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的是(),刘备与他之间有一段()的千古佳话

2020-05-17 综合 116阅读
综观《三国演义》中魏蜀吴的兴衰演变无不与人才的争夺与使用有关。在爱护人才、尊重人才方面,曹操与刘备的一系列举措已成为千古佳话,曹操是极为重视人才的,鼎盛时期,他身边战将如云,谋士成行,前来投奔者络绎不绝。最为突出的是他对关羽的厚爱实令人叹为观止,当关羽最终决定离开他时,他的一声“云长去矣”的叹息,实流露出他万般无奈的惋惜之情,可惜的是郭嘉孝英年早逝,徐庶不与为计,迟缓了他成其霸业的脚步。当他兵溃赤壁,狼狈逃窜,归至南郡时仰天大哭。众人惊问其故,曹操说:“吾哭郭嘉孝耳 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说罢又捶胸哭道:“哀哉,奉孝 痛哉,奉孝 ”此时曹操虽说的是实话,但却不是全部,在爱护人才上他是有缺陷的,最典型一例就是因为没有气量,因心胸过窄而杀了杨修。他之所以要杀杨修就因为“数犯曹操之忌”。曹操忌什么 说穿了就是害怕别人超过自己,猜透了他的心事。有这么一例:曹操造花园一所,造成后请曹操观看,他不置褒贬,只写了一个“活”字,众人不解其意,杨修忙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门阔耳 ”当曹操获悉杨修破解了他的心意后,竟“心甚忌之”,决定杀掉杨修。这是爱才,还是忌才 比之曹操,刘备就更胜一筹了,自桃园结义后,刘备有了关羽、张飞,此后又有了赵云就如虎添翼,但却因缺少善谋应变的军师仍屡战屡败,只得寄人篱下。当水镜先生司马徽告诉他“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后,便三顾茅庐请隐居的诸葛亮出山,从此三分天下,而有其一,建立了蜀汉政权,诸葛亮起了决定性作用。他联吴抗曹、平定西蜀、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写出一连串惊世骇俗的大手笔,刘备究竟用什么招使诸葛亮鞠躬尽瘁,而后已呢 依我看,那就是用心首先必须要收心,做到了绝对信任并与之交心以诚相待,最为动人的一幕莫过于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一幕了,刘备在身染重病知其不久于人世后,他要将自己的儿子阿斗托付于诸葛亮时,他说“朕今似矣,有心腹之言相告。”接下去他说了下面的话:“君才十倍曹,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也就是说,诸葛亮也可以接他的班自立为王。有人说,刘备说的是假话,是在考验诸葛亮。我认为这是刘备的肺腑之言,在识别人才方面,刘备远超过诸葛亮,刘备身前就打过诸葛亮的招呼,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诸葛亮没有听从刘备的话,结果便有了以后“失街亭”之败,对自己的儿子阿斗,刘备也是知子莫若父的,正有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上述一番话,这才感动得诸葛亮连忙说:“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同样,刘备对大将赵云的重用也是一种收心,当赵云从被围困地百万军中杀出将阿斗护送到刘备面前交到他手中时,刘备却将阿斗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此时赵云大为感动,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无怪乎后人以诗赞曰: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 用现在的话说,刘备善于用人实施的是“情感投资”。据了解,日本的一些大公司在对待人才的使用上也强调了“人性”与“亲情”方面的因素,从而使公司的凝聚力空前增强。无独有偶,在无锡的早年荣氏家族发展史上对此也十分重视。荣氏家族的创始人在企业中成立了工人互助会这样的组织,不仅动员工人参与管理,同时它也是一个为工人谋福利的场所,工人们对荣氏老板感激涕零,视厂为家,认识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竭尽全力爱厂如家,在中国民族企业发展史上开了这方面先河。今年泉州市的企业为农民工购买飞机票送他们回家欢度春节,也实在是这一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