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8月02日10:51:19 解放日报 夏俊
日前在乌镇举行的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研讨会上,众多茅盾文学奖评委一致认为,应该说当代的中国文学已经超越了现代文学。当然现今的文学创作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充分个性化及本土化趋向
“长篇小说创作突出表现为两大特点:充分个性化及本土化趋向。”这是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评委李星对当前长篇小说创作现状所作的一个概括。
他回顾半个世纪的中国长篇创作,“中国小说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学习西方模式、模仿名人名篇的越来越少,相反在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基础上,又激活了中国民族的艺术,小说人物已日趋中国化本土化。从贾平凹的白话小说到莫言的先锋探索———在中国漫长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写作中国小说,都越来越多地显现出对个人的价值取向、关注人格力量,并在道德层面上解构当代中国社会中的社会人。”
方言创作突破普通话
“中国小说创作在21世纪面临怎样的状态?”来自上海的评论家、茅盾文学奖初评评委杨扬说,从这次获奖的5部作品来看,大多是地方特色鲜明的作品。
“纵观中国小说创作与发展历程,语言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饱和,然而就在普通话一统天下的同时,很有潜力可挖的方言写作却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他继而提出,中国长篇小说创作应该在普通话之外,寻求中国文学新一种发展的表达方式。”
文学缺钙与长篇创作
茅盾文学奖评委雷达指出,为何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比较缺乏正面造就人的能力,比较缺乏超越现实客观真实的内在的精神能力,较多地批判、揭示、否定的能力,较少正面呼吁、引导和哺育的精神能力。
雷达认为,“许多作家对于时代、社会及其精神存在方式,缺乏一种整体的把握和体察,缺乏雄健的艺术概括力、重构力和原创力,影响了大作品的产生。此外,文学缺钙症状还体现在作品的气度上,直面现实、直面心灵的魄力上,更体现在哲学的高度与意义的丰饶与否上。”
正如此次茅盾奖获得者张洁、熊召政、柳建伟、徐贵祥等人所述,“我们感谢生活在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因而我们更愿意去挖掘历史上有价值的东西,重塑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我们更愿意在创作中去寻求突破,与读者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