卡通明星。继《恐龙葛蒂》之后,麦凯又制作了《露斯坦尼亚号之沉没》。这是第一部以动画方式制作的纪录片。
温瑟-麦凯的成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他以自己作为漫画家的修养和积累,开创了一种重视角色的塑造、故事结构和通俗趣味的新型动画创作模式。
作为后来者的沃尔特是真正促使美国动画业走向飞跃的人。而我们也有足够理由认为〝沃尔特-迪斯尼是动画史上的第一位大师〞。
1923年,年仅22岁的沃尔特-迪斯尼告别了故乡堪萨斯,动身前往好莱坞寻求发展。那时的好莱坞是一片创业的热土,而此时的电影仍处在默片阶段,至于动画片也只不过是摆在电影开演前的助兴节目而已。在那里,他白手起家,以仅有的3200美元注册成立了〝迪斯尼兄弟动画制作公司〞。在沃尔特来到好莱坞的这一年,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动画作品——由真人和动画人物合演的无声动画片《爱丽丝在卡通国》。
在好莱坞的最初几年中,迪斯尼和他的公司渐渐的站稳了脚跟,但是在1927年沃尔特遭受了他事业上的第一个沉重的打击。这年,他创作的第一个广受欢迎的卡通人物〝幸运兔奥斯华〞被发行公司用欺骗的手段夺走,公司因此几乎陷入绝境。恼火而无奈的迪斯尼踏上了返回故乡堪萨斯的列车。然而,正是在这次返乡的旅途中,沃尔特的头脑中出现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老鼠。后来,沃尔特的夫人给这个崭新的卡通形象取了个响亮的名字〝MickeyMouse〞!这就是日后享誉世界,为各个国家的儿童所喜爱的卡通明星——米老鼠。
米老鼠的出现,固然为迪斯尼公司提供了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然而,要使米奇和他的伙伴们成为人见人爱的超级明星,迪斯尼公司还必须有新颖的制作理念。而新理念的核心就是重视剧情的设计和不断创新。
在迪斯尼之前,动画片作为普通电影放映前的垫场节目,往往只看重视觉效果而不太注意故事情节的安排。迪斯尼的米老鼠系列则反其道而行之,在制作的初期就对作品的情节进行周密的安排,让短短七八分钟的小片子变得非常引人入胜,再加上制作精良的画面,迪斯尼的动画片一下子就甩掉了几乎所有的竞争对手。
除了先进的创作理念,对创新的敏感是迪斯尼的另一张王牌。20年代中后期,电影告别了默片时代,有声电影的出现引发了整个电影业的革命。沃尔特敏锐的察觉到了变革的来临,开始尝试制作有声动画片。1928年11月18日,作为电影史上的第一部音画同步的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在纽约市的殖民大戏院隆重首映,并取得成功。到了1932年,迪斯尼又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动画片《花与树》(FlowersandTree)。除了预料之中的轰动之外,它也为迪斯尼赢得了奥斯卡动画短片奖。五年后,即1937年,迪斯尼耗费数年时间精心打造的第一部全动画卡通剧情片《白雪公主》(SnowWhiteandtheSevenDwarfs)上映。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动画片,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因为这部作品所取得的巨大商业成功,使得迪斯尼的制作计划开始向长片倾斜。紧接着,在1940年里,迪斯尼公司连续推出了《木偶奇遇记》和《幻想曲》两部动画长片。其中,《幻想曲》更是被视为现代动画片的经典之作,推出伊始便获得了广泛赞誉。在不断推出新作的同时,迪斯尼的卡通明星阵容也不断扩充,除了米老鼠之外,米妮(Minnie)、布鲁托(Pluto)、高菲(Goofy)和唐老鸭(DonaldDuck)等新形象也陆续出现在了迪斯尼的动画片中。伴随着不断涌现的优秀作品和卡通明星,迪斯尼公司终于在40年代初确立了它在卡通帝国中的霸主地位。
对于整个美国动画业而言,迪斯尼的成功具有巨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由于动画市场的扩展,许多新动画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此时的好莱坞已经是全美、乃至全世界动画业的中心了。凡-伯伦制片厂(VanBeurenStudio)就是这些新动画公司中的一员,在他的旗下同样聚集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动画家。在30年代后期,这家公司推出了著名的系列动画片《汤姆猫和杰瑞老鼠》(TomandJerry),并获得成功。另一家有影响的动画制作机构是华纳制片公司在1934年创立的动画部,主要作品包括:《猪豆子》(PorkyandBeans)、《达菲鸭》(DaffyDuck)、《邦尼兔》(BugsBunny)等系列动画片。与迪斯尼的米老鼠一样,它们也都是尽人皆知的卡通明星。
然而,在迪斯尼辉煌的成功里,危机也在悄然孕育着。成立之初的迪斯尼公司,以艺术和创造为信条网罗了大批一流的动画人才。但是,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迪斯尼的艺术风格也逐渐趋于固定,迎合观众和市场的需求成为了节目制作的基础和前提。更重要的是,迪斯尼的员工越来越感到,公司的繁荣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预期的收入增长,不满情绪开始在迪斯尼的内部蔓延。到了四十年代初,迪斯尼公司属下的动画家们开始筹备成立工会,希望以此来与公司高层对抗,争取提高报酬。可是,高层的态度似乎要比想象中的更为强硬,由此也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口水战〞。最终,许多公司的业务骨干负气出走,并合伙成立了〝美国联合制片公司〞(UnitedProductionsofAmerica,简称UPA)。
虽然经历了许多波折,但是沃尔特-迪斯尼和他的公司依然是那个时代无可辩驳的成功者。今天的迪斯尼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娱乐王国〞,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上证明了沃尔特的理想和成功是超越时代的。
将近八十年的好莱坞动画电影发展史中,美国动画长片在选材和迎合观众口味方面不断作出努力。20世纪90年代,新的动画技术的诞生和风格不同的制作理念使得动画电影市场异彩纷呈。
各路英雄汇集于此,刀光剑影中精彩纷呈,赏心悦目的动画片层出不穷,这大大的福利了现代或是以前观众的视觉,听觉!各大动画公司谁主沉浮对于观众来说似乎以不那么重要!无论是迪斯尼还是梦工厂,又或者是福克斯,他们的丰功伟绩则在于诞生于旗下的令人记忆犹新的动画!让我们再次来感知一下他们这些年努力下的风风雨雨!精彩的瞬间!
故事描述在美丽的澳洲大堡礁海域中,活泼好动的小丑鱼尼莫,不幸被专门收藏观赏用鱼的潜水人士捉到,被卖入悉尼一间牙科诊所中,成为鱼缸中众多观赏鱼的一分子。尼莫开始必须面对一群陌生又怪异的新朋友,还得担心如何能与父亲老爸团聚;而另一方面,心急如焚的老爸决心要远度重洋试图找到尼莫,沿路上还遇见了热心助人,但只有短暂记忆的帝王鱼多莉。他们不畏艰险踏上了营救尼莫的惊险旅程;
这是一部制作精美,色彩艳丽,场面宏大,故事感人的电脑动画巨片。片中电脑制作的角色和景物异常逼真。而全片的故事更是充满了悬念,历险,亲情,友谊等诸多元素,对各个年龄层次的观众都有巨大的吸引力,可以说是迪士尼和皮克斯动画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电脑动画影片。
《海底总动员》的导演是《虫虫特工队》安德鲁·史坦顿。史坦顿勇于挑战自己,除了精采的故事内容之外,史坦顿还刻意挑战所有计算机动画师最恐惧的一件东西:水。根据《海》片的制片人之一葛翰华特斯表示:用计算机动画“表达水面之下的活动是一项艰巨任务”。因为水是透明的,水面、潮流、折射的光线以及水里物体的距离感都非常难以表达。因此以往几乎没有任何计算机动画影片敢将故事设定在水面下发生,就算是有表现水的感觉,顶多也是下雨或是几滴水花罢了。这次《海底总动员》特别挑战“水”这个元素,千万不要不信,短短的预告片当中所有的一切水面上、水面下甚至是海平面的感觉都是计算机做出来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