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是盘活存量土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针对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导致土地大量闲置、浪费的社会、政策、法律、经济等各方面原因,提出了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整理是其集约利用的最有效方法。
我国目前耕地资源非常缺乏,人均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而造成耕地资源匮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村建设用地的粗放利用。因此,对农村建设用地的研究和对空闲宅基地的整理势在必行。
一、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建设用地数量大、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严重超标。
宅基地是农村建设用地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农宅多为一户一宅式,容积率偏低,用地比较粗放,这就直接造成了很多村庄的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普遍超出了标准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二)农村建设用地规模趋增,耕地保护压力加重。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掀起了建房热潮,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量呈强劲增长态势。由于农民建房大多弃旧建新,且选址多围绕原村庄周边及道路扩展,致使大量良田被占,耕地保护形势日趋严峻。
(三)住宅质量比较落后,建筑层次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
大部分农村居民的住宅以砖瓦结构为主,而且绝大部分住宅是一层简易结构,占地面积很大,三层以上楼房已相当少见。这样就形成了建筑密度大,容积率低且房屋质量差的状况。
(四)选址随意,布局零乱,“空心村”现象较普遍,不良用地现象多,土地浪费严重。
受传统生产方式和居住观念影响,农户长期习惯于以自然院落的形式分散居住,由此形成了村民住宅“满天星”式的分布格局。从农村居民点自身的发展而言,其用地方式也大多是外延式扩展为主,而忽视对原有居民点的内部挖潜。农村建设用地的过分铺开,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着居住环境的建设和乡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