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地方良种猪有哪些?

2020-05-17 文化 290阅读

主要有以下品种:

(1)民猪 原产于东北地区。全身黑色,体质强健,耳大下垂,背腰平直,四肢结实粗壮。产仔数平均13.5头,10月龄体重136千克,屠宰率72%;在体重90千克时屠宰瘦肉率为46%。成年体重:公猪200千克,母猪148千克。民猪具有抗寒力强,体质强健,产仔数多,脂肪沉积能力强和肉质好的特点,适于放牧和较粗放的管理,与其他品种猪进行两品种和三品种杂交,所得杂种后代在繁殖和肥育等性能上均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但脂肪率高,皮较厚,腿肌肉不发达,增重较慢。

(2)太湖猪 产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沿江沿海地区。头大额宽,面微凹,额有皱纹。耳特大、下垂。背腰宽而微凹,腹大下垂,大腿欠丰满,后躯皮肤有皱褶。毛色全黑或青灰色,乳头数8~9对。产仔数平均13头,3月龄即可达性成熟,泌乳力强,哺育率高。生长速度较慢,6~9月龄体重65~90千克,屠宰率67%左右,瘦肉率39.9%~45.08%,成年公猪体重140千克,母猪体重114千克。

(3)金华猪 产于浙江省金华市的义乌、东阳和金华3个县。外形特征具有“两头乌”的毛色特征。体形不大,成年公猪体重140千克,成年母猪体重110千克,凹背,腹下垂,臀宽而斜,乳头8对左右。产仔数平均13.78头,8~9月龄肉猪体重为63~76千克,屠宰率72%,10月龄瘦肉率43.46%。性成熟早,繁殖力高,肉质好,但肉猪后期生长慢,饲料利用率较低。

(4)内江猪 主要产于四川省内江县和内江市。体形大,体质疏松,头大,嘴短,额面横纹深陷成沟,耳中等大、下垂。皮厚,成年种猪体侧及后腿皮肤有深皱褶。被毛全黑,鬃毛粗长。每胎平均产仔10.4头;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69.26千克,成年母猪平均体重154.8千克。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限量饲养肥育期日增重平均662克;中等饲养条件下,限量饲养肥育期日增重平均410克。90千克体重屠宰时屠宰率67.49%,胴体瘦肉率37.01%。

(5)两广小花猪 原产于陆川、玉林、合浦、高州、化州、关川、郁南等地,是由陆川猪、福建猪、公馆猪和两广小耳花猪归并,1982年起统称两广小花猪。体形较小,具有头短、耳短、身短、脚短、尾短的特点,故有“五短猪”之称。毛色为黑白花,除头、耳、背腰、肩为黑色外,其余均为白色,耳小向外平伸。背腰凹,腹大下垂。性成熟早,平均每胎产仔数12.48头;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30.96千克,成年母猪平均体重112.12千克;75千克屠宰时屠宰率为67.59%~70.14%,胴体瘦肉率37.2%。肥育期平均日增重328克。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