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渔溪鲢鱼文化 越详细越好 谢谢了 哪个大哥大姐帮帮忙

2020-06-05 美食 135阅读
长胡子的鲶鱼有一个别名,叫作胡子鲢、粘鱼、塘虱鱼、生仔鱼,本名叫革胡子鲢鱼也叫革胡子鲶鱼。江南河塘、溪潭里的鲶鱼,大头,宽嘴,浑圆,无鳞;只是和鲶鱼稍稍有些区别,革胡子鲶的形态与我国南方产的胡子鲶相似,区别在于背鳍和臀鳍的基部更长,鳍条数目更多;头背部有许多呈放射状排列的骨质突起;胸鳍硬刺短而钝,不刺手;鳃耙密集,数目高达52-90(胡鲶仅15-18,蟾胡子鲶为18-23);鼻须和颌须稍短,均不达胸鳍;体背及两侧苍灰色,带有不规则云状斑块,胸鳍部色白;自体重10克以上的个体所有鳍条边缘均有淡红线环绕。革胡子鲶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肉质细嫩、易繁殖、适应性强、耐低氧、抗低温能力较强等优点,饲养一年可重达2公斤,最大个体达10公斤以上,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鱼类,当前部分地区已开展家庭养鱼。革胡子鲶的性成熟年龄约为10个月,繁殖季节为4-10月份。其产卵习性似鲤鱼,而不同于本地的胡子鲶和蟾胡子鲶;并且亲鱼有吞食鱼卵和仔鱼的本能,故不能在产卵原塘孵化。此鱼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对象。
胡子鲶的形态与习性:胡子鲶,在分类上属鲤形目、胡子鲶科。体长一般20厘米以上,体重1.5~2.5千克,最大约5千克。胡子鲶原系野生鱼类,栖息于河川下游、田野、坑塘、沟渠等处。性喜成群,贪食,主要摄食动物性饵料,如昆虫、小杂鱼、虾、贝类等。多在夜间活动和取食,白天则潜入水底或洞穴中。人工饲养后,亦能在白天摄食,食取部分植物性精饲料。胡子鲶适应能力强,可在小水体和低溶氧的环境中成长,且病害较少,饲料来源广,容易养殖,成本较低,适宜于农家庭院小水面养殖推广。
革胡子鲢鱼的新用途:所述革胡子鲢鱼直接作为具有、抗肿瘤、抗辐射作用的药物,或者以革胡子鲢鱼做为原料用于制备具有、抗肿瘤、抗辐射作用的药物的用途;或者用革胡子鲢鱼的鱼粉直接作为保健食品或保健品。充分利用革胡子鲢鱼的高DHA和EPA含量,制备、抗肿瘤、抗辐射作用的药物,对人体几乎无毒、副作用,可长期食用;革胡子鲶鱼粉也可以直接作为或加工成保健食品,食用方便,有利于人体健康。
革胡子鲶鱼的人工养殖繁育技术:革胡子鲶Clariasleather又叫埃及胡子鲶、埃及塘虱鱼、革极子鲶、埃及塘角鱼、草胡子鲶(可能为笔误所致),分类上隶属于鲶形目、胡子鲶科、胡子鲶属。常栖息于池底沿岸水域,喜群居,善钻泥及穴居,是一种以动物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流域,我国于1981年引进。它具有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食性广、抗病力强、耐低氧、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骨剌少等优点,因此,革胡子鲶是一种很有养殖前途的优良高产品种,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很好。现养殖范围已扩大到我国大部分地区。
投放革胡子鲢鱼种,应根据当地气候,适宜放养时间为4月下旬至11月上旬,饲养二、三个月就可达到商品鱼规格。3厘米以上的鱼种,可直接放入池塘中饲养,但规格要求一致,不能同塘放养几种规格的革胡子鲢的鱼种,因为它有弱肉强食、互相残杀的习性。一般的池塘,每平方米可放养20尾左右,如水源方便、饲料丰富、饲养管理水平较高,每平方米可放养40尾左右。鱼种下塘时,最好用20%浓度的食盐水浸浴鱼体5分钟。
革胡子鲶的池塘养殖方式
池塘养殖又可分单养和混养两种。 (1)池塘单养。池塘单养革胡子绝的优点是产量高、管理方便、捕捞收获方便;缺点是池塘利用不够,生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①池塘条件。池塘要求水源充足,不含有害物质,排灌方便,池底平坦坚实,淤泥厚度小于15厘米,池埂坚实无漏洞。池埂高出水面40厘米以上,进水、排水口设置拦网防逃。在池塘水面投放水浮莲或浮萍,既可遮阴,又可净化水质和作为辅助饲料。在鱼种下塘前必须要求对池塘进行干塘、清整消毒和施基肥,注入新水,当池水中饲料生物繁殖达到高峰时方能放鱼种。 池塘面积一般以600-2000平方米为宜,水深1-1.5米。 ②鱼种放养。放养的鱼种规格要求一致,放养密度因鱼种大小及池塘、饲料、水源条件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放10厘米左右的鱼种5—10尾。投放大规格鱼种可提高成活率和增加产量。下塘鱼种规格应不小于5厘米。 ③投饲。鱼种刚下池时,应投喂一些优质动物性饲料,使其尽快恢复体质和加快生长。革胡子鲶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如螺、蚬、蚌、蜗牛等贝类以及蝇蛆、蚕蛹、蚯蚓及动物尸体及下脚料等。贝类应将壳打碎后投喂,韧性大的需打碎或绞成肉浆做成食团以提高利用率。粉状饲料(鱼粉、骨粉、虾壳粉、玉米粉、米糠、麦麸等)最好与肉掺在一起混合投喂。有条件的可按照革胡子鲶的营养需要
,配制成粗蛋白含量30%以上的颗粒饲料投喂,这样既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又可加速鱼的生长。饲为应在饲料台上。饲料要精粗搭配,每天早、中、晚各投1次,投喂坚持“四定”。 适当施有机肥培育浮游动物,可以满足革胡子鲶的摄食需要,降低饲料系数。 ④日常管理。经常打扫饲料台,保持水质清新,防止鱼因密度大而缺氧。换水要过滤,以免带入寄生虫等敌害。还要防止蛇、鼠打洞及雨后涨水逃鱼,平时巡塘应检查有无漏洞,拦鱼设施是否被破坏等。 (2)池塘混养。革胡子鲶与其他鱼混养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发挥池塘生产潜力。利用这种方式还可以用来清除池中野杂鱼和控制罗非鱼的过度繁殖。 革胡子鲶可与链、鳙、鲤、草、罗非鱼等鱼混养,但不能与肉食性鱼类混养。混养的鱼种规格要适当大些,最好当年能达到商品规格,能和革胡子鲶一起干塘起水上市。混养方式有: ①以革胡子鲶为主,搭养其他鱼:一般每平方米放养5-6厘米的革胡子鲶鱼种3—6尾,每2-3平方米搭养一尾家鱼种。 ②以其他鱼为主,革胡子鲶为辅:可以饲料家鱼的成鱼池中,每2—3平方米搭养一尾体长6—8厘米的革胡子鲶,利用水中小杂鱼和水生昆虫作为其饲料,不需增加投饲。 ③成鱼池中混养革胡子鲶亲鱼:按雌雄1:1或1:1.2的比例放入少量可繁殖的革胡子鲶,在繁殖季节投放鱼巢让其产卵孵化。根据繁殖的革胡子鲶数量,适当投喂一些动物性饲养,让它在成鱼池中直接养成商品鱼。放养时要考虑革胡子鲶繁殖后水体的负载能力。
革胡子鲶的鱼病防治技术
(一)黑体病 该病鱼鱼体发黑,消瘦,停食,严重时鱼体常头部向上,垂悬于水表层,直至死亡。经检查,在胸鳍内侧有一圆形红色血斑,鳍条溃烂,在其头的背部出现霉斑点,此病鱼苗阶段易感染,饵料不足水质不好最易发病,发病快,传染迅速。 防治方法:保持水质清洁,不使用未经发酵的肥料;五倍子2-4克/立方米全池泼洒,30克/升的生石灰水全池泼洒,隔天一次,泼洒2-3次即可。 (二)肠炎病 病鱼体消瘦发黑,腹部膨胀,离群独游,轻压腹部,有淡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剖腹可见腹部积水,肠壁充血发炎,红紫色,后肠尤甚,肠粘膜溃烂脱落。此病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多发生在7-8月,主要危害鱼种和成鱼。 防治方法:发病季节用漂白粉挂篓;用1克/立方米的漂白粉全池泼洒,连用2天;每千克鱼用1毫克呋喃唑酮拌入饲料,连用1周,外加1.4—3毫克/升的五倍子泼洒一次;用磺胺胍每50千克鱼按17.5克药物分6天配成药饵投喂,并用漂白粉遍洒。 (三)气泡病 病鱼浮于水面,腹部朝天,腹内有一气泡,不能下沉。致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池中施放过多未发酵的有机肥料,或池中水质老化,水中蓝、绿藻类过多,在强光下使水中气体过于饱和,鱼误食气泡所致。 防治方法:池水透明度过小时,不宜放鱼苗;发病后迅速注入新水,并投以充足的活饵料,可使部分鱼苗排出气泡,恢复正常;每水深1米,用1.5—2千克的食盐对水后全池泼洒,有一定疗效。 (四)水霉病 病鱼感染水霉菌后,其体表出现灰白色的团状菌丝,形如棉絮状。菌丝逐步扩展后,鱼游动失常,皮肤粘液增多,食欲减退,最后消瘦死亡。致病原因多是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受伤,或由于低温冻伤引起。 防治方法:注意操作,勿伤鱼体,越冬池的水温要控制在15℃以上;每立方米用10克的孔雀石绿浸洗鱼体或鱼卵;用3%-4%食盐水浸洗病鱼10—20分钟;每毫升用1毫克的漂白粉全池泼洒;用0.4‰的食盐与0.4‰的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 (五)车轮虫病 个体大的车轮虫寄生于皮肤和鳍条上,引起体色发黑,身体消瘦,游动缓慢。个体小的车轮虫聚集在鳃的边缘和缝隙,在鳃上不断滑动,刺激鳃组织,严重时使鳃丝边缘发白腐烂,病鱼暗黑消瘦,离群靠近池边缓慢游动。大量寄生时幼鱼的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生石灰彻底清塘,不要使用未经发酵的有机肥;苗种分塘、转池、越冬时要用8毫克/升的硫酸铜浸洗;用0.7克/立方米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遍洒。 (六)尾孢子虫病 中华尾孢子虫寄生于鱼的鳍条、皮肤,引起鱼体出现灰白色点状的小瘤或块状。主要危害土池中培育的苗种,以孢子形式进行传播。流行季节为5-7月。 防治方法:清除过多的淤泥;用生石灰可杀死淤泥中的孢子;用0.3-1克/立方米的晶体敌百虫遍洒。 (七)三代虫病 由于寄生鱼体的三代虫的运动,损伤鱼的体表和鳃丝,使得鱼体分泌灰白色粘液体表,严重感染时可引起成批死亡。此病主要危害土池培育的革胡子鲶幼鱼,以寄主或水流的方式进行传播。在水温20℃左右时流行。 防治方法:鱼种进池时用2—3克/立方米的敌百虫浸洗;90%的晶体敌百虫0.2—0.3克/立方米全池遍撒;用0.1—0.24克/立方米敌百虫与面碱合剂(比例为5:3)全池泼洒。
该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美味浓郁、刺少、开胃、易消化,特别适合老人和儿童。老、幼、产后妇女及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最为适用;适宜体弱虚损,营养不良,乳汁不足,小便不利,水气浮肿者食用;鲇鱼为发物、痼疾、疮疡患者慎食。此鱼不宜与牛羊油、牛肝、鹿肉、野猪肉、野鸡、中药荆芥同食。性温,味甘。归胃经,补中气,滋阴,开胃,催乳,利小便。宜:体虚虚损,营养不良,乳汁不足,小便不利,水气浮肿者宜食。常人每次适用量150~200克。
该鱼钓法
1、钓饵 大青蚯蚓、小泥鳅、小鱼、小虾牛羊肉; 蝼蛄、蚂蚱、克陶虫、树虫、草虫和螳螂; 小癞哈蟆与飞蛾,这些钓饵都须活与煮熟的米粒。 2、钓具 短竿要结实,竿尖必须硬。 粗线大鱼钩,钓鲶方适用。 3、钓点 一般情况,选择钓点; 池塘岸边,洞穴附近, 江河之中,陡岩下面。 还要根据,季节变换, 春日将暖,向阳浅滩; 夏季炎热,选择河湾; 秋后天闵,深水下竿; 雷阵雨过,后两三天; 阴天多云,细雨绵绵, 三四级风,最好钓鲶。 鲶鱼活动,规律可循。 “七上八下”,规律可循, 小河小溪,流水不断。 水草丛生,流速缓慢。 此处藏身,捕食方便。 过水池塘,涵洞下面。 流水钩渠,坑塘石间; 草苇根部,鲶鱼产卵。 溪河埂岸,乱石缝间。 放水闸坝,下回水湾, 水浑食多,鲶鱼成群。 下列情况,不宜钓鲶; 烈日当空,万里无云, 丝风皆无,平静水面。 河底细沙,或多鹅卵。 浸有源头,静水域间。 流速湍急,直流区段, 下竿无望,另寻钓点。 4、适用钓法 (1)插竿钓法 池塘水库洞穴旁,江河陡岸深水下, 不用钓竿用斑竹,一米二三足够啦。 渔线长度约严谨,鱼钩选用大歪把。 钓饵活的小泥鳅,也可使用癞哈蟆。 钩从背部穿过去,钩尖裸露不可怕。 不用坠石不用漂,日落之前岸边插(斜插)。 须让钓食帖水面,不停打水紧挣扎。 鲶鱼夜间来觅食,见此不会放过它。 先用尾巴抽一下,回头一口但吞下。 由于斑竹有弹性,脱钩难度非常大。 一次可插几十根,最佳季节是盛夏。 (2)选窝钓法 酒泡小米先打窝,招引小鱼进窝点。 鲶鱼发现小鱼群,纷纷窜出来“会餐”。 大漂重坠大鱼钩,0.5(mm)的粗渔线。 装钩使用小泥鳅,或者青色大蚯蚓。 发现窝内水泡起,密密麻麻往上泛。 这是鲶鱼进了窝,及进下竿莫迟延。 但见浮漂沉下去,十拿九稳钓上鲶。 鲶鱼咬钩比较死,脱钩很少能出现。 (3)沉底钓法 岸边陡峭深水域,水下多石多穴洞。 八米硬竿粗渔线,大号鱼钩铅坠重。 大青蚯蚓做钓食,摇头摆尾腥味浓。 应使饵钩落水底,或者上下稍移动。 饵食晃动目标显,引诱鲶鱼出洞中。 手感沉重竿尖动,鲶鱼咬钩把竿扬。 (4)甩线夜钓法 四五十米粗渔线,铅坠在前钩在后。 大钩拴上四五只,间隔半米远左右。 渔线另端拴木棍,插在岸边线放开。 钓饵使用大蚯蚓,不用鱼竿不用漂。 钓点选在进水口,鲶鱼觅食必经道。 回水湾处更为好,数条长线水中抛。 傍晚时节把钩下,次日清晨把鱼收。 (5)鼯鼠钓法 六米独节粗钓竿,3×9股锦纶线. 线比鱼竿长三米,竿身下面绑铁环。 线从铁环穿进去,一端固定竿上边。 另端拴两大歪钩,浮漂铅坠全都免。 江河陡峭深水域,旋窝出口选钓点。 装钩使用小鼯鼠,颈后、臀部把钩穿。 钩尖倒刺全裸露,两钩方向应用相反。 钓者蹲坐河岸上,两手同时握鱼竿。 鼯鼠离水半厘米,让其四爪乱蹬弹。 鲶鱼看见美食物,跃出水面到近前。 先用触须来试探,接着用尾把饵扇。 尔后回头便一口,吞钩拽线便逃窜。 钓者眼明手又快,用力提竿莫迟延。 (6)癞蛤蟆钓法 4-5米粗钓竿,大钩粗线重铅坠, 褐色青蛙做钓饵,钩尖穿透脊梁背。 钓点选在水草旁,或者水下有树桩。 钓者先在隐蔽好,手持钓竿把鱼诓: 饵钩水面紧摇摆,好似青蛙在跳动。 饵钩不要离水面,又不可以沉水中。 鲶鱼发现青蛙“蹦”,跃出水面游近前。 先用触须做试探,尔后再用尾巴扇。 当它发觉无异常,上来一口把钩咽。 拉着渔线便逃走,钓者及时来提竿。 (7)溪流钓法 短竿硬梢,大钩粗线。 上游涨水,或者雨天。 溪流浅滩,选做钓点。 树虫装钩,漂坠全免。
钓鱼体会
一、鲶鱼吃钩时看样子又凶又痴,实际上鲶鱼是敏感性强且刁钻的一种鱼类,它的一切动作都很灵活,如果一个沟塘里用鱼网捞过,最少要过3~5天才敢吃钩。如果发现有网捕捞过沟塘,就不要在里面下钩了。 二、鲶鱼咬钩时很灵活,一定要掌握时机,即是要等鲶鱼咬住钩回头跑时及时甩钩,甩钩时要掌握三要:第一要狠,第二要用力,第三速度要快。 三、选用钓竿也是主要的,切记不能选用过硬的竹子做钓竿。因为鲶鱼咬钩时咬住就回头跑,如果钓竿过硬没有韧劲又加上鲶鱼敏感性强,随时可吐钩,得不到收获,如果选用过软的竹子做钓竿也不行,因为鲶鱼钩尖不是特尖快,就钩不进嘴壳,也容易脱钩。 四、要会看风水,看沟塘河湖地形。 (1)看风水就是看天气,不管什么季节如果遇到五级以上的风,就不适宜钓鲶鱼,因为水浪较大,鲶鱼很少在水边游动觅食,一般都沉到水底。如果想钓也只有找背风浪水的水边沿或有水草及水缺口的地方。 (2)看沟塘河湖地形,就是先从沟塘拐、梢、湾、凹凸处下钩。同时要看边沿的坡度大小,白天鲶鱼找坡度小的水边沿觅食,早晚鲶鱼经常游到坡度大的边沿觅食,夜晚,鲶鱼常活动在坡度大的水域。 (3)混水是钓鲶鱼的好水,混水分两种,一种是面混水,一种是绿混水。没有草的一定要沿着水边钓,用抖动法、拖拉法均可。切记不要放在水中间钓,有草的混水,要先钓水边,后钓窝。如果里面鲶鱼多,也可交钓。白天不要在人车常去的水边下钩。 (4)看沟、塘、埝、坝、池、沼水的来源。一看宽度,二看深浅,鲶鱼是否能在里面存生。如果到一个新沟塘按照上述钓法,连试数处,没有鲶鱼吃钩,说明里面鲶鱼很少,就要及时转移,另找它处。
会钓老鼠的鲶鱼: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有一种鲇鱼,专门诱捕岸上的老鼠。这种鲇鱼白天休息,夜间四处觅食。当它游近岸边,便将尾巴露出水面,一动不动地靠在岸边,发出阵阵腥味引诱夜间外出觅食的老鼠。狡猾的老鼠见到浮在水面上的鱼尾巴,并不立即咬食,而是先用前爪去拨动几下,此时鲇鱼仍然一动不动,让老鼠误认为是死鱼。老鼠见鲇鱼不动,真的以为是死鱼,便放心大胆地张口咬住鲇鱼尾巴,使劲往岸上拖。 这个时候,鲇鱼见老鼠已上了圈套,便使出全身力气,尾巴一摆,将老鼠拖入水中,老鼠虽识水性,可以与鲇鱼在水中较量,但无奈力气不如鲇鱼,在水里也缺少鲇鱼那种长时间潜入水中的优势,一场生死大搏斗的结果是鲇鱼占上风。此时,鲇鱼充分发挥它在水中的优势,用锯齿样的牙齿咬住老鼠往水下拖,老鼠在水下不能换气,挣扎一阵后便活活淹死,成为鲇鱼的美食。
巨大的鲶鱼:2005年,泰国北部的渔民在湄公河中意外捕获了一条超大鲶鱼,重达293公斤,有关科学家认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不幸的是,动物保护学家和专家还没能成功解救这条大鲶鱼,它就成了渔民们的腹中餐。 湄公河是许多淡水巨型鱼类的家乡,生活着很多种大型淡水鱼类。此次被捕获的大鲶鱼则是其中最为庞大的一种,293公斤重的它体形就像一头大灰熊。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的一名科学家在一份声明中透露:“我们已经确认,这条鲶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淡水鱼纪录保持者,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 得知这条巨型鲶鱼的消息后,当地动物保护者和政府官员试图和捕获它的渔民谈判,希望他们放了这条鲶鱼,使之能够顺利产卵。但遗憾的是,村民们并没有听从劝告,而是将鱼肉当作罕见的美食瓜分享用。
蒜香鲶鱼
材料:鲶鱼1条(约750克),红辣椒2 个,香葱1棵,生姜1小块,大蒜15瓣。调料:食用油50克,酱油1大匙,高汤10大匙,料酒1大匙,郫县豆瓣3大匙,香醋1大匙,精盐1小匙,味精1小匙。做法:鲶鱼宰杀后洗净,剁成块;辣椒洗净切段;葱洗净切段,生姜洗净切片,豆瓣剁细;大火烧热炒锅,倒入油烧热,放郫县豆瓣炒至油色红亮,加入葱、姜、高汤,再依次加入酱油、盐、料酒、鱼块、大蒜、辣椒,烧沸后转小火慢烧10分钟;待鱼熟透入味,先将鱼铲起盛入盘内;再次调大火烧热锅中剩余的汤汁,加入味精和香醋,待汁浓稠,盛起浇在鱼块上即可。特点:浓香诱人,微辣适口。收汁要用大火。出锅时再放香醋,效果更好。
红烧鲶鱼
易学、简单,味道鲜美,口感滑嫩。材料:鲶鱼两条约500-600克,小鲜红辣椒4-5个,香葱10克,植物油500克,料酒15克,酱油15克,花椒4粒,八角1个,味精、胡椒各少许,芡粉10克,高汤200克,香油10克。做法:先将市场买回来的活鲶鱼去掉内脏,把头的前部分剁掉丢弃,然后将鱼身切成6至7公分左右的小段。用料酒5克,盐少许,腌制约6分钟。把鲜红辣椒、香葱洗干净,切成小段。起镬,放油烧至七成热,置入鲶鱼段,让它油炸一阵,当炸成两面金黄色,即可滤油,但镬内留下少许油,再放进花椒,八角,香葱段,辣椒段,煸出香味后,再把鲶鱼段倒入。然后再加烹料酒,高汤,酱油,盐,味精,胡椒,用文火焖约20分钟,见高汤不多,勾芡粉,浇上香油即可。
水煮鲶鱼
用料:鲶鱼一斤半,淀粉2大匙,葱一两,干红辣椒10个,花椒30粒左右,老姜一块,大蒜3个,汤或水约两斤,豆瓣2大匙,老抽2大匙,白糖1匙,油辣椒2大匙,花椒粉一小匙盐、味精适量。做法:1、将老姜、蒜切片后与豆瓣、老抽、白糖放同一个碗里;干辣椒切段后与花椒放同一个碗里;葱切段。2、将鱼剖肚,洗净肚里的所有附着物,切小块用豆粉、盐拌匀码味。3、锅内放熟油烧到五分热,下干辣椒段、花椒爆三秒钟,续下老姜、蒜切豆瓣、老抽、白糖用小火慢炒,炒至呈樱桃色后加入汤或水。4、大火烧沸后改小火熬约五分钟,倒入鱼块,煮约十分钟。5、加入油酥辣椒、花椒粉、味精、葱段,翻匀后起锅装大汤钵即成。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