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反映社会状况的作文

2020-10-07 社会 111阅读
1
一切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人要发展,社会要发展。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直接影响着人的发展。只有高度发展、高度文明的社会才能使每一个人得到最充分最全面的发展,也只有全面发展了的人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但森林可以改变气候。一个人不能改变社会,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则可以改变社会。我们现在要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和谐社会就会很快到来。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层到基层,从社会团体到每一个人,都有切实的举措,那么和谐社会就会成为现实。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各个部分努力的结果,就是社会整体的发展。 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个人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反过来说,社会的发展又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发展了,每个人都可以接受优质教育,每个人的才能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最全面的发展。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很多人不能接受教育,很多人得不到较好地发展,生产力就得不到提高。很明显,是社会的落后限制了人的发展,人得不到发展,社会也就相应地落后。也就是说,只有社会发展了,人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为每一个人的发展创造最有利的条件,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充分而全面的发展,也就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了贡献。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如此,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也是如此。一个社会要和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人也要和谐。小和谐构成大和谐,大和谐促进小和谐,和谐是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和谐才能更好地发展。和谐就是矛盾的统一,和谐就是平衡,和谐就是中庸之道,和谐就是科学发展观,和谐才具有亲和力,和谐才有活力,和谐才能可持续发展。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不断消除那些不和谐的因素,创造和谐的一切,那么和谐社会就会如期而至。 人的和谐,就是冷静与热情同在,就是刚柔相济,德威并存,就是身心俱健,活力四射。社会的和谐,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进步,就是各地区、各区域共同发展,就是每一项事业可持续发展。让人和社会都和谐,让社会与人齐发展。

2
上了大学以后,终于从原来“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中解脱,开始更多的了解这个社会。而映入眼帘和传入耳中的最多的,就是当今社会公德的淡漠或缺失的种种现象,不禁痛心疾首。也开始反思,这样的社会,到底是怎么了?而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社会公德, 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简单的、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我认为可以先以当今社会的公德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各种案例反映出社会公德的流失,再分析其原因,从原因中得到启发,产生新的想法,从而尽力解决现实问题。 一、当今中国社会公德的现状: 经常同朋友和同学聊天,在他们的谈论中经常会涉及到社会公德方面,他们会感慨当今社会公德缺失问题很严重,一些连小孩子都懂得的社会公德正在人群的主流中淡漠、流失,这多么让人惋惜,悲哀啊。下面将一些事例来了解一下当今社会公德的现状,虽不很全面,但至少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案例1 2006年,在南京的大街上,一老者被撞倒受重伤,后来就出了让人无语的“彭宇案”;重庆59岁的豆饼大妈把拾得的1700元交还失主,失主坚称其“贪”了6500元„„ 这一切‘吃力不讨好’的事件似乎让很多人都得了彭宇“后遗症”,不敢在关键时刻有所为,取而为之的是使‘面面相觑’‘相顾无言’更或是‘高高挂起’。大家好像是变得“聪明”了——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这样的故事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 案例2 今年十月,一个小女孩被撞倒之后,车停了下,然后又启动,后轮从她身上压过;之后又一辆车从小女孩腿上辗过,其间十八位路人从旁边走过,可怜的小女孩在挣扎,最后一位捡垃圾的老婆婆把小女孩拉到路边被救了。在上海,刘先生捡到空钱包,请来4位市民作证,证明他捡到钱包时里面就没钱,然后才打了110报警;还有在武汉,75岁老汉从公交后门跌倒在地,众人却不敢施救,老汉大喊:“是我自己跌的,你们不用担心可依然是‘无人问津',后来不知哪位好心人打了120,这位老大爷才被送进医院„„ 对于上面‘过客’的做法,我实在不敢苟同,但假若换作是我,可能不会如彼,我不敢保证面对同样的情形,我会马上冲上去‘嘘寒问暖’,至少先要确定在别人眼中此事是与我无关的。但是这不能成为见死不救的理由。生命是最珍贵的,也是值得所有人尊重的。 案例3 4月10日晚,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遭遇强风暴袭击,乌拉特前旗污水暂存池内严重超标的1050万吨造纸及城市生活污水直接冲击黄河防洪大堤。当地政府下令掘堤泄污保护黄河大堤,泄污造成附近1000亩耕地淹没,57户村民受灾;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看完上面的案例和数字,不禁深感痛心,发展经济是必须的,但你似乎站错了位置。经济高速发展的乐,环境污染的悲,乐,是你们的现在的乐;悲,是我们的子孙的现在的以后的悲,小乐换大乐,于你们何其快哉;于我们和气哀哉。大乐之余小乐,相差并不悬殊,只你们泯灭了良知二字。 二、 当今中国社会公德的问题 当今时代,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缺陷,都还需要完善。通过上面事例,我们不难看出,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转型期,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到国家的立法管理,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此转型期间,必然会出现‘脱节’现象,如: 社会公德的缺失,道德与法律的深层冲突等等,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审视各类‘脱节’。 (一) 你走你的公德路,我过我的法律桥 当今时代,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道德与法律之间的深层冲突,好心、善良、无偿的施救行为不受法律保护,人们忽略把道德与法律相融合,让彼此相辅相成。使法律与公德之间出现了‘金三角’,即公德与法律的‘空子’。 (二) 农夫与蛇 农夫救了蛇,被反咬一口,死掉了。下一个农夫再看见冻僵的蛇,他还敢去救吗?同样性质的事件还表现在我们不敢去搀扶那些摔倒后的老年人和被撞到的小女孩。之前发生的大学生扶起摔到老年人却被反咬一口的事件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我们今后若是碰到类似的事还会首当其冲的冲将上去‘嘘寒问暖’吗?在这种时候,社会公德往往是出于自我意识的下风的。并不是说人们没有这个意识,而是如此淡薄的社会公德意识在人们社会化过程中的地位每况愈下,最终会导致社会道德的沦丧以及社会秩序的失调。 (三)快乐并痛苦的活着 环境是大家的,是我们共同生存的依赖,不是独属于哪个人的,因此你没有权利去破坏它,让我们痛苦你快乐的活着。我们懂得,我们知道公德是众德,所以我们爱,那些破坏环境的刽子手,是被利益冲昏了头脑,缺失了公德,泯灭了良知。 三、 总结原因 得出结论 (一)法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法律和公德配合的不默契,有鸿沟存在,这样会使少数渣滓钻空子,从而出现彭宇“后遗症”,因此我们应该依托现有法律把类似的好心施救、拾金不昧等行为纳入法律调整和保护的范围。 (二) 教育:大多数人缺乏公德观念或公德意识淡薄﹑模糊,是做事不讲公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着手于提高人们的公德观念和公德意识。其一,在社会上,“要发挥隐性教育的间接性、人性化的优点”其二,在校园里“要发挥现显性教育直接性、明确性的优点”。 (三)提高意识:公德心的强弱还体现在那些旁观的人们身上,看到了却不敢说出口,目睹这一切的发生,却没有勇气提醒那无辜的失主丢了东西,这也反映出人们心中的正义感还不强。无论他们是出于对恶势力的屈服,还是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自我保护,都无形中助长了这种不良风气的形成与蔓延。因此,我们要进行一些必要的“隐性教育”,增强大家的正义感。不给不良风气形成与蔓延的机会。 分析总结了很多,社会公德心对我们这个社会的重要性显然再无疑多说,它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必要性也尤为重要。现在的社会有消极的一面,自然也是有积极的一面,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尽量将不必要的损失减少到最小。中国是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化积蕴告诫我们要遵守社会公德,社会的发展要靠大家的努力。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可以犯错误,可以有曲折,但最终都是为了更好的在这条康庄大道上走下去。 我认为,社会公德的维护,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尤其是我们大学生,是将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我们的努力和行动将会发挥更大的能量。让我们更加关注社会公德,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给自己一个安心,还社会一颗良心!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