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怎样才能不成为文化的遗留物,而成为当下活生生的文化现实呢?

2020-07-06 文化 109阅读

民俗文化,顾名思义它是根植于民间社会中,大众百姓的风俗文化生活。而作为这种长期存在,并带着浓烈的地方气息、烟火气息的文化,它在根本上,便有别于传统印象中的高雅文化。同时,它又在一定程度上,做为传统高雅文化的补充和辅助,以此来丰富普通百姓的精神和生活。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由此不少民间传统和民俗文化,也才又一次获得了大众的关注和认可。然而,这样的关注与认可毕竟有限,目前普遍存在的困境是,对不少地方民俗文化认知不足,保护力度不够,以此而产生了“欠发展”的状态。更有甚者,不少民俗文化已然随着社会的发展,面临着日渐消亡的困境。

托姆斯(Thoms)在他的民俗概念和民俗研究中吸收了海德—格林(Herder-Grimm)的把民俗定义为民族遗留物的观点,但它也受到了“泰勒的科学”的进化观的影响。1871年爱德华莫莱特泰勒(Edward Murnett Tylor)在他的作品《原始文化》中声称文化是泛人类野蛮过去的结果,文化的发展可以由一些“遗留物”——风俗和思想的事实来证明,这些风俗和思想只有在它们产生的原始环境下才有意义,环境很大程度上与现代野蛮部落的条件是一致的。

尽管泰勒相信人类心理的一致性和文明归功于野蛮祖先,对民俗学家来说,野蛮和文明却被认为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野蛮和文明的区分被看作是遗传的和不可克服的,“农民和未受教育的”不能被归为文明的另一面。泰勒在过去只注意到“英国农民和非洲黑人之间的微小差异”。但对民俗学家来说,这不是随意的类比而是基本原理。

泰勒(Tylor)的进化论改变了过去话语的性质。第一、以前认为民俗作为遗留物是野蛮人类的远古过去,不仅仅是民族学定义的民俗的古昔时代。第二、民俗(即残存物)是文明发展中被遗忘而不是被珍惜或挽救的东西。最后,海德和格林兄弟对民族的最初定义和区分是由血统路线决定的——也就是,沿着民族之线——而英国的遗留物民族学家则沿着“等级”之线。一个农民作为个体出现;他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况是如此不同超乎人们的想象9。民俗学家想要掌握游离于文化之外的这个阶层的心理状况,他们的知识是口头相传,他们的风俗是地域性的、丰富的,不是上面强加的。

现在看来,民俗文化作为一项老百姓广泛参与的文化,社会大众创造的文化,如何重获生机,重新拥有鲜活的生命。这除了要依仗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和保护措施,并培育高水平、高素质的地方民俗文化人才外。其根本的解决方式,应当是如何唤起大家对民俗文化的认可和重视,如何吸引大众,参与到这些民俗文化的抢救和保护中来。因为只有真正拥有了大众的参与,民俗文化才会拥有生存的根本,并获得传承和发展的源泉。反之,民俗文化只会日渐与社会发展脱节,直至成为文化的标本,被封存和瞻仰。

近年来,不少民俗文化或民俗活动,借着旅游的热潮,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复苏,然而其发展后劲不足,大众参与热情不高的现象,依旧存在。只有让社会大众认可和接纳它们,这才是民俗文化恒久不息的生命力所在。否则,民俗文化只会渐而成为笼中之物,无所他用,直至被人遗忘。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